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华夏族上帝历史原型考
2017-06-05付希亮
付 希 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华夏族上帝历史原型考
付 希 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国上帝崇拜来自远古。从殷芸《小说》和段成式《酉阳杂俎》关于上帝的传说看,天界曾先后出现过三个上帝:刘天翁、张天帝和曹明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他们对应的是华夏文明之初人间先后出现的三个总首领:赤帝(炎帝)、颛顼和帝喾。天界上帝是人间君主的反映。
文化人类学视角;华夏族上帝;历史原型;曹明帝;张天帝;斗阎王故事类型
本文所说的采用文化人类学视角,指的是用文化人类学图腾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山海经》。图腾是上古社会氏族的标志,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图腾之间的关系。图腾分析法是研究中国上古史上氏族与氏族关系的基本方法。
上帝是神界的君王。先秦文献一般称上帝、天帝,战国时期的楚国和汉代也称太一。汉代民间称为天公、天翁。玉皇是道教的名号,到北宋与天帝崇拜合二为一,宋真宗上封号为玉皇大天帝,民间称之为玉皇大帝。梁代殷芸《小说》、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都有天帝姓张的说法。五代和两宋吴地有祠山张大帝的故事。道教又有天公姓张的记载,民间有玉皇大帝姓张的传说。玉皇大帝为什么姓张,顾颉刚、张政烺、劳干、杨向奎等人曾进行过专门的探讨,但其结论都属推测。顾颉刚先生认为,玉皇大帝姓张“系玉皇与张天师之合流”。张政烺、劳干先生认为出于张角传说的附会和宣传。三位先生的判断虽然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但从情理上推断,张角造反领袖,起事未几而身死族灭,张陵道教天师,有何必要伪造上帝之姓,有何威力能将自己所造谬说推广到全国,历近两千年而不灭?[1]78-86故仍有专门探讨的必要。
一、有关上帝的材料
关于上帝的材料有四类:第一类是汉代上帝“太一”的形象,马王堆汉墓帛书《太一出行图》中的太一神就是上帝。
第二类是从梁到唐代小说中的张天帝。
晋咸康中,有士人周谓者[2]762-764,死而复生。言天帝召见,引升殿,仰视帝,面方一尺,问左右曰:“是古张天帝邪?”答云:“上古天帝,久已圣去,此近曹明帝也。”[3]1020
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人。少不羁,无所拘忌。常张罗,得一白雀,爱而养之。梦天刘翁责怒,每欲杀之,白雀辄以报坚,坚设诸方待之,终莫能害。天翁遂下观之,坚盛设宾主,乃窃骑天翁车,乘白龙,振策登天。天翁乘余龙追之,不及。坚既到玄宫,易百官,杜塞北门,封白雀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产于下土。刘翁失治,徘徊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泰山太守,主生死之籍。”[4]128
第三类是唐五代道教文献。邹安《艺术类徵》第二册艺玉类中有题“唐玉刻”者,其刻文为:
天公姓张,字伯明,一字君解。天母字君恩。昴星字太伯。太白字壬昌。岁星□阿辰,一名玄圭。寅公字曲耶。北君字白所。
日字子花。月字扣明,一字长生。日出行呼日字,月出行呼月字。大中三年。[1]79
《敦煌掇琐》(九)《吉凶避忌》:
六月神名天公,字大华。日字长生。月字子光。北斗字长文。太白字文君。东方朔字祖常。右难此六神名字识之,不兵死。女人识之,不产亡。有急难呼此神老老不避死吉。一云:知此六神名,长呼之,即长生不死,上为天官。[5]403
这里,至上神被称为天公。到宋代,玉皇与民间的上帝信仰结合在一起,便成为玉皇大帝。《朱子语类》卷七十九《尚书二》:“高宗梦傅说,据此,则是真有个天帝与高宗对答,曰:吾赉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说帝,谓无形象,恐也不得。若如世间所谓‘玉皇大帝’,恐亦不可。毕竟此理如何?学者皆莫能答。”[6]2035
元代,佛教意识渗透到民间上帝信仰中。《三教搜神大全·玉皇上帝》:
按圣纪所载云往昔有国名号光严妙乐,其国王者名曰净德王,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尝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或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旛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遍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夜宝月光烨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传,驾五色龙舆。……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是时皇后礼谢道君,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归。觉而有孕,怀二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宋真宗实录曰: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上对侍臣曰自元符之降,朕欲与天下臣庶同。上玉皇圣号,至天僖元年正月辛丑朔,帝诣太初殿,恭上玉皇大天帝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帝。”[7]
这里玉皇上帝已打上了鲜明的佛教印记。道教所说的玉皇、玉帝以及天公、日月星辰之名来自道教从业者的玄想,已非来自远古的集体意识,故皆无讨论的价值。
第四类是北宋至清民间风俗中的张大帝的材料。
清代赵翼《陔馀丛考》卷35中有“祠山神”一条,内容是:
俗祀祠山神,称为祠山张大帝。王弇州《宛委余编》引《酉阳杂俎》:天帝刘翁者恶张翁,欲杀之,张翁具酒醉刘翁,而乘龙上天代其位(亦见《诺皋记》);及《殷芸小说》:周兴死,天帝召兴升殿,兴私问左右曰:“是古张天帝耶?”答曰:“古天帝已仙去,此是曹明帝耳”云云,以为张大帝之证。此特因一张字偶合,故引之以实其说,殊不知《酉阳杂俎》及殷芸《小说》固荒幻不经,即其所谓张天帝者,亦指昊天上帝言之,而于祠山无涉也。世俗荒怪之说,固无足深考,然其讹谬相仍,亦必有所由始。按程棨《三柳轩杂识》:广德祠山神姓张,避食豨。而引《祠山事要》云:王始自长兴县疏圣渎,欲通津文德,化身为豨,纵使阴兵,为夫人李氏所觇,其工遂辍,是以祀之避豨。《宋稗》所载更详,谓其神姓张名渤,乌程县人,役阴兵导河,欲通广德,自长兴县疏凿圣渎。先与夫人约:每饷至,鸣鼓三声,王即自至,不令夫人见之。后夫人遗餐于鼓,鸦啄鼓鸣,王以为饷至,至则无有。已而夫人至,鸣鼓,王反不至。夫人遂亲至河所,见王为大豕,驱阴兵开浚。王见夫人自惭,工遂辍,而逃于县西五里横山之顶。居人思之,为立庙。夫人亦至县东二里,而化为石人,亦立庙。历汉、唐以来,庙祀不废云。詹仁泽曾樵又编辑广德横山神张王事迹,名《祠山家世编年》一卷,大略相同。《癸辛杂识》:广植守广德日,郡中祠山有埋藏会,植不信,用郡印印之其封。明日发视,无有焉。此祠山神之见于小说者也。《文献通考》:祠山神在广德,土人多以耕牛为献。南唐时听民租赁,每一牛出绢一匹,供本庙之费。其后绢悉入官。景德二年,知军崔宪请量给绢以葺庙宇,上曰:“此载在祀典,应官为修葺。”《宋史·范师道传》:广德县有张王庙,民岁祀神,杀牛数千。师道至,禁绝之。《黄震传》:通判广德军,旧有祠山庙,民祷祈者岁数十万,其牲皆用牛,并有自婴桎梏考掠以邀福者,震皆杖禁之。《明史·周瑛传》:瑛守广德,禁祀祠山。(闵文振《仰山脞录》谓:瑛著《祠山辨》以息好鬼之俗。)此祠山神之见于史志者也。合而观之,则祠山神之祀本起于广德,其所谓化猪通津,盖本《淮南子》禹化为熊通轘辕之路,涂山氏见之,惭而化为石之事,移以附会于祠山。然俗所传祠山张大帝实本此,而非如弇州所云也。且祠山张大帝之称,乃近代流俗所传,而宋以来尚称张王,并未加以帝号。《夷坚志》:华亭胡亶家供事广德张王甚虔,其子妇惨妒,杖妾甚酷,妾潜缢,将死,亶梦有神撼之起,乃得解而救之,盖蒙神佑云。又毗陵胡瑢少年,过广德,谒张王庙求梦。夜梦入大殿宇,叩一吏,问以穷通。吏曰:“可至通直。”胡意殊不满,已而竟以通直致仕。陆放翁有《张王行庙》诗。高翥《菊涧小集》亦有诗,为辇下酒行多祭二郎神及祠山神而作者,诗云:“箫鼓喧天闹酒行,二郎赛罢赛张王。愚民可煞多忘本,香火何曾到杜康。”元泰定帝加封曰普济;而王号如故,《明史·礼志》:祠山广惠张王渤以二月十八日祭。则所谓张大帝者,本流俗所称之帝,而拟之昊天上帝乎?弇州所云,殊为失考。余自黔归,江行以风水为命,舟人为余历数每日风报,多验。其中有所谓“祠山报”者,云:帝以二月八日下地,为三女营嫁,一嫁风,一嫁雪,一嫁雨,待食冻狗肉始上天,盖谓二月八日以后必多风雨雪,直至戍日乃止。验之果然。然则俚俗诞妄之说,固不足信,而以之候晴雨、验灾沴,则有不爽者。明祖鸡鸣山十庙,独不废此祀,其亦有所验欤?[2]762-764
从文中所引材料看,祠山神张大帝信仰盛行于五代及宋的吴地。赵翼认为,祠山神张大帝本称张王,与《酉阳杂俎》中之张天帝无关。实际上,张王的名号是朝廷和士大夫所用,而流俗民众称之为张大帝。大帝与天帝只有一字一笔之差,且帝本是最高君主的称号,张大帝又是天上的神灵,故有天帝的嫌疑,不能说与《酉阳杂俎》中的张天帝完全无关。
以上四类材料,除第三类无利用价值外。其它三类都与上帝有关,都是本课题研究必须面对的史料。从殷芸《小说》和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关于上帝的传说看,天界曾先后出现过三个上帝:刘天翁、张天帝和曹明帝。上帝曹明帝所对应的历史人物是周王朝所祭祀的上帝帝喾。
二、周王朝所祭祀的上帝是帝喾
上帝是国家宗教中的至上神,产生于民族国家文明发生之初。汉族由先秦华夏族发展而来。我们要考察华夏族上帝的历史原型,须从先秦文献入手。
帝喾又称高辛氏,又名帝俊。帝喾就是帝俊,王国维先生已经论述过[8]411-413,这里不再赘述。从有关文献看,帝喾是西周姬姓统治者的祖先。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9]110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生后稷。[10]6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嫄氏,产后稷。[11]800-801
还有一些材料证明周王族的始祖后稷是上帝之子。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12]528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12]614
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13]1839
前两条材料说明,姜嫄是踩了上帝的脚印而怀孕生后稷的。第三条材料说明,后帝是后稷的直系祖先,如同大禹与鲧、汤与契、文王、武王与不窋一样。既然后稷是帝喾之子,又是上帝之子,那么可以推出,帝喾就是上帝。此外,据《左传》记载,鲁国郊祀上帝都选择在辛日,说明上帝就是高辛氏帝喾。
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于上帝先王,季辛而毕。[13]2172
九月辛丑,用郊。[13]1921
夏五月辛亥,郊。[13]2151-2152
夏四月辛巳,郊。[13]2154
关于春秋时代鲁国郊祭上帝的日期选择,《宋书·志第六·礼三》中有归纳:
《郊特牲》曰:“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郑玄注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用辛者,取其斋戒自新也。”又《月令》曰:“乃择元日,祈谷于上帝。”注曰:“元日,谓上辛。郊祭天也。”又《春秋》载郊有二,成十七年九月辛丑,郊。《公羊》曰:“曷用郊?用正月上辛。”哀元年四月辛巳,郊。《谷梁》曰:“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以斯明之,则郊祭之礼,未有不用辛日者也。[14]429
鲁国郊祀上帝都选择在辛日,并非如郑玄所注“取其斋戒自新”,而是说明上帝与辛日有密切关系。按照甲骨卜辞的祭祀习惯,商代按照先王的天干之名选择祭日。例如祭祀天乙成汤,选择在乙日。祭祀武丁,选择在丁日。周人之祭祀,当亦不违此例。鲁国祭祀上帝用辛日,说明上帝的名字一定与辛字有关。周、鲁等姬姓国为帝喾高辛氏的后代,说明上帝就是帝喾高辛氏。也就是说帝喾既是上帝,又是周、鲁的祖先神。总之,西周、春秋时代的至上神是帝喾。
在西周春秋时代文献中,人们把那个至高无上的天神称作上帝。春秋末及战国时代,由于人们对上帝非常敬畏,不敢以“上帝”之名来称呼他,于是就有了“太一”这个称号。正如天子谦称“余一人”,人们称天子为“一人”一样,人们称上帝为“太一”,意思是“那个最伟大的神”。“太一”是最高天神的新称呼,所指还是帝喾高辛氏。
周人的祖先帝喾是至上神,这就意味着从尧舜禹至周代,帝喾一直是至上神。因为只有成为地上华夏族最高首领,帝喾才能死后成为天界的最高首领。帝喾成为天界最高首领之后,便成为华夏族的精神领袖,永久地拥有至上神的宝座,再不会产生新的神将他替换下去,直到春秋时代还是如此。
但是,段成式《酉阳杂俎》和殷芸《小说》都有上帝姓张的说法:
晋咸康中,有士人周谓者,死而复生。言天帝召见,引升殿,仰视帝,面方一尺,问左右曰:“是古张天帝邪?”答云:“上古天帝,久已圣去,此近曹明帝也。”[3]1020
这说明古代不仅有张天帝,还有后来的天帝曹明帝。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曹明帝绝非曹魏时期的皇帝曹睿。曹睿没有突出的德能,活了36岁而死。不识忠奸,其顾命大臣司马懿将其子曹芳废为齐王,最终断送了曹家的江山。民众不会将他神化为天帝。
“曹明帝”一名所包含的信息有:天帝姓曹;明为其特征;面方一尺。从曹明帝的称呼和形象看,此天帝即帝喾。帝喾之后有丹朱。《世本》记载:“帝喾生放勋,是为帝尧。”“帝尧娶有宜氏子,谓之女皇,生丹朱。”[10]11,14可见丹朱是帝喾之后。丹朱之“朱”读音为侯章平,曹明帝之“曹”为幽从平,读音相近。[15]春秋时代有邾国,其姓为曹。丹朱又称朱明、离朱、离娄,以目明著称。《孟子注疏》卷七《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16]185帝喾之妻羲和、常仪生日月,他的形象为怒目圆睁,故帝喾具有日月光明和目明的特征。帝喾为黄帝之后。《大戴礼记汇校集注》:“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11]779古代传说“黄帝四面”。《太平御览》卷三六五《人事部六》:“《尸子》曰: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17]44这就意味着帝喾也是四面,商大禾鼎上人的面庞近于方形,大约就是帝喾的形象。反映在小说中,“黄帝四面”变成了“面方一尺”。因此可知,天帝曹明帝实际指的是尧舜夏商周时代的至上神帝喾。
从殷芸《小说》的记载可知,在曹明帝之前,还有一个天帝姓张。张天帝“圣去”之后,曹明帝才继位。那么张天帝的原型应该比帝喾为早。据考察,他的历史原型乃是颛顼。
三、张天帝即民间张大帝、历史上的颛顼,刘天帝为赤帝耆童
天帝的历史原型是华夏族文明之初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对应的是曹明帝,颛顼对应的是张天帝。张天帝是帝喾即位之前的部落联盟的总首领颛顼,天界的至上神。
《酉阳杂俎》卷14《诺皋记上》记载:
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人。少不羁,无所拘忌。常张罗得一白雀,爱而养之。梦天刘翁责怒,每欲杀之,白雀辄以报坚,坚设诸方待之,终莫能害。天翁遂下观之,坚盛设宾主,乃窃骑天翁车,乘白龙,振策登天。天公乘余龙追之,不及。坚既到玄宫,易百官,杜塞北门,封白雀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产于下土。刘翁失治,徘徊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4]128
与此故事相近,还有《山阳城民间故事》中《能豆斗阎王》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于王屋山一带,大意是:很古很古以前,有一个十八、九岁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取名叫能豆。他没有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土地神收他作门生。他能写会算,能言善辩,博古通今,是个能人,人们才都称他叫能豆。这年,能豆已十九岁,还没成家。一天,他忽然记起父亲在天宫为他订的一件婚事。当初他父亲和世上尹献品关系很好,能豆又和尹献品女儿尹笑容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就订了婚。能豆父母叫能豆下天后,尹献品升了县太爷,对能豆渐渐嫌弃。女儿尹笑容心肠却好,还一直念着能豆。能豆选定腊月二十六日,到尹献品家去招亲。设计欺骗了嫌贫爱富的尹献品,尹献品被冻死,还把尹笑容娶回了家。尹献品用女儿给他烧的钱,买通了阎王,还自愿把尹笑容许配给阎王为妾,要求把能豆害死。阎王被收买了,派赤脚小鬼、尖屁股小鬼、秃头小鬼来抓能豆,土地爷都预先报告给了能豆,三个小鬼都被收拾了一顿。最后阎王亲自来抓,能豆夫妻俩说他家的猪是神猪,骗到了阎王的千里驹和衣冠升天去了。[18]184-191
这两篇小说属于同一个类型。主人公张坚和能豆都是聪明人、胜利者,最后都上天了。他们都有神通广大的帮助者,帮助张坚的是白雀,帮助能豆的是土地神。他们的对头是邪恶的阎王。张坚的对头本是天帝,后来权位被夺,被任命为泰山太守,即主生死之籍的鬼国首领,佛教传入中国后,被称为阎王。与能豆作对的也是阎王。阎王与能豆的斗争还有阎王的小鬼参与,张坚与刘天翁的斗争也有刘天翁的使者参与,张坚与能豆都没有受到伤害。在民间文学中,斗阎王的故事成为一个著名的类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世界民间故事类型编码为AT330A,其主型就在中国,《酉阳杂俎》所载张坚故事就是其较为古老的形态。这种类型故事的历史根源就在于张天帝与刘天帝的斗争。张天翁的历史原型是颛顼,刘天翁的历史原型是祝融黎的祖先赤帝耆童。张天翁、能豆故事的本源,是以猪为图腾的颛顼氏取代以赤龙为图腾的赤帝耆童为联盟首领这一历史事件。张天帝的历史原型为颛顼的根据是:
第一,颛顼部落为猪图腾。《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9]118-119颛顼为司彘国之后,其祖先韩荒又长着豕喙、豚止,说明颛顼部落图腾为猪。张大帝化身为猪,祭祀张大帝忌用猪肉,说明张大帝所在部落也是猪图腾,能豆用猪来骗阎王,说明猪是故事的基本要素。
第二,颛顼是水神之帝。《礼记正义》:“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某日立冬,盛德在水。”[19]541—544颛顼之佐玄冥是水正之名。东汉王符《潜夫论》记载:“(颛顼)身号高阳,世号共工。代少昊氏。其德水行,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20]397颛顼是鲧的祖先。《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山海经·大荒西经》注。案:《史记·夏本纪》:‘鲧之父曰帝颛顼。’索隐:‘皇甫谧云:鲧,帝颛顼之子,字熙。’《系本》亦以鲧为颛顼子。’《山海经·海内经》注引《世本》,与《竹书》合。”[21]63尧舜时期,鲧曾主持治水工作,与张大帝治水、其三女为风雨雪神相合。
第三,张天翁到了天上,其办公地点是“玄宫”,他还关闭北门,而颛顼就是北极玄宫之主。《庄子·大宗师》:“颛顼得之,以处玄宫。”[22]213这说明张天翁就是颛顼。
第四,颛顼氏的婚族是少昊氏,其部落图腾为鸟。《左传·昭公十八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13]1361《酉阳杂俎》中帮助张天翁的是白雀,白雀还被封为上卿侯,二者正相符合。
总之,张天帝的历史原型为颛顼。
而刘天翁的历史原型是以赤龙为图腾的赤帝老童。证据是:
第一,刘天翁被封为泰山太守,即泰山神;耆童也称老童,是黄帝的大将太山之稽。马王堆汉墓帛书《正乱》记载:
力黑问□□□□□□□□□□□骄□阴谋,阴谋□□□□□□□□□□高阳,□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患也。……子勿患也。”……太山之稽曰:“可矣!”于是出其锵钺,奋其戎兵。黄帝身遇蚩尤,因而禽之,剥其□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醯,使天下口集之。上帝以禁。[23]67
耆与稽读音相同。刘天翁和太山之稽都是泰山神。太山之稽即居住在泰山附近的部落首领耆童。
第二,在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泰山神主生死之籍,其所在地为幽都,其职掌与后世所言阎王相同,所以《能豆斗阎王》中,与能豆作对的是阎王。
第三,祝融黎之父老童之老读音为“幽来上”,刘天翁之刘为“幽来平”。刘与老上古音相同,故刘天翁,上古可称为老天翁。
可见,刘天翁就是老童,张天翁取代刘天翁为天界之主背后的历史根源是颛顼氏取代老童为五帝联盟总首领之事。下面考察颛顼登上帝位的过程。
颛顼为五帝时代盟主之前,盟主为黄帝。从黄帝去世后到颛顼即位前,有左彻短暂执政。
《汲冢书》云: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意林》卷四(《抱朴子》)
案:此不见今本《抱朴子》,平津馆本以为外篇佚文。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四九云:“案《博物志》云:‘黄帝仙去,其臣左彻者削木象黄帝,帅诸侯以朝。七年不还,左彻乃立颛顼,左彻亦仙去也。’其说与《纪年》注亦同亦异,疑非事实。夫颛顼之于黄帝,世代悬隔,焉得云七年即立颛顼乎?”所云《纪年》注指今本。[21]62-63
左彻之左,当是辅佐之意。《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中,《天下至道谈》有“黄神问于左神”。黄神即是黄帝,左神应该就是左彻。左彻被称为左神,其意是黄神的左右助手。[24]83彻是左彻之名,左彻可能就是少昊挚。彻读音为“月透入”,挚为“质章入”,二字读音接近。少昊曾将颛顼抚养成人。《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9]104据历史文献记载,颛顼执政在少昊之后。《国语·楚语下》记载:“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25]562可见颛顼不是直接从黄帝而是从少昊手中接替了帝位。少昊氏以鸟为图腾。因此,民间故事中说扶持张坚为天帝的是一只神奇的白雀。
左彻执政前,华夏联盟总首领为黄帝,为什么民间故事中说张天帝夺取的是赤帝老童的权力?
从历史文献看,在黄帝为首领之时,华夏部落联盟最高领导人有两个,另一个是赤帝。《逸周书·尝麦解》记载周王的谈话:“宗掩大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26]781-786
这段话的意思是,华夏族文明之初,即“昔天之初”,上天降下了两个首领,他们建立各项典章制度,即“□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这两个首领就是赤帝(炎帝)和黄帝。两个首领各有分工,不过主持治民政务的是赤帝,故赤帝有权“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赤帝分权,结果引发了蚩尤之乱。赤帝被蚩尤打败,于是寻求黄帝的帮助,二帝联合灭了蚩尤。由此看来,华夏文明之初赤帝的权力比黄帝要重要些。按照帝喾以后的单极思维方式,黄帝赤帝时期的政权是赤帝主政的政权,颛顼夺得的政权本是赤帝的政权。
在《山海经》中,老童及其后代祝融黎部落的图腾是赤龙。《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9]85《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9]117祝融、烛龙、烛阴异名同实,其部落的图腾是赤蛇,正与赤帝相合。
在华夏文明之初,赤帝与黄帝是缔造华夏部落联盟的两个核心部落,赤帝和黄帝地位相当,只是分工不同。到了颛顼统治时期,赤帝之后祝融被降为二等部落,老童及其后代祝融黎成了颛顼氏的后代。《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9]111-112《左传·昭公二十九》:“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13]1511事实上,老童和祝融黎部落的历史要远早于颛顼本人。
因此可以说,张天帝取代刘天帝的传说,是颛顼取代赤帝老童部落取得华夏联盟最高统治权的历史的反映。
四、吴地张大帝的历史溯源及其与张天帝的关系
吴地张大帝崇拜源自颛顼崇拜。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宗教意识像一脉伏流,潜流于地层之下,直到五代时期才流出于地表,变成地上明河被人所发现。《文献通考》载:
祠山庙在广德军,土人言其灵应,远近多以耕牛为献。伪唐以来听乡民租赁,每一牛岁输绢一匹,供本庙之费。其后以绢悉入官。景德二年,知军崔宪请量给绢完葺祠宇,上曰:“此载在祀典,当官为修崇饰。”[27]823
吴地张大帝崇拜是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张天帝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与张天帝崇拜有密切关系。据记载,张大帝是前汉神雀中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五十一卷《神庙部汇考》三之二十五《祠山庙》:
神姓张名渤,吴兴人;或曰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卒而为神,显于广德州之横山。[28]
又同上五十卷《神庙汇考部》二之四十四《绍兴府志·祠山大帝庙》记载:
神姓张名渤,汉神雀中人,礼斗横山,有御灾捍患功。或云,佐禹治水有功,其赛祷盛于广德州,常以二九月降。至日必风雨,有请客风,送客雨之说。不知何时流行于越。[28]
明陈继儒眉公《群碎录》记载:
祠山张大帝张秉,武陵人。一日行山泽间,遇仙女,谓曰:“帝以君功在吴分,故遣相配。长子以木德王其地。”故且约逾年酉会。秉如期往,果见前女归子,曰:“当世世相承,血食吴楚。”后生子渤为祠山神。神始自长兴,自疏圣泽,欲通津广德,使化为豨,役使阴兵。后为夫人李氏所见,工遂辍。故避食豨。[29]15
元人《三教搜神大全》记载:
祠山圣烈真君姓张,讳渤,字伯奇,武陵龙阳人也。父曰龙阳君,母曰张媪。其父龙阳君与媪游于大湖之陂,正昼无见,风雨晦冥,云盖其上,五祥青云雷电并起,忽失媪处。俄顷开霁,媪言见大女谓曰:“吾,汝祖也”。赐以金丹。已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当西汉神雀三年二月十一日夜半生。长而奇伟,宽仁大度,喜怒不形于色。身长七尺,隆准美髯,发垂委地。深知水火之道。有神告以地荒僻,不足建家,命行。有神兽前导,形如白马,其声如牛。遂与夫人李氏东游吴会稽,度浙江至苕云三白鹤山,山有四水会流其下,公止而居焉。于白鹤得柳氏,于乌程桑丘得赵氏为侍人。王九弟子、五子、一女八孙。始于吴兴郡长兴县顺灵乡发迹。得阴兵自长兴荆溪疏凿圣渎,长十五里,岸高七丈至十五丈,总三十里,志欲通津于广德也。复于后村毕宅保小山枫树之侧为挂鼓坛。先时与夫人李氏密议为期,每饷至,鸣鼓三声,王即自至,不令夫人至开河之所。厥后因夫人遗饷于鼓乃为鸟啄,王以为鸣鼓而饷至,洎王诣鼓坛,乃知为鸟所误。及夫人至,鸣其鼓,王反以为前所误而不至。夫人遂诣兴工之所,见王为大豨,得阴兵开凿渎河。王见夫人变形不及,遂不与夫人相见,圣渎之功息矣。遁于广德县西五里横山之顶,居民思之,立庙于山西南隅。夫人李氏亦至县东二里而化,时人亦立其庙圣渎之河。(河)涸为民田,即浴兵池,为湖灌溉滨湖之田仅万顷。挂鼓之坛,禽不敢栖,蚁不敢聚。”[7]卷三
神雀是西汉宣帝的年号(公元前61—前58年)。关于此时的历史状况,《汉书》记载清楚,吴地并无开圣渎治水事。并且西汉已非神话时代,不容有化豨成神之事。张大帝崇拜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其源头远比民众所能意识到的时代为远,因此需要再往上追溯。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中有吴地以猪为图腾的部落参与治水工作的历史痕迹: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鬛,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9]13-14
此列山西起湖南西部,东到吴地太湖流域,正是张大帝生活过的区域。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秬山约当为今湖南常德、桃源西南某山。”[30]386张大帝的父亲张秉,本为武陵龙阳人,其地在今湖南西部常德市一带。张大帝渤在神兽的导引下,东迁至吴会稽,始于吴兴郡长兴县顺灵乡发迹,得阴兵自长兴荆溪疏凿圣渎,志欲通津于广德,显灵于广德州之横山。广德、长兴、会稽皆在太湖之西,正与《南次二经》地域相合。
张大帝的图腾为猪。此列山多有猪状神兽,秬山“其状如豚”的狸力兽、尧光山之彘鬛猾褢、浮玉山的彘,也都是大猪,正与张大帝分族从武陵迁到吴地相符合。
此列山还居住着夏后氏部落,因为有的山上的神兽显示出夏后氏的首领启及其祖先鲧存在的迹象。《南次二经》记载:“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鬛,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9]13尧光山之猾褢兽,带有野猪的特点“彘鬛”。其兽“穴居而冬蛰”,包含“夏启”的意思,显示出与夏后氏的联系。《山图》上野猪图像旁可能写着“夏启”二字,《山海经》的作者误解了二字的含义,认为其意是此兽“穴居冬蜇(而夏启)”。《史记》卷四十《越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正义》引《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31]1739据笔者研究,《山海图》绘制于商朝初年。夏代初期,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山一带,所以今《山海经》之《南次二经》上就有了夏启存在的迹象。
秬山“其状如豚”的狸力兽,“见则其县多土功”,尧光山之长着彘鬛猾褢,“见则县有大繇”,均显示出夏后氏祖先鲧存在的迹象。鲧治水的方法是大兴徭役,筑堤挡水。《国语》卷三《周语下》记载,鲧沿袭了共工的治水方法,“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尧用殛之于羽山”。[25]103狸力和猾褢一出现,此地就会大兴徭役,修堤筑城,正说明夏后氏居住在这一地区。鲧被殛于羽山,此列山有羽山,也说明这一点。
世传张大帝曾化为大豨治水,“佐禹治水有功”“有御灾捍患功”,正与《南次二经》的记载相符合。秬山狸力兽和尧光山的猾褢皆为大猪的形象,说明在夏后氏治水的队伍中,以猪为图腾的张大帝的部落始终是治水的主力。张大帝治水化豨、其夫人李氏误见而惭愧化为石人的故事,与大禹化熊开山、其夫人涂山氏误见惭愧化为石人的故事结构基本相同,显然并非偶然。
由此可知,祠山张大帝的事迹并非发源于五代和两宋时期,而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张大帝与颛顼都属于猪图腾。因此张大帝崇拜源于颛顼崇拜。颛顼先于帝喾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总首领,于是在民众的意识中演化为天界至上神张天帝。当帝喾成为部落联盟总首领后,以猪为图腾的颛顼部落下降为二等部落和地方部落,于是张天帝便下降成为地方神灵张大帝。因此可以说,吴地张大帝崇拜是张天帝崇拜的一种遗留形式。
《山海经》所记载的最晚的历史事件是成汤伐夏桀,《山海经》的前身《山海图》制作于商朝初年。这时,以猪为图腾的颛顼部落的分族已分布于许多地区。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蚔,食之不眯。[9]54
騩山之飞鱼长着猪的形状,显然有以鱼与猪为图腾的两个氏族居住在这里。昆吾山之蠪蚔兽,其状如彘而有角,说明这里居住着以猪和牛为图腾的两个氏族。这些以猪为图腾的氏族,都是颛顼部落的分支。昆吾山自然是昆吾部落居住的地方,昆吾是颛顼的后代陆终之后。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羋姓,楚其后也。[31]1689-1690
昆吾为颛顼之后,颛顼部落为猪图腾,故昆吾山有以猪为图腾的氏族。騩山上居住的两个氏族是上古的名族——黄帝妻族之后彤鱼氏和方雷氏。以鱼为图腾的氏族是彤鱼氏,以猪为图腾是方雷氏。《国语》卷十《晋语四》:“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25]356黄帝四妻,其中有方雷氏和彤鱼氏。騩山上之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 彤即红色,赤文之鱼自然是彤鱼。此鱼为豚形,“服之不畏雷”,说明此族与雷神有关。其所在之水为正回水,正回即方回,回是雷公的标志,说明此山以猪为图腾的氏族与方雷氏有关。《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9]118-119黄帝妻嫘祖即雷神,为司彘之国首领、颛顼族的祖先,说明雷神部落图腾就是猪。可见《中次二经》中昆吾山和《中次三经》中騩山居住的都是颛顼部落的后人。
除此二山外,《五藏山经》中还有许多山居住着以猪为图腾的部落。这说明在《山海图》绘制的商朝初年,颛顼部落已经分散到中国许多地方。他们带去了颛顼曾为部落联盟总首领和神界总首领的信息,从而使得天帝姓张的故事在民间流行开来,同时也使大禹和张大帝治水化猪化熊的故事和张天帝斗阎王的故事作为两种民间故事类型流传下来。这说明,民间故事类型背后包含着远古的具体的历史内容。
五、结语
通过文化人类学图腾理论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上帝崇拜来自远古。从殷芸《小说》和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关于上帝的传说看,天界曾先后出现过三个上帝:刘天翁、张天帝和曹明帝。他们对应的是人间华夏文明之初先后出现的三个君主:赤帝(炎帝)、颛顼和帝喾。天界上帝是人间君主的反映。
祠山张大帝的事迹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向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并最终追溯到华夏联盟总首领颛顼。颛顼先于帝喾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总首领,于是在民众的意识中演化为曹明帝之前的天界至上神张天帝。祠山张大帝崇拜是中国张天帝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刘天翁到张天帝,再到曹明帝,中国的上帝崇拜折射出中国文明初期部落联盟总首领更替的历史。
[1] 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清·赵翼.陔馀丛考[Z].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3]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Z].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刘复辑.敦煌丛刊初集[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
[6]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86.
[7] 明代无名氏.三教搜神大全[G]//(宣统刊本).
[8]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Z]//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9] 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清·陈嘉谟 等辑.世本八种 [Z].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 黄怀信主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2]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 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 梁·沈约.宋书[O].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 唐作藩.古音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16]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O].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18] 翟作正主编.山阳城民间故事[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0.
[19]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 汉·王符,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3]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O].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4] 何介钧主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国语[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6] 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7]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O].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 清·陈梦雷编.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Z]. 中华书局影印本.
[29] 明·陈继儒. 群碎录[G]//清·曹溶辑,陶樾增订.学海类编(第九十八册) .上海涵芬楼据清道光十一年(1836)安晁氏木活字排印本之影印本,1920.
[30]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1] 西汉·司马迁.史记[O].北京:中华书局,1997.
[责任编辑:刘力]
Research about the Historic Prototype of the Gods of Huaxia Nationality
Fu Xiliang
(College of Arts,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hot City 010000, China)
The worship of God came from ancient tim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about the God in Yin Yun’XiaoShuoand Duan Cheng Shi’YouYangZaZu, there were three Gods in heaven in Chinese conception: God Liu, God Zhang and God Cao Ming Di. According to my study, they corresponded to the three chief leaders in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Chi Di (Yan Di), Zhuan Xu and Di Ku. Gods in heaven we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emperors in human world.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Huaxia nationality God; historical prototype; God Cao Ming Di; God Zhang Tian; the story type of struggling with yama
2016-10-18
付希亮(1969-),男,河北魏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图腾分析路径下中国五帝文明及其起源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6FZS002)。
G03
A
1673—0429(2017)02—0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