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对江苏的启示
2017-06-05江苏农业委员会调研组
江苏农业委员会调研组
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对江苏的启示
江苏农业委员会调研组
为更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让金融更好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财务处、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省金融办银行一处等单位组成的调研组2016年12月赴广西考察学习金融支农经验,实地调研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具体做法。调研组认为,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瞄准农村金融“更缺服务、更缺信用、更缺支持”的“更为弱势”困境,紧紧扭住构建农村信用体系这个基础和根本,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支持作用,始终坚持信用为上、合力推进,着力打造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服务牌”,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和自身动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障碍,即农民找谁贷、怎么贷、还得上及金融机构贷给谁、贷得出、收得回等问题,有效缓解了“三农” “融资难、融资贵”的窘境。
一、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背景与特征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右江河谷盆地,是“中国芒果之乡”,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田东县属百色市,辖9镇1乡167个村(街)和社区,全县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2万人,占总人口82%。2009~2015年,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财政累计投入65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435万元、自治区2468万元、田东县2645万元,有限的财政投资让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互为促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涉农贷款快步发展。全县涉农贷款余额由2008年的15.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4.72亿元,年均增幅22.8%,涉农贷款年均增速比面上贷款高3.28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金融支农力度显著加大。二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3363元增加到2015年的9234元,年均增长15.1%,增速比城镇居民高6.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最高时的4.22∶1降低到2015年的3.04∶1,连续六年下降。三是信用意识逐步形成。经过八年的试点推进,农民的信用意识不断增强,从最开始的观望、抵触,到后来的体验、关注,再到现在非常在乎、主动争取,甚至部分村组为防止个别人还贷不及时、守住 “信用村”牌子,全力协助还贷,确保信用评级不丢失、不下降。自2009年田东县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联系点开始,先后成为全国第一个信用县、全国农村保险示范县、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县。
(一)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形成过程。2008年,田东县成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吴邦国同志作出了“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建议以田东为试点,在中央金融部门的支持下,破解这一难题,这也是三中全会提出的课题”的重要批示,由此田东县开启了农村金融改革试点。2011年12月,田东县获批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主题的农业部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田东县实现了“一大跨越、两大变化、三大突破”——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大跨越;农民金融意识、农民所享受的金融服务实现大变化;农村普惠金融机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实现大突破,基本形成了各方认可、叫响全国并在国外有一定影响的“田东模式”。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田东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要求推广好田东经验。
(二)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主要特征。田东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六大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体系。目前,全县拥有银行金融机构9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8家、银行网点48个,覆盖10个乡镇和部分村屯,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居广西县域首位。二是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自2009年启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全县已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7.23万户,农户信用评级覆盖率达89%,182家农民合作社、1251家中小微企业被纳入征信体系。全县评定A级以上信用户5.8万户、信用村139个、信用镇7个,53个贫困村先后全部被评为信用村。凭借信用等级,当天即可获得农户最高3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最高100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三是建立完善支付结算体系。在乡镇和人口集中的“农金村办点”布放154台ATM机,实现ATM机乡镇全覆盖;在行政村布放POS机2093台、电话支付终端381台。四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设立甘蔗、香蕉、竹子、水稻、芒果等13个农业保险险种,建立县乡村三级保险服务网络,实现农村保险服务站乡镇全覆盖、保险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2009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金额达90多亿元。五是建立完善抵押担保体系。财政注资3000万元成立助农融资担保公司,引进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在田东县成立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拓展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截至2016年11月,累计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小微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持产权交易10559宗、交易额达9.03亿元,产权抵押贷款5.7亿元。六是建立完善村级服务体系。在全部行政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成员由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贫困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委员、村里经济能人等组成,将金融知识宣传、信用信息采集、贷款调查、还款催收、保险业务办理等前置到村一级,着力解决农村金融网点不足、信贷人员短缺、农民金融知识缺乏、居住点分散、采信成本高等问题,为“三农”发展提供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
此外,还建立农户小额贷款奖补基金、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财政性存款与涉农贷款挂钩“三个补偿机制”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两大支撑体系”,与“六大体系”互为补充、融为一体。“六大体系”是“田东模式”的总体框架,“三个补偿机制”是“田东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大支撑体系”是“田东模式”外部支撑的有效载体。
二、广西推广“田东模式”的进展情况
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在“老、少、边、山、穷”地区探索成功后,目前正在百色和广西全区推广,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田东县相比,成效仍有差距。
(一)广西推广“田东模式”的主要做法。2016年3月,广西召开以“推广田东模式,发展普惠金融”为主题的全区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会议,建立自治区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引导现有金融机构服务下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服务网点,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区内外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在县域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16年11月,全区13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6209个营业服务网点,其中县域服务网点408个、乡镇服务网点5642个,县域以下服务网点占比达到97.4%。
二是扎实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室”建设。大力推广田东“农金村办”模式,充分利用村级行政资源在行政村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16年11月,全区已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305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21.24%。三是着力筑牢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支持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金融基础设施,每台POS机每年财政支持600元,每台自动柜员机财政一次性补助8000元,加快建设惠农支付体系,让农民步不出村即可享有小额取款、转账等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11月,全区助农取款(支付)服务点达1.8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四是全面开展农村信用“四级联创”。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 “信用乡(镇)” “信用县”四级联创工作,截至2016年11月,全区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526万户,其中评定“信用户”403万户,创建面达37%;评定“信用村”3258个,创建面达22.63%;评定“信用乡(镇)”226个,创建面达19.58%;“信用县”4个。截至2016年11月,全区金融机构累计向372万信用农户发放贷款1331亿元,完成108.2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授信额度达434.05亿元。
(二)广西推广“田东模式”遇到的困境。一是推进合力不够。农村金融改革面广量大,“条、块”之间很难形成合力。推广农村金融“田东模式”涉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支付体系建设、信用体系构建、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政策制定等多项职能、多个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诱发“木桶效应”,影响整体推进效果。田东县作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得到了中央多位领导的关心和多个部委挂钩指导推动,县委县政府也非常重视,县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以推进落实。其他很多地区因缺乏有效抓手,再加上部分同志的畏难心理、等待思想甚至消极态度,一推才动,不推不动,一谈到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就怕“金融风险”,致使“田东模式”难以有效推广,甚至停滞不前。二是地方财力有限。鉴于“三农”金融服务具有高风险、低回报的特点,以及“三农”金融产品具有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支付体系、服务体系以及风险补偿体系、产权交易体系等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广西多数地区财力有限、资金紧张,还有不少扶贫重点开发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田东模式”的推广应用。三是服务供给偏少。农村金融从来不缺需求,缺的是从供给侧提供适宜“三农”特征的有效产品和服务。即使在田东,全县所有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田东县农村商业银行。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广西全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总体偏少,满足于贫困地区资金小、数量大的金融创新服务不足,更未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以上“三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思想的问题,只要地方重视、合力推进,创新机制、倾斜支持“,小资金”也能“办大事”,田东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对江苏的启示
农村金融需求呈现额度小、数量多、季节性强、风险大、缺乏强抵押物等特点,而目前农村金融供给基本上沿用城市的思维、工业的思路和大银行大金融机构的机制,这正是农村金融长期解决不好的症结所在,即正规的金融供给与“三农”金融需求始终对不上。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机制、产业融合、精准发力,县委县政府牵头推动,瞄准农村金融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并通过创新方式、创造路径给农民增信、给农业加能,很好地克服和解决了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等供给服务对接难题,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这对江苏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田东芒果
(一)政府重视是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前提。与城市相比,农村缺少完整、系统、可持续的金融政策引导和支持,农村金融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匮乏,造成了城市、农村金融服务“二元结构现象”。针对农村金融“更缺支持”的难题,田东县在中央、自治区、市的大力扶持下,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由县金融办牵头,多部门联动、多资源整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营造、基础设施建设“两手抓、两手都硬”,并建立30多个部门组成的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先后制定40多份制度文件,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农民群众主体、社会力量协作”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加大了农村金融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在乡镇和村屯布放ATM机、POS机及自助服务终端,解决了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不足的问题,成为广西首个实现“乡镇级金融网点跨行资金汇划乡乡通”和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的县份。另一方面,推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采取县级财政出资设立贫困农户小额贷款奖补基金、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财政性存款与涉农贷款挂钩机制,共享信用信息与精准扶贫管理信息,构建土地确权—交易—抵押—担保—贷款一体化服务体系等方式,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激发金融机构支农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商业化、可持续。江苏属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基础较好,应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政策扶持机制,总体规划布局农村基层金融服务网点,持续改善农村金融软硬件设施条件、提升农村金融内外部发展环境,让金融“造血”功能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金融服务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鼓励设计更多增信政策,引导开发更多适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如基金、信贷、保险、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让农户都能从正规途径获取贷款服务。此外,还要推动“金融服务+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调研发现,田东县竹子、甘蔗、蔬菜、水果、生猪、家禽等“6大10亿元”产业打造稳步推进,芒果、香蕉、甘蔗、火龙果、秋冬菜、生猪、林下养鸡等“七大”特色产业优势凸显,这些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农村金融改革孕育了土壤、奠定了基础,让金融供给有用武之地、有需求源泉。当前,江苏省突出发展农业结构调整16个重点产业,也将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创造新空间和需求。
(二)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核心。表面上看,分散的农户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等级低,但其实是农户自身的信用未充分显现,根源在于农民信用难采集,信用评级缺失。针对农村金融“更缺信用”的难题,田东县成功研发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级系统,通过“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全面采集农户信用信息,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县域信息采集面最广、农户建档最多、内容最齐全的县份。农村金融,特别是小农金融,离不开信用。没有信用授信,金融机构有钱也不敢贷;政府推动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做了金融机构想做而不愿做的信息采集评级工作;有了信用评级,金融机构就敢放敢贷、农民就想贷能贷。田东县农村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累计投入475万元,人均投入11元,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大,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借助农村信用体系,解决了农民及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放款难、风险防控难“三大难题”。从田东县8年的试点经验来看,县农商行涉农贷款不良率仅为1%左右,比金融机构全社会不良贷款率还低了1个百分点左右,使农民潜藏的良好信用品质得以显现。江苏县级财政投资建立信用体系的资金保障基本没有问题,假若推动建立全省农村信用体系,相信一定能取得更多更好的实效,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能加速推进。同时,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农民信用意识培育,将农村金融列入农民培训课程,组织开展送资金、送信息、送金融知识“三送”活动,全面推动金融惠民工程建设。
(三)服务下沉是农村金融“田东模式”的关键。农村金融网点少、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稀缺、金融人才匮乏,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同等水平甚至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针对农村金融“更缺服务”的难题,田东县在全县所有行政村、街、社区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和“三农保险服务点”,发挥其连接金融机构和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信用信息采集、贷前调查、贷后催收、保险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前置到村一级,实现农民足不出村便可办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形成了“农金村办”模式。这样既增加了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又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让农村从金融服务的“盲区”变为金融服务的“蓝海”。“农金村办”能充分发挥社区的“地缘、业缘”优势,因为它既了解农户,又是很可靠的组织资源,还能充分发挥乡村“熟人社会”治理优势,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体系。这样既降低了金融机构贷前的调查成本,又减少了金融机构贷后的管理成本。江苏和全国大多数省份一样,省内金融机构多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对农村金融需求服务不够,建议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服务下沉到乡村,构建覆盖农村产权、信用评级、农村保险、助农担保、支付体系于一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社,让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同时,利用财政资金给金融机构为农服务“风险兜底”,进一步搞活农村金融市场,切实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水平,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城乡居民在金融服务上同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调研组成员:
省农委财务处:费贵华 孙 锐
省农研中心:邵红宁 龚金龙
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黄 挺
省金融办银行一处:韩 悦
扬州大学商学院:韩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