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7-06-05王雪梅
王雪梅
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任丘市 河北省任丘市 062550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王雪梅
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任丘市 河北省任丘市 062550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11月收治的79例确诊为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者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气虚血瘀者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寒凝血瘀者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主,瘀热内阻者需凉血活血、清热化瘀。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相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8%。结论:气血为女子之本,很多妇科疾病都有瘀血的表象或本质,因此活血化瘀疗法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活血化瘀法;妇科疾病;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确诊为血瘀证的患者共78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3.5±6.2)岁;其中痛经者38例,闭经者19例,不孕者15例,子宫出血者6例;依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27例,气虚血瘀证24例,寒凝血瘀证18例,瘀热内阻证9例。将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病症类型、病情进展、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获得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伦理组许可。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均符合血瘀证的特点;
(2)经B超检查和血、尿HCG检查排除妊娠、流产不全及恶性肿瘤患者;
(3)年龄在16~75岁之间。
排除标准:(1)不符合血瘀证诊断要点的患者;(2)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症者;
(3)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证: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给予当归15g、川芎15g、枳壳12g、赤白芍12g、牛膝10g、柴胡10g、红花12g、陈皮8g、香附10g;
(2)气虚血瘀证: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化瘀,方药组成:黄芪15g、人参12g、蒲黄10g、茜草12g、当归15g、阿胶15g、红花12g、当归尾10g、益母草10g、炙甘草8g;
(3)寒凝血瘀证: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方药组成:桂枝10g、当归15g、元胡12g、赤芍15g、川芎12g、五灵脂10g、蒲黄10g、干姜15g、吴茱萸6g;
(4)瘀热内阻证:治疗原则为凉血活血、化瘀清热,给予血余炭15g、栀子12g、生地15g、丹皮12g、地榆12g、红藤15g、益母草10g、茜草18g、藕节18g。水煎服,1剂/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于月经前1周开始服药,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 疗效判定
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1)痊愈:经治疗患者腹部刺痛等症状消失,阴道无异常出血;
(2)显效:经治疗患者腹部刺痛等症状显著缓解,月经期间偶尔排出血块;
(3)有效:经治疗患者腹部刺痛等症状有所改善,月经期间偶尔排出血块;
(4)经治疗患者各相关症状无任何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有效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称血瘀证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小板活化和粘附聚积,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栓形成,组织和细胞异常代谢,免疫功能缺陷等多种病理改变相关。如果血粘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就会处于一个“浓、粘、聚、凝”的高凝状态,进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血液循环障碍。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1)改善血流动力和微循环;
(2)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
(3)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发挥止痛作用;
(4)促进组织修复再生;
(5)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作为中医学的一种基本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最主要目的是祛邪。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时需要具体分析患者病情,根据其瘀血的轻重、腑脏气血的虚损程度进行辨证施治,同时注意调节阴阳、补益气血,从而达到血液通畅、正气充沛的目的。
[1]施开应.中医妇科中的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2014,8(03):36-37.
[2]田小翠.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重要应用[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