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2017-06-05刘文绮钟小妮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刘文绮,钟小妮,张 婷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刘文绮,钟小妮,张 婷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恢复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渐攀升,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也显得非常重要。老年人群是股骨颈骨折多发人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伴有骨质疏松、反应迟钝,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1]。但是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难度很大,并且治疗后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加上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程度不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2],其中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常常并发严重并发症[3]。因此,临床上开始运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促进康复速度。鉴于此,本文通过优质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干预,旨在分析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8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1例;年龄在58~83岁之间,平均年龄(68.4±3.6)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在59~83岁之间,平均年龄(68.2±3.4)岁;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在58~83岁之间,平均年龄(68.5±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1)根据患者的情况成立优质护理小组,由富有护理经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他护理人员均为组员。除常规护理外,确保每8位患者由此小组中的1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监督,组长对组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要求护理小组每周召开两次会议,会上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对有代表性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研究科学的护理措施并加以落实,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护理进行管理。(2)术前护理。首先进行心理护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同时给患者普及髋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并通过列举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医护人员应该耐心与其交流,帮助其缓解这些情绪。然后进行肌肉护理,需要患者进行肌肉训练。除了练习髋外展肌以及股四头肌的力量以外,还要加强下肢的力量训练。指导患者通过助行器或者拐杖进行不负重的行走,以此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虽然在使用镇痛剂后能暂时缓解疼痛感,但是在术后锻炼中仍会因伤口撕裂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身体伤害,而且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预后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教给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也可以在转移其注意力的情况下帮助锻炼。如果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无法忍受疼痛,可以适当增加镇痛剂的剂量。然后实施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手术情况以及家庭因素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一起帮助患者锻炼,克服其内心的恐惧感。最后进行家庭功能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后需要向患者家属仔细讲解训练的效果,要求患者家属配合实施康复计划。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改正错误的地方。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法[4-5])、关节活动度评定,并在护理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同时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2)在护理后6个月统计所有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心理、生活、情感以及效果等20个问题,统计患者满意的题数,≥18个为非常满意,12~17个为一般满意,<12个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s,分)

0 0组别 例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关节活动度评分0 0 0 0 0 0观察组对照组64 64 t值P值--护理前67.4±6.7 67.6±6.8 0.168 0.867护理后89.6±8.9 81.3±8.3 5.456 0.000护理前2.5±0.4 2.6±0.4 1.414 0.160护理后3.8±0.8 3.1±0.6 5.600 0.000 0 0

2.2 护理后两组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护理后两组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64 64住院时间(天)t值P值--康复效果(分)93.1±4.6 82.3±4.1 4.021 0.000健康教育(分)94.5±17.3 88.1±15.4 2.211 0.029 18.5±2.1 22.6±2.8 9.371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老年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而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人群,需要引起重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要求在治疗后能显著降低关节疼痛以及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所以在治疗方式上的选择具有多种方案[6-7]。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几乎都有焦虑、抑郁心理,而且常规手术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般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这样可保证患者生活继续正常进行。但是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对髋关节功能恢复存在较大影响,因此,临床上开始实施各种护理干预来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8],其中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调查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的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预后。优质护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帮助其形成正常的自理行为[9-10]。同时对患者的坐立行走制订新的规范,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此外,本文还发现: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血栓是指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处无法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深部感染,在数年内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其中早期感染与手术相关因素存在显著联系(P<0.05),包括手术环境、创伤情况以及抗感染处理、抗生素使用等。感染可能会危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对感染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视。优质护理让患者在术前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术后进行多方面的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2]。而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深入沟通,可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也可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杨玉霞,杨桦,范茹,等.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6,28(3):77-78.

[2]蔡晓云,陆双双,李娟,等.高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3):499-500.

[3]王艳琼,宁宁,何凌霄,等.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禁食时间的循证护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807-809.

[4]袁立,袁红,王利珊,等.术前康复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72-1173.

[5]赖美燕,李建赤,黎凌云,等.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3):338-341.

[6]钟伟琼,叶汉良,张丽,等.康复护理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9):225-227.

[7]周惠莉,彭建华.优质护理服务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3):370-371.

[8]辛海南,高远,余黎军,等.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846-2848.

[9]尤明兰.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0):91-93.

[10]王晓颖.优质护理服务在老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7):654-655.

[11]杨妮娜.新型网络平台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优质护理体系中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6):761-762.

[12]王智峰.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123-125.■

R195

B

1671-1246(2017)10-0117-03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