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跟人一样

2017-06-05王树人

特别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感冒药副作用说明书

◎王树人

药跟人一样

◎王树人

啥是药物副作用

在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我听过的最多的问题莫过于这个:“医生,你给我开的这些药有没有副作用?”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好回答。许多患者即使听了医生的解释,依然半信半疑。

大多数患者的医学常识不多,一拿起说明书就头晕;还有部分患者干脆自行减量,甚至停用;更有一些患者偏听偏信一些“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偏方,这样做后果很严重。

所谓副作用,就是正常剂量下,偏离治疗目的的药理作用。打个比方,我明明只是想吃点止痛药来治疗头痛,结果头不痛了,却出现了胃痛,甚至胃出血;或者吃了某些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结果出现了咳嗽或阳痿之类的烦人事儿。

药物本质上跟人一样

尽管中国早有“是药三分毒”的谚语,但依然解不开许多患者心中的疙瘩。如果我们把一种药物视为一个人,就不难理解药物的副作用了。

没有一个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即使是伟人。这道理放在药物身上,也同样适用。所以不要苛求医生只开对你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不开有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人就有缺点,凡药都有副作用,只是多少而已。

好人和坏人都是相对的,比如恶棍或英雄。某一种药物可能对某些患者有立竿见影的“神奇”功效,但对有同样疾病的其他患者可能功过各半,甚至过大于功。如最常见的感冒药,市面上存在如此众多的品种,就是因为有人吃这种感冒药有效,但另一些人吃可能无效。

好和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药)身上。药物和食物一样,既可能为我们提供帮助,也会制造毒物和垃圾。因此,任何药物,无论是片剂还是针剂,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无论是名牌产品还是无名小辈,无论昂贵还是廉价,都肯定存在治疗性“好”作用和治疗外的副作用。

好与坏,其实可以相互转换,只要利用得好。不能因为某一种药物出现了副作用,就断定它不好;当然也不能因为某一种药物解决了自己的病痛,就忽视它的害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鸦片,过去公认的毒品经过现代工艺的提炼、加工,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腹泻等症状和疾病。

每个人的社会角色都不止一个,每一种药物的作用也都不止一种。说药物的药性,大家可能不好理解,我就以西瓜为例,来解释药物的“多效性”:我们吃西瓜的初衷是消暑解渴(即治疗作用),但吃西瓜的同时还会带来腹胀、多尿、血糖增高和较多的热量(即副作用)。

这样做能减少副作用

首先,看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和虚假广告,更不能自行抓药,自行更改、增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其次,相信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绝大多数正规医院的医生是希望能治好病人的。

第三,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不要惊慌失措、无端猜疑。自行检查一下药物的有效期等,然后对照说明书中有关副作用的描述,如果发现自己的症状在名单之列,说明你的副作用属“意料之中”;如果不在,尽快向医生反映情况。

第四,如果副作用明显,难以承受所造成的痛苦,建议立即停药,并尽快向医生反映;但如果副作用轻微,且在说明书罗列的名目里,建议别自作主张停药。

第五,认真听取和遵循医嘱,包括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服药时间、剂量等等,严格按照处方规定的要求,按时、足量地使用药物。

总之,治好疾病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医生能做的,是全面评估和权衡某一种药物对患者的可能获益和可能危害,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性价值,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而作为患者,理应摆正心态,并积极、耐心地配合医生。

摘自《开心老年》2016年第12期 图/辛刚

猜你喜欢

感冒药副作用说明书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再婚“性福”说明书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某儿童医院抗感冒药品种及使用情况分析
小感冒致死 这几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