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应对策略研究

2017-06-05梁晓栩

成才之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幼儿策略教师

梁晓栩

摘 要:幼儿告状行为发生频率很高,文章分析了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告状;教师;应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12-01

告状是幼儿一种普遍性行为特征,是幼儿融入生活,取得心理平衡的做法,也是幼儿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形式。对此,教师应予以重视,区别对待。

一、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现状

(1)有效应对策略。一是明确行为要求,建立规则。幼儿会出现较多向教师告状其他幼儿做了不恰当、违反班级规则的事情,有时候也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让教师知道自己遵守了,是好孩子。面对这样的告状,教师要让幼儿明确行为规则,不仅是被告状幼儿,所有幼儿都需要明确,必要时在班级讨论班级规则。同时,对平时乖巧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幼儿,教师可以即时表扬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二是了解情况,介入解决。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多数会介入解决。首先教师要了解事情的情况,一定要公正合理,不能草率解决。其次教师尽可能多引导幼儿,给予幼儿思考问题的空间,不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及时回答,还要让他们自己找寻答案,在社会、生活、书本上求解都是可行方式,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帮助。面对幼儿的告状,教师不能简单处理,而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件事,锻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启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在能力发展、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减少告状行为。

(2)无效应对策略。一是忽视不睬。一些教师事情比较多,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多采取了忽视的策略。教师有时候会因为没有解决幼儿告状的问题而无法制止幼儿告状,也会因为没有解决被告状幼儿的不恰当行为导致类似的告状产生,不仅影响班级管理,而且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麻烦。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的忽视可能会降低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简单敷衍。简单敷衍是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较多采取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害寻求帮助的幼儿的内心,短期可能没什么影响,长久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三是权威仲裁。教师的角色决定了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幼儿会听从教师的指令和安排。同时,面对幼儿的告状,教师也经常会用自己权威的角色去处理,有时候根本没有了解事情的情况就简单仲裁,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还拉远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

二、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反思及建议

(1)及时地进行鼓励与表扬。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对幼儿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一种希望成为好孩子的想法,他们的评价依赖于成人、教师,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表扬,从而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教师面对这样的幼儿,不仅需要指出被告状幼儿不恰当的行为,还要借此表扬告状幼儿的优点,如遵守纪律,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对于经常告状的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特点和告状的原因,发现幼儿有一次没有告状就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应适时给予表扬,告知幼儿不需要告状也可以得到关注。

(2)适当地采取消退法。对于幼儿无意义的告状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忽视消退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一些盲目跟风类型的告状,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消退法,使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能获得老师的关注,既可以减少他们盲目跟风告状的行为,也可以减轻教师工作的压力。

(3)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是很弱的,多数情况下他们无法自己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这时,教师要抓住引导的机会,对能力较强的幼儿不要立即干预帮助解决,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提高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件事情超出了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没有办法自己解决,教师就需要介入引导其解决。

(4)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的告状。有时幼儿的告状是他的内心诉求,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能解决问题,希望自己被认可。因此,教师对待幼儿的告状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差异。

(5)保持情感中立。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要保持情感的中立。如果一个幼儿告状另一个幼儿做得不对,教师不能立刻制止做错的幼儿,应让两个幼儿都知道怎样做正确,树立正确的规则行为;如果两个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教师不要立刻判断谁对谁错或者去问对与错,可让两个幼儿先自由表达事情的经过,接着指出他们都需要注意的地方,让他们知道今后如何去改正。

(6)帮幼儿分辨事情是否需要教师知道。教师要教会幼儿分辨无意义的告状和需要教师知道与处理的告状事件的区别。教师可搜集一些案例让幼儿自己去讨论,去判断哪些是需要教师处理的事情,哪些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幼儿的脑中建立起概念、形成判断,让幼儿知道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告诉教师。这样,就能减少幼儿的一些不必要的告状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幼儿的告状行为发生频繁、类型多样,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运用正确的应对方式,才能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亚.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2]左倚嘉.幼儿园告状行为的案例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猜你喜欢

幼儿策略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Passage Four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