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格律的启蒙

2017-06-05常理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平声对偶仄仄

常理

“格”是一种样式,是形式上的东西,“律”是规律、规范。“格律”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诗的格律,对理解诗意、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等都有好处。笔者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绝句为分析对象,初步感悟古诗的格律。

一、对偶

对偶是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在教学中,我们一般从词性上去把握对偶的规则,比如,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抽象的词性,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化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学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引导孩子们去找表示数量的词,观察出“两”和“一”是数词相对;适时启发学生,比如:一个人、一头牛、一栋房子、一方天空等,引导孩子们发现“个”和“行”是量词相对。以此类推,引导孩子们发现“鸣”和“上”是动词相对,“翠”和“青”是颜色相对。

经过一番观察,孩子们慢慢发现了诗中既整齐而又有趣的句式,对对偶的认识也更加具体。孩子们将在古诗理解上更为深刻,学习起来也更为有趣。

二、平仄和押韵

诵读不但可以让古诗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他们的智慧,促成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使其终身受益。

若要朗读好古诗,就要发现古诗韵律上的特点。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关于平仄声的定义不一样。古人将汉语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而在现代汉语中,入声早已消失。人们现在习惯将平声定为“平”,而将上声、去声、入声定为“仄”。为了方便孩子们理解,教学上,一般将“|”表示仄声,“-”表示平声。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平仄划分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划出诗句的平仄,学生不难发现,“日、尽、入、欲、目、更、上、一”读去声,是仄声,“海、里”读上声,也应是仄声,而“白”在现代汉语中念第二声“bái”,怎么也是仄声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文化背景,理解古今汉字读音的差异。在诗人王之涣生活的年代,“白”字读入声,所以标注仄声。现在汨罗一带的“白”字就保留了入声的读音,读音近似“pà”。

所以这首诗的平仄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括号里边的字,既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仄起平收的格律要求给予了古诗平仄交错的格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古诗大多是押韵的。教学时,教师要在尊重小学生已有拼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掌握古代汉语音节的特点。古人将汉语音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声”,一部分是“韵”。“声”相当于今天的声母,而“韵”相当于今天的韵母和声调。诗人们常把“韵”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中规定的位置上,这就是押韵。

学生不难发现,《登鹳雀楼》的第二句和第四句中“流”和“楼”是押韵的。“秋、游、留、流、羞、楼、愁、忧”等字的“韵”都是尤(iou)韵,因而“流”和“楼”字是押韵的。

三、“对”和“粘”

对句相对,邻句相粘。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发现、体会古诗格式上的特点,从格式上把握格律之美。

如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其平仄格式如下: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孩子们不难发现,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正好相反,换句话说,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就是仄,其他位置也遵循这个规律。这就是古诗格律中的“对”,诗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通过朗读,感悟平仄字音的错乱安排,能够体现出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朗读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体会韵律“对”的特点。

还有一个规则是“粘”。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古诗的第二句和第三句发现,第二句第二个字是仄声,第三句第二个字也是仄声,还有第二句第四个字是平声,第三句第四个字也是平声,这就是古诗格律中的“粘”。换句话说,即平粘平,仄粘仄,第三句的第二和第四个字和第二句的平仄“粘连”相同。讲究“粘”,能使古诗的平仄在变化中有回环,显得节奏优美。发现了古诗“对”和“粘”的格律特點,学起古诗来将更加深切地体会平仄的规律美、节奏美、音律美。

(作者单位:长沙县福临镇站上小学)

猜你喜欢

平声对偶仄仄
品味对称之美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学诗4
偶感
学诗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