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以“头-首”为例
2017-06-05汪维辉
汪维辉
(1.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310028;2.浙江大学中文系,杭州310028)
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以“头-首”为例
汪维辉1,2
(1.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310028;2.浙江大学中文系,杭州310028)
描述斯瓦迪士100核心词的head条在汉语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内容包括古今几个主导词的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和本语义场的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最后是小结。表示head义,汉语史上曾经发生过“元→首”和“首→头”两次替换,前者在上古早期就已完成,后者则大概在西汉后期。现代方言主要有“头”系和“脑”系。大约半数以上的方言点说“头”,覆盖了十大方言区。“脑”系中分布最广的是“脑壳”和“脑袋(瓜/瓜子)”,其次是“脑”。各地未见有单称“首”的,作为构词语素残存在双音词中的也罕见,这代表了汉语核心词历时演变的一种类型,即旧词被新词彻底替换,而且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替换。“头”替换“首”可能是缘于同音竞争。“脑”虽然在西汉就可以指“头”,但是“脑”系的兴起应该比较晚,许多复音形式都是金元时期以后才出现的,不过现在似有逐步取代“头”的趋势。
汉语核心词;历史;现状;“头、首、脑、元”;汉语词汇史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结项成果的一部分。该成果为一部约52万字的书稿,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总论”,分三章概述了汉语核心词研究的相关问题及主要研究结论:第一章“核心词及其研究”,介绍了什么是核心词、为什么要研究核心词、研究目标、材料与方法;第二章“汉语核心词面面观”,总结了汉语核心词的主要类型和演变规律,把汉语核心词的历时演变类型归纳为五种,讨论了演变的动因、“纵”和“横”的关系、类概念的确立和类名(上位词)的形成以及核心词与汉语史分期的关系;第三章“汉语核心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讨论了斯瓦迪士(M.Swadesh)100词表的修订、重建史实、深入调查方言、汉藏语眼光和研究者的基本素养等五个问题。下编“分论”,是对汉语100个核心词历史与现状的具体研究,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副词六类,逐个描述核心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情况。
下面先列出下编的“凡例”,之后是名词部分的一个词条“head”,以求教于同道。
一、凡例
下编讨论汉语100个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体例如下。
1.每个词条包括【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小结】诸项。
2.词目用词以现代汉语的通用词为准,现代汉语词项和古代汉语的对应词项中间用“-”号隔开;有两个以上对应词项的,中间用“/”隔开;词项只列主要的代表词,不作穷尽性列举。词条后面括注英文。
3.注音分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三项。现代音用拼音,中古音和上古音用国际音标,暂依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的拟音,上古音加注李方桂的拟音,放在“/”后面。更详细的字音信息可参看李珍华、周长楫编撰《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和林连通、郑张尚芳总编《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现代汉语双音词如果是词根加词尾形式的,只注词根的古音。有的后起词没有中古音或上古音的,以“-”表示。
4.古文字字形与《说文解字》所列的小篆字形没有实质性变化的,用《说文》小篆字形;有变化的,列出主要的代表性形体。根据需要对字形作简要的分析说明。必要时用{}表示词,用<>表示字。
5.现代汉语词义(除特别说明者外,指词目中“-”前面的词)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简称《八百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单字条目在现代汉语中成词的标注词类,用简称外加方框表示(如名);不成词的语素和非语素字不做标注。单字条目中的文言义,只给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标注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做标注。古代词义(除特别说明者外,指词目中“-”后面的词)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简称《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简称《大字典》,有时与《大词典》合称“二典”),剔除其中的现代义(指没有古代书证的义项)。必要时自己根据例句作归纳或修正。为了全面反映词义,《现汉》处理为不同词条的义项一般也列出,在右上角标出词项的序号;姓氏义和假借义也列出,但不作讨论;用作地名、山名、水名、器物名等专名的义项一般也只列出而不讨论。为便于对照,古今词义列表展示,相同的义项排在同一行,没有相应义项的则空缺,词义有所不同的后加“*”标示。义项的排列顺序依《现代汉语词典》,《现汉》没有的义项再依“二典”。
6.“组合关系”就是跟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聚合关系”列出处于同一语义场的主要词语(非穷尽性列举),只收跟基本义有关的,不管其他义项,如“知”只收“知道”义。
7.现代汉语方言的信息,主要依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六卷本(简称《现大》)、《汉语方言大词典》五卷本(简称《方大》)、《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简称《词汇》)和《汉语方言地图集》(简称《地图集》)、《汉语方言解释地图》(简称《解释地图》)、《汉语方言解释地图(续集)》(简称《解释地图续》)。其中《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哈尔滨”简称“哈市”、“乌鲁木齐”简称“乌市”、“南宁平话”简称“平话”。依据《汉语方言地图集》所作的方言词分布表,方言区名称后面括号中的数字是说该词的方言点数①由于方言点多,情况复杂,统计时难免有错漏,加之地图本身可能也会存在问题,所以数据不一定绝对准确。/该方言区的总点数。现代汉语方言只管词项和义项,一般不涉及读音。根据各个词的特点,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的原则是:各地说法比较一致的词,重点放在义项上;有过历时替换、各地说法差异大的词,重点则放在词项上。这两方面的方言差异都采用列表的方式来展示。
8.每个词条分成简明叙述和资料附录两部分。为节省篇幅,这里只列出简明叙述部分,资料附录暂从略。
二、第十条名词词条:头/脑-首/元/头(head)
【音】
头、脑、首、元的音见表1。
表1 头、脑、首、元的音
【形】
《说文解字·页部》:“頭,首也。从页,豆声。”
《说文解字·匕部》:“匘,头髓也。从匕,匕,相匕著也。巛象髪,囟象匘形。”段玉裁注:“俗作脑。”
《说文解字·首部》:“首,棻同,古文棻也。巛象髪,谓之鬊,鬊即巛也。”《说文解字·棻部》:“棻,头也。”按:甲骨文、金文首字象人头有发形,如;偶见无发者,如:。
《说文解字·元部》:“元,始也。从一,从兀。”高鸿缙《中国字例》:“(元)意为人之首也。名词。从人,而以‘●’或‘二’指明其部位,正指其处,故为指事字。”甲骨文作等形。
【义】
“头”古今词义都很多,主要的义项大部分相同。《现汉》的⑧⑩两义为古代所无,是现代汉语阶段新产生的义项。古代的⑫-诸义《现汉》未列,其实⑮义(“田头”“村头”的“头”)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其余则为今天所无,不过除⑭义用例稍多外,都不是常用义。此外,还有两个义项同中有异:一是②古代不用作“指所留头发的样式”义;二是作量词古代的用法比今天丰富。
“脑”的基本义古今都是“脑髓”,但同时又都可以指“头”。除此二义外,古今各有三个义项,彼此都不相同。
“首”有六个义项古今一致,不过除作量词外,今天都已经是语素义;作量词古代的用法远比今天丰富;古代的⑦-ÊJS义为今天所无,其中除⑦和⑲外都不是常用义。
“元”的本义“人头”现代汉语没有保留,《现汉》的前四个义项古代都有,⑤义(“单元”的“元”)则为古代所无。古代的⑥-⑯义为现代所无,大都不是常用义,其中⑬义比较常用,但这只是一个用字的问题,明代以后“元来、元本、元先、元由”的“元”写作“原”,大约主要是出于避讳〔1〕,详见表2。
表2 头、脑、首、元的古今词义对比
续表2
续表2
【词性】
头:名词、形容词、量词、词缀,偶可用作介词,相当于“从;临”,表示时间接近某一点。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头西下控着马,东向驭坐车儿。”《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头你们出来的两日前边,把我与晁凤叫到跟前。”黄肃秋校注:“头,打、从、自、在。”谈歌《大厂(连载之三)》:“陈局长骂道:‘这两年事出得太多,操蛋的。头春节到现在,我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安生觉。’”(《作家文摘》1996年1~6月)尹俊卿《混沌》:“头春节,人缓过来了,债也堆起来了。”(《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
脑:名词。古代可用作动词,指击碎头部,引申可指打击,如汉扬雄《长杨赋》:“脑沙幕,髓余吾。”汉张衡《东京赋》:“斩蜲蛇,脑方良。”《宋书·礼志三》:“南脑劲越,西髓刚戎。”南朝梁徐悱《白马篇》:“西征馘小月,北去脑乌丸。”
首:名词、形容词、量词、动词。“首”作动词,现代汉语只有“出头告发”义,这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如《晋书·艺术传·幸灵》:“窃者急遽,乃首出之。”古代作动词的义项远多于现代:(1)首创;首倡。如《汉书·律历志上》:“北平侯张苍首律历事。”颜师古注:“首,谓始定也。”(2)顶着。如晋杨泉《五湖赋》:“头首无锡,足蹄松江。”(3)斩首。如《新唐书·刘总传》:“元和以来,刘辟、李锜、田季安、卢从史、齐、蔡之强,或首于都市,或身为逐客。”(4)依据;根据。如《礼记·曾子问》:“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郑玄注:“首,本也。”(5)标明;显示。《礼记·间传》:“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陈澔集说:“首者,标表之义,盖显示其内心之哀痛于外也。”(6)伏罪。如《汉书·梁孝王刘武传》:“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颜师古注:“不首谓不伏其罪也。”《后汉书·西域传序》:“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李贤注:“首,犹服也,音式救反。”
元:名词、形容词。
【组合关系】
下面只举出所有的组合关系,其中前四类数量最多。
1.作中心语。前面可受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数词、量词、数量结构、词组等修饰,也可在定语和“首/头/脑/元”之间加“之/的”字。
2.作定语。可修饰各种名词(包括方位词),也可在“首/头/脑/元”和名词性成分之间加“之/的”字。
3.作主语。后接动词和形容词谓语。
4.作宾语。可作各种动词的宾语,也可作介词宾语。
5.作谓语。“首”在古代常作谓语,义项颇多,现代则仅限于“出头告发”义;“脑”在古代偶作谓语。参看上文【词性】部分。“头”则未见用作谓语者。
6.后带数量补语。
对于∀Ai∈D,档案实体A的特征信息分属1个或多个视图,在构建档案信息关联分析模型之前,需要对来自不同数据源异构的档案数据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形成关联节点,将多源异构的档案数据映射到不同视图的特征关系图中,形成多视图下的档案信息特征关联图。
7.并列关系。“首”和“头”都可以跟相关的名词构成并列词语,位置以在前居多。中间也可以用“与、和”等连词连接。如首领、首脑、首足、首尾、首虏、元首、头首,头脑、头领、头目、头蹄、头面、头脸、头须等。
8.重叠。首首:量词重叠,指每一首,始见于唐诗,如张籍《送杨少尹赴凤翔》:“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齐己《读贾岛集》:“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头头:有二义:(1)量词重叠,犹每桩,每件。如唐方干《献王大夫》诗:“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清周亮工《书影》卷四:“古人虚心如此,不似今人头头欲占第一也。”陈蜕《足疾一百余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头头俗事来心上,莫去尘根是得天。”(2)犹言领导人。此为今义,现代口语词,还可说成“头头脑脑”。
【聚合关系】
头颅、脑袋(瓜)、脑壳、脑瓜、身、体、手、足、肩、背、胸、腹……
【历时演变】
上古汉语表示head义主要有“首”“元”“头”三个词①此外还有一个“天”,见于甲骨文、金文,传世文献罕见。〔2-3〕,王凤阳认为“‘元’‘首’‘头’是古今同义词”〔4〕,这是对的②李佐丰讨论了三者的词义差别。〔5〕。“首”字最常用,甲骨文中已常见,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元”字从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字形来看,本义应该就是指“人头”(详上),但是甲骨文、金文中未见实际用例。《尔雅·释诂下》:“元,首也。”明确记载了此义。但是文献用例并不多见,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杜预注:“元,首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王凤阳认为:“‘元’表‘首’应是在很远的古代,因为在先秦的典籍中‘元’的常用意义已经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它的派生义‘为首的’‘开始的’‘第一的’‘最大的’等义项了。”③吴宝安有相同的看法。〔4,6〕李佐丰认为“元”指人头时含有褒义,“表示含有赞许意义的首”。“头”则是一个后起词,最早的用例见于《左传·襄公十九年》:“荀偃瘅疽,生疡于头。”〔5〕
王凤阳和吴宝安都认为,表示head义汉语史上曾经发生过“元→首”和“首→头”两次替换,前者在上古早期就早已完成〔4,6〕。那么,从“首”到“头”的替换发生于何时?又是何时完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汉语史学界已有不少讨论,但意见并不一致。王力指出:“战国以前,只有‘首’没有‘头’。金文里有很多‘首’字,却没有一个‘头’字。《诗》《书》《易》都没有‘头’字。到了战国时代,‘头’字出现了④承远藤光晓教授函示:据《古文字诂林》8卷第3页,“头”字出现在蔡侯X鼎,X字难认读,可能是祝振雷《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讨论的字。如果是通常所称的“蔡侯申鼎”的话,蔡侯齐是春秋时的人,公元前5世纪。比王力说的时代要早。(2016年12月16日电邮)维辉按:原文作“頭”,这个字形的确比传世文献早出,不过在“蔡侯申之頭鼎”中,“頭”代表的并非表示head义的{头}这个词,祝振雷引崔恒昇说:“‘頭’,陈秉新说通‘脰’。广雅释言:‘脰’,馔也。青铜器有‘羞鼎’‘飤鼎’‘善(膳)鼎’等,殆属于此类。”可见这个“頭”只是一个同形字。迄今为止,{头}这个词的最早出处还是只能追溯到《左传》。。它可能是方言进入普通话里的。作为‘首’的同义词,它在口语里逐渐代替了‘首’。”引了《墨子·鲁问》《庄子·在宥》和《荀子·议兵》用“头”的三个例子。又说:“在口语里,同义词达到了意义完全相等的地步是不能持久的,所以‘首’在口语里逐渐让位给‘头’。”引了《史记·邹阳传》和《后汉书·刘圣公传》中的两条谚语〔7〕。魏德胜经研究后推断:“战国时期口语中‘头’已取代了‘首’,但在一些固定形式中仍用‘首’,如:稽首、顿首、斩首等。”〔8〕管锡华对《史记》的分析结论是:“西汉‘头’已远远超过了‘首’。”不过他不同意“战国时期口语中‘头’已取代了‘首’,只是在一些固定形式中仍用‘首’”的看法,认为:“即使到西汉,也不能说口语中‘头’已取代了‘首’。”〔9〕同是考察《史记》,池昌海的看法却有所不同:“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到秦汉时,‘头’的使用能力仍与‘首’相当,至少在书面语言中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也注意到,在《史记》的语言中,‘首’无一例用于直接陈述,皆为作者的记述、转述,而‘头’则有多例见于书中人物的对话,……从这一考察看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口语中,‘头’已基本上成为常用词,而‘首’则一般不见于口语表达了。”〔10〕从西汉刘向《说苑》中这组词的使用情况来看,我认为到西汉后期的口语里“头”应该已经基本上取代了“首”。由于《说苑》一书基本上用文言写成,当然还不可能都用“头”而不用“首”,两者的出现频率基本持平,选用哪一个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用“首”的那些例子书面语色彩明显较重,刘向笔下更喜欢用“头”的倾向还是显而易见的,这足以说明在作者的实际口语里“首”大概已经很少说了①参看汪维辉《〈说苑〉与西汉口语》“首/头”条,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吴宝安(2006)也认为,“‘头’在西汉比‘首’更具生命力”,“西汉时,‘头’取代‘首’成为‘头’语义场的代表词,‘首’则在功能和使用上均出现萎缩。”。《史记》中出现了“头发”,而没有“首发”,也透露出口语的消息。“头”作为单音词替换“首”后,“首”并没有完全从词汇系统中消失,而是降格为语素,仍然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构成了一批复合词,如首末、首引、首次、首位、首尾、首肯、首级、首铠等等。有些跟由“头”构成的复合词重叠,但词义上往往有差别,如首领/头领,首脑/头脑,首尾/头尾,首甲/头甲,首先/头先,首足/头足,首面/头面,首饰/头饰,等等。
“脑”在西汉就可指“头”,如《淮南子·俶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碎脑。”司马相如《上林赋》:“箭不苟害,解脰陷脑。”此后历代都有用例,如隋颜之推《观我生赋》:“莫不变蝯而化鹄,皆自取首以破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侠盗》:“韦知其盗也,乃弹之,正中其脑。”杜甫《画鹘行》:“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谚有云:日出早,雨淋脑。”②此例显然是为了押韵而说“脑”。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他窥头探脑去看那轿里抬的女眷,恰好轿帘隙处,认得是徐家的莫大姐。”清郑燮《后刻诗序》:“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但例子并不多,词义跟“头”也不完全等值。“头脑”连文可指“头”,这种新旧合璧词大约始见于中古,如南朝宋求那跋摩译《佛说菩萨内戒经》:“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师利正衣服,以头脑着佛足,起,长跪白佛言。”梁陶弘景《真诰·握真辅》:“唯觉初时作六七日,闻头脑中热,腹中校沸耳。”但例子不多。现代方言中仍有一些地方管“头”叫“头脑”。(详下)“脑”在现代方言赣语、晋语和中原官话中可以单用指“头”(详下),但在普通话中不能单说,《现汉》“头”义下所举的例子是“探头探脑”。现代口语中常用的“头”的俗称“脑袋”一词,大约始见于金元,如:干撞杀郑恒那村厮!牙关紧,气堵了咽喉;脑袋裂,血污了阶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望下一看,打个筋斗。撞破脑袋,鲜血直流(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二折)。这厮则除了铁天灵,铜脖项,铜脑袋,石镌就的脊梁(元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第一折)。
“脑瓜(子)”和“脑壳”见于文献的时代就更晚了,大约要到清末和现代,如清白云外史《后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笑道:‘宝哥哥,你快快的把脑瓜子再往河泥里钻一钻,好等林妹妹试个净头的手段儿。’”①《汉语大词典》“脑瓜”条首引老舍作品,嫌晚。“脑壳”本指头骨,用来指头大概是方言,《汉语大词典》“头颅”义下所引的例子是毛泽东和沙汀的文章〔11-12〕。
【方言差异】
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057头人的”地图〔13〕,“头”在各地的称呼很纷繁,可分为“头”系和“脑”系,还有少数其他说法,详见表3。
表3 “头”系、“脑”系和其他说法的方言差异
续表3
“脑”系中分布最广的是“脑壳”和“脑袋(瓜/瓜子)”,其次是“脑”。
各地未见有单称“首”的,作为构词语素残存在双音词中的也罕见①据《现大》,福州“头首”和“头脑”兼说。这是唯一见到的“首”作为构词语素保留的例子。“头首”这种“新旧合璧词”至晚在东汉已经出现,如《东观汉记·光武帝纪》:“代郡太守刘兴将数百骑攻贾览,上状,檄至,光武知其必败,报书曰:‘欲复进兵,恐失其头首也。’”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斩断》:“夺人头首,以获其功,此谓盗军,盗军者斩。”如此看来,福州话中的“头首”应该是渊源有自的。不过秋谷裕幸教授函告:我查了一些19世纪传教士的材料,没有发现“头首”。所以我个人觉得《福州方言词典》里的“头首”哪怕它客观存在,还是最好尽量慎重对待。(2017年1月10日电邮)笔者感谢秋谷先生的提醒。这个例子暂时存疑。,这足以说明“头”替换“首”的完成时间很早。
在各地实际口语中,“头”的称呼往往有多种,其中大多带有诙谐或不敬的色彩,例如哈尔滨:头,脑子,脑瓜儿,脑瓜子,脑袋,脑袋瓜子,脑仁儿,脑仁子,脑瓜仁子,脑壳儿,脑壳子;济南:头,脑袋,脑袋瓜子,脑瓜儿,脑瓜子;上海:头,脑子,头脑子,脑壳,头脑壳。(据《现大》)
【小结】
现代各地方言中“头”的口语称呼十分丰富多样,但词根基本上不出“头”和“脑”两个。“首”作为表head义的单音词在今天的各地口语中均已完全消失,连作为构词语素大概都没有留下来,可见“头”一定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替换了“首”。这之前可能还发生过“元→首”的替换。这代表了汉语核心词历时演变的一种类型,即旧词被新词彻底替换,而且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替换。就“首-头”这组词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替换的时间,二是替换的动因。替换时间上文“历时演变”部分已详述,这里着重讨论一下替换的动因。我们认为,“头”替换“首”可能是缘于同音竞争。“首”与“手”上古和中古都同音②此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278页。承远藤光晓教授函告:郑张尚芳《上古音系》认为上古时这两个核心词不同音。(见1-2页,126-127页)他对“首”的上古拟音为hljuʔ,“手”为hnjɯwʔ(见466页)。Baxter,Sagart近著Old Chinese(Oxford UP,2014,p.360)的拟音是“首”luʔ、“手”nuʔ,也不同音。至于变成同音的时代,我2011年组织日本年轻朋友们去广州中山大学学习古文字,那时的课本是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第二版),222页有周穆王(公元前985年?-前940年在位)时的金文(见附件),里面出现“拜首稽首”,注6说:“前‘首’借为‘手’。”我个人认为当时已经“首”“手”变成同音才会有这种现象。“首”“手”都是常用身体部位词,变成同音就会产生同音回避的变化。(2016年12月16日电邮)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47页)也提到这个用例。(2017年3月3日电邮),分布相似,容易造成同音冲突,导致表意不明晰,所以后来“首”就避让“手”,用“头”来称呼了①黄树先(2009)就已经提出了这一看法,又可参看黄树先(2012a:157)。吴宝安(2006)认为替换的原因是“头”的引申义众多,表示“头部”这一义项的语义自足性降低。可以参看。〔14〕。“首”和“头”应该是同源词〔15〕,从“首”得音的“道”与“头”声母相同(均为定母),韵部也相近(道上古属幽部,头属侯部)。“头”很可能是上古某种方言中“首”的语音变体。后来“头”和“首/手”语音分化,声、韵均不相同了,这样就避免了同音冲突,所以“头”从秦汉起一直沿用至今。“脑”虽然在西汉就可以指“头”,但是“脑”系的兴起应该比较晚,许多复音形式都是金元以后才出现的,不过现在似有逐步取代“头”的趋势〔6〕。
〔1〕汪维辉.《高丽史》和《李朝实录》中的汉语研究资料〔M〕//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史学报(第九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37-238.
〔2〕李慧贤.汉语人体部位词语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3〕黄树先.汉语及其亲属语言的“日”和“首”〔J〕.语言科学,2009(3):248-258.
〔4〕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增订本),1993/2011:126.
〔5〕李佐丰.上古汉语的同义词“首”“元”“头”〔M〕//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吴宝安.西汉“头”的语义场研究:兼论身体词频繁更替的相关问题〔J〕.语言研究,2006(4):62-64.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1958/1980:497-498.
〔8〕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56.
〔9〕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200-201.
〔10〕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0.
〔11〕章黎平,解海江.汉语核心人体词共时与历时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8-45.
〔12〕钟倩.近五年国内人体词语研究综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31-37.
〔13〕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4〕黄树先.汉语身体词探索〔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57.
〔15〕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0.
tou and shou("h e a d"): On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inese Basic Vocabulary Items
Wang Weihui1,2
(1.Center for Studies of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give a description of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and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of tou and shou(viz."head"in the Swadesh lists)in Chinese.The description mainly deals with the sounds,forms,meanings and parts of speech of a couple of corresponding core items and their syntagmatic features,as well as paradigmatic rela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dialectal distributions of the members of related semantic field,followed by a brief summary.It is argued that,for the meaning of"head",two replacements has taken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yuan(“元”)by shou(“首”)and,in turn,shou by tou(“头”).The former replacement was completed by the early Old Chinese period,while the latter one around late West Han Dynasty.In modern Chinese dialects,there are mainly two groups of items centering around tou and nao(“脑”)for the meaning of"head".It is found out that among about over a half dialectal points,tou is used,covering the ten dialectal areas.Of the group centering around nao,nao ké(“脑壳”)and nao dài(guā/guā zi)(“脑袋”(瓜/瓜子))are most widely used,then followed by nao.However,the single item shou is not found in use in all the areas,and is even rarely used in disyllabic items as a morphological remnant.Such a change is identified as representing one of the typical pattern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sic vocabulary items,i.e.,old items are completely replaced by new ones,practically in a one-to-one way.It is the author's proposal that the replacement of shou by tou is probably motivated by homonymic competition,and the rise of the nao-based group is relatively late,even though nao already meant"head"as early as West Han Dynasty.It is argued that although many multi-syllabic items of the group come into use since the Jin-Yuan Dynasties,there is a tendency that they are gradually replacing tou.
Chinese basic vocabulary items;history;status quo;tou/shou/nao/yuan;Chinese lexical history
H030
A
2096-2266(2017)05-0001-10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5.001
(责任编辑 张玉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1BYY062)阶段性成果
2017-03-01
汪维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训诂学、汉语词汇史和中古近代汉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