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乡愁
2017-06-05曹欣欣
曹欣欣
斯蒂文·霍金一生经历了两次放逐,一次是精神的,另一次是身体的。不论哪一次,都让“本我”在最大程度上被限制。这种“本我”的放逐,突出了霍金的为人的类的思考———乡愁。霍金在寻找自我家园的时候,不仅解读了自己的乡愁,也解读了人类的乡愁。哲学就是主体在主体性缺失后所展现出来的乡愁,以及怀着这种乡愁去寻找家园的过程,亦即哲学就是主体确立自身主体性的过程。
诺瓦利斯曾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我们从霍金的乡愁说起。一个极大程度地丧失了“本我”的自我,不用压抑便可以被放逐了“本我”的自我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之意义、存在之价值,根本上说存在之存在,便把自己的意识能动性放大为无限。这样一来,霍金的理论最终走向了M理论,即意识的最高级、终极之理论。霍金把自己的乡愁寄托在M理论之上。在那里,霍金觉得有了家园的感觉。但是,那海市蜃楼的家园只能在消除之后产生更为深远的乡愁,让他怀着更为深远的乡愁去等待又一个海市蜃楼。
人作为类亦即如此,人的主体性在一次次的建立之后,又一次次地被宣判死刑。海市蜃楼在一次次地随沙尘灰飞烟灭之后,又一次次地出现。从人类诞生开始,那種在“不可能存在之真”上建立起来的主体性一次次变成了必然存在之假,于是“人不是人,而是披着象征性人皮的空无”。后来,拉康用最为悲观的方式宣布了主体的死亡,比起上帝之死、哲学之死来说,主体之死把人类打入了乡愁的万劫不覆的深渊。
人并不愿意屈就于这样悲惨的现实,就是那个用理性的分析,从人类诞生起逻辑地产生的空无或虚无,于是达达主义诞生了。不久之后,超现实的绘画被哲学家从碑文上拓下,复制粘贴在了哲学上,无意识、疯癫成了主题。但主题永远代替不了主体,非理性、超现实的达达与理性、逻辑的空无殊途同归。人们始终摆脱不了没有归宿的乡愁。霍金宣布“哲学死了”,毋宁说是在宣布主体死了;宣布“哲学从未活过”,毋宁说在宣布主体其实并不是人,或者主体未曾存在过。于是当他试图把哲学问题现实化为物理学问题的时候,最后的疑问不恰恰还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吗?那就是主体如何能在这个布满黑洞、粒子肆虐的宇宙、世界确立一个能够驾驭的万物的意识形态,即那个M理论,以期能够让人获得久违的主人翁感觉。
在重读霍金之后,我想,哲学其实未死,对于人类来说哲学永存,形而上学并非一无是处。人类的乡愁源于主体的主体性丧失,主体性在人类诞生前后的某个阶段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人类苦苦找寻,时至今日无果。哲学就是丧失主体性的主体确立自己主体性的过程,将随人类的生灭而有无。主体在寻找主体性的过程中难免行差踏错。主体的主体性不论从内容还是从确立的形式上,一旦导向错误的方向,那么人类作为类、社会作为人的群体的价值观确立必然出现问题,即会形成一个价值观的盲区。这是主体性丧失和找寻的过程中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要把主体的主体性确立作为一个完整的、逻辑的、历史的解读,则需要更为细致、系统、大量的工作和阅读。但是,哲学只要还健在,这些工作和阅读就会有其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