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2017-06-05刘夏怡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科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刘夏怡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影响下,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不断涌入我国,对我国人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弱化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也不容乐观。学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教育者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科学的管理也必不可少。只有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方可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大学生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77-02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搭建起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体制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效率低下、效果不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的把握也趋于淡化,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切中时弊。然而,除了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需要有刚性的管理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做担保,以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关系的把握,以及如何优化其内部结构,运用于实践之中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最大化的关键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概念简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管理则是通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通过强制手段规范被管理者行为以达到其目的。如果在实践中只体现思想教育而少了管理,那么思想教育就是空洞的说教;如果只体现管理,不体现思想教育,管理则显得生硬武断。科学的做法应当是思想教育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在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与管理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别,只有将二者巧妙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机遇,又存在挑战。西方意识形态随着其物质商品、文化产品对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下,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手段。

从微观层面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科学、运行效率低下、只注重形式;而管理于高校之中則显得过于刚硬,缺少人文关怀等。对其作以详细的分析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高校的管理理念落后,并未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解决当前最紧迫的矛盾。其次,学校管理不科学,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指挥与服从的关系。一些学校甚至直接以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取而代之,教师扮演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手画脚,采取强制手段来管理学生。而学生则成了“被指挥者”,被动地接受管理,因而其自我管理也见效甚微。再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变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完全为了考研究生、公务员而直奔课程主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并未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薄弱,不能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课提高到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层面。最后,二者并不能巧妙、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学生产生作用,而是出现了“两张皮”现象。

在这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驱使下,以及在自身结构的要求下,进行强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大高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我国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关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在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法施教,学校依法制定章程,按章程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融入于学校的各项管理中。”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既是国家大政方针所指方向,也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二者的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推动学校向前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范化,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发挥最大功效。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多样性这样一对矛盾,对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作为接受最新鲜的文化知识的大学生群体,其价值取向也显得日益多元,对核心价值的认知也逐渐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对核心价值的理解也需要愈加的深刻,这就要求将管理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软硬兼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战士”。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当前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已经面向大众,这从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是当下各高校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几点措施,以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状态的同时,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理念中,学校管理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用最科学的管理方式解决学生们最基础的问题。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在课堂之余,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团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与学校相关制度规章与管理办法相结合,以期達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行为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稳步开展。

第三,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科学管理学生的同时能使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对管理效果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对学生教育目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这既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柔性,也表现出管理所蕴含的刚性。使学生能够自我剖析、自我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结合,是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也需要管理的辅助作用。但强有力的管理应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就犹如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二者相结合,采用和谐管理、科学管理、自我管理的方式,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慧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8).

[4]任俊花.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科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