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化剂迁移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7-06-05王照友胥小荣李小盼陈海红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塑化剂展望现状

王照友+胥小荣+李小盼+陈海红

摘 要:本文讨论了国内对塑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防范与控制食品特别是白酒接触塑料制品发生塑化剂迁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塑化剂 现状 展望

食品接触材料又称食品包装材料,常见英文缩写为FCMs(Food Contact Materials)。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FCMs亦被称是“特殊食品添加剂”[1]。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

1 白酒中的塑化剂

在现代白酒工业领域内,生产过程中大多已经淘汰了传统血料容器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等坚固耐用的材料。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输酒管线,塑料制品以其优良的可塑性和伸展性得以广泛使用。从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酒泵内小垫片,到白酒灌装时与酒瓶接触的灌装头都普遍使用塑料制品。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其品种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烷基磺酸苯酯类和氯化石蜡等,其中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缩写PAEs,又称酞酸酯)所占比例最大,其产量约占增塑剂总产量的70%[2]。

2 研究现状

2.1 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研究

塑化剂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塑料、化妆品、衣服、玩具及食品中。徐希柱等人研究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来源和人工合成。研究认为人工合成主要通过萘或二甲苯氯代为邻苯二甲酸酐,再通过化学反应与相应的醇结合产生,自然来源主要为微生物的合成产生。王红等人对白酒中的塑化剂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乙醇中迁移率较高,在白酒生产加工及储藏等过程不可避免,并对减少塑化剂的产生提出了相应措施。

贺涛等人对饮用水源地的塑化剂污染情况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南方某备用水源地枯水期的水质情况发现,该地相对国内外同类地区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偏高,需要对水源地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降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风险。王红芬等人对环境中邻苯二甲酸类物质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列举了环境中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中不需要添加塑化剂。随着白酒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逐步应用到白酒生产线及包装储存过程中,白酒输送过程中涉及到的输酒管线、酒泵泵头涉及到的进出乳胶管或垫片、白酒储存过程中用到的塑料接酒桶、酿酒过程中用于密封酒缸使用的塑料布、成品酒包装使用的塑料内盖、成品包装用塑料袋或塑料瓶(桶)等,都是塑化剂进入白酒中的途径。

2.2 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研究

靳秋梅等人的研究认为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环境雌激素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经将DEHP列为潜在促癌剂,认为其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3]。张静等人的研究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类玩具、儿童用品、食品接触材料和纺织品等,摄入途径多,暴露量大,因此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

张娜研究了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BP、DEP、DOP和DEHP),通过对须根类植物的萌发率及根伸长抑制率两方面在个体及生理水平进行评价,得出DBP比DEP、DOP、DEHP更易使作物受害,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杨电明对邻苯二甲酸酯作用于昆明小白鼠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进行了研究,认为DBP、DEHP和DEP对骨髓干细胞能够产生明显的损伤,影响细胞增殖,对神经干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曹国洲等人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进行了风险评估,认为人体暴露于塑化剂的剂量已构成健康风险,建议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

2.3 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研究

曹国庆对白酒中塑化剂的危害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白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及其危害,提出了塑化剂的质谱碎片离子定性及定量的依据,列出了色谱分离的条件及质谱图[4]。王明林等人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蔬菜中的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并提出蔬菜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采用经弗罗里硅土和石墨化炭黑研磨均匀后,用乙酸乙酯淋洗净化。王超英等人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对大气样品进行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环境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提出了固相微萃取优化的条件。卢春山等人研究了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GC-MS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类食品的提取、净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后食品萃取液的基质去除率达到80%。王粟明提出依据食品基质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于植物酱菜类食品采用超声提取和液液萃取方法处理样品,认为样品经过双重净化检测结果能够取得较好效果。陶然选定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中的10种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分析仪器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中1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残留的分析方法。庞世敏等人采用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保鲜袋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认为甲苯溶剂超声萃取效果较好。俞雄飞等人研究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实现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剂的快速鉴别。汪瑗等人建立了薄层扫描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MP、DEP、DBP和DEHP)的方法,分别用环己烷浸泡塑料输液器材,超声提取处理,分离效果好,可同时测定塑料输液器材及袋内葡萄糖液中邻苯二甲酸3二(2乙基)-己基酯。

3 食品中塑化剂研究展望

2012年的白酒中存在塑化剂事件曝光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白酒企业彻查生产环节。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塑化剂项目纳入食品许可发证审核内容,督促企业切实保障白酒质量安全。有研究表明,塑料容器和塑料管道是白酒中塑化剂产生的根源,因此,白酒生产企业严禁使用塑料制品用于盛装、输送白酒,所有车间输酒管线限期更换为不锈钢材料,严防塑料制品直接接触酒体导致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迁移发生。白酒生产企业将淘汰涉塑类输送管线和容器,逐步使用不锈钢材质管线和容器进行组织生产,通过减少白酒直接接触塑料制品的途径,避免造成酒体污染。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也会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逐步退出食品接触材料生产领域。

同时,为了发展塑化剂含量快速检测技术,窦怀智等人通过研究利用FAIMS(强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芯片搭建的检测设备,成功实现了对白酒中DEHP和DINP的快速检测[5]。方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监督,便于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时监督酒体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帮助生产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塑化剂发生迁移或污染酒体。与塑化剂的国标方法检测相比,快速检测技术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在筛查过程中大大减少检验检测工作量。

由于PAEs不仅仅存在于塑料制品中,甚至在空气和水中都含有PAEs成分,所以赵晶等人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分别对塑化剂DHP和DEHP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0.3%,并推测了PAEs的可能降解途径。因此,未来白酒企业对于如何去除酒体中的PAEs成分将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岩,王丽霞,李挥等.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研究进展与相关法规[J].塑料助剂,2009,03:16-18.

[2] 方程冉,陈川龙,项硕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降解研究进展[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4):186-190.

[3] 靳秋梅,孙增荣.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生殖发育毒性[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增刊):15.

[4] 曹国庆.白酒中塑化剂的危害与检测方法概述[J].科技资讯,2012年36期:75.

[5] 窦怀智,江涛,张晓冬等.新型离子迁移谱技术应用于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J].分析仪器,2014年第1期:88-92.

猜你喜欢

塑化剂展望现状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江浙沪儿童面临塑化剂暴露风险
白酒塑化剂的气质联用(GC-MS)检测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展望” ——阿伦德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测定及迁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