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村VS诈骗乡

2017-06-0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改变命运骗子事例

浙江东阳市区往北25公里,有一个叫古渊头的村子。从新中国成立后算起,这个村子走出了25名博士,202位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教授和553位大学生。当地走出了大量的“高知”,重学之风浓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放眼全国,类似的“博士村”并非浙江独有,还有河南新乡的薛屯村,河南林州的梨园村、河北邯郸的王桃园村、山东平度的庄子村……“博士村”的人们有一个共识:子孙必须读书识字。村民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建立在鲜活事例的基础之上。这些地方过去都出现过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事例,这些事例被树为标杆,供后人学习。

为什么“读书无用论”会在很多地区流行呢?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没有重学的传统,以至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另一方面,即便是当地零星出现了几个大学生,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最终成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反例。“博士村”的成功之道,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那便是树立典型人物,让当地群众看到鲜活的事例,让他们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从而引起当地村民对教育的重视,渐渐培养起重学的氛围。

2016年暑假幾起大学生或准大学生被骗案,尤其是“徐玉玉案”,将“为什么骗子那么多”的话题引爆。继而,“哪些地方盛产骗子”“他们为什么要行骗”等问题,被相继搬上桌面。同时,许多地方的公安部门也开始了严厉的打击行动。而一些存在诈骗历史、诈骗成风、有地域化趋势的“诈骗之乡”,也一个接着一个在地图上被标记出来。看到一个又一个“诈骗之乡”,许多网友容易陷入地域攻击的误区。实际上,之所以一些地区容易出现骗子,并不是人性因地域不同出现性善或性恶之分,而是许多因素,比如家庭传统、地方民风、政府管理和引导不力、居民生活贫困、法律问责不严等多个维度的原因造成的。

在追问个体的是非对错之外,反思“诈骗之乡”乡土文明的缺失,同样迫切和必要。这不仅是村庄文化的走偏,更是乡土文明的渐失。摘掉“诈骗之乡”的帽子,既是一道移风易俗的题目,更是一道依法治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题目。以法律准绳去处理违法犯罪分子,以公民的标准去培育新时代的市民和村民,并努力帮助他们过上富足的日子,便会人人知书达理、安贫乐道。

猜你喜欢

改变命运骗子事例
骗子?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纳豆改变命运 养生成就人生
纳豆改变命运养生成就人生
骗子鸟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