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剑和他的“风筝理论”
2017-06-05周治波
周治波
阳春三月,时逢周末,在衡阳市高新区蒸水小学的操场上,一只燕子风筝正在空中迎风飞舞,原来是校长刘作剑与学生一起在放风筝。在谈及风筝怎样才能飞得又高又远时,刘作剑的回答很简单:“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拿捏,脚下有土地,就一定会成为放风筝的高手。”仔细回味这句话,岂止是在谈放风筝,更像是在谈学校管理啊!在蒸水小学这片天空里,刘作剑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放风筝”的好校长。
心中有天空
一个校长如果眼中盯着的是分数,攥在手中的还是分数,没有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也没有放眼天空、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情愫,是不可能走远的。
2013年,刘作剑担任蒸水小学党支部书记。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他就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该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又该如何挖掘自身的特色……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刻思考,管理人员和老师们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爱的教育”。从此蒸水小学有了灵魂,校园文化、教学管理等方面也都紧紧围绕“爱”而展开,学校开始在市内小有名气。
2014年,刘作剑担任蒸水小学校长。当传统文化之风刚刚吹拂神州大地的时候,他就在全市率先引进国学经典教育,丰富书香校园内涵。2015年,他提出以“建设有蒸水小学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本着“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在改革进程中发展”的思想,他又提出了“办一所有爱心的学校,建一所中国小公民学院”的“十三五”学校规划。就这样,在他不断的创新下,学校的特色越来越明显,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眼中有目标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力量。刘作剑有一个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孩子们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使他们成为有根的现代小公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刘作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主张“处处有经典,时时有经典”,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成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他还经常跟美术老师说:“校园文化不是把一些所谓有文化的东西往墙上一贴就完事的,得做精致才行。”大到整个校园文化的特色规划,小到某一块宣传画的摆放位置,他都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今的蒸水小学,国学文化浓厚,这一切无不凝聚着刘作剑的心血。
在教研教改方面,刘作剑坚持“国学经典教育”核心不动摇,提出“六会”“六要”“七能”的课程目标。他经常跟教学部门的教职工商谈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点滴细节,逐一落实;还深入老师们的课堂,听课、评课,并经常邀请家长来学校,听取家长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刘作剑几年的坚持获得了上级的认可以及同行的赞许,学校被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常务理事会单位”“国学经典教育试验基地”等荣誉称号,还成功举办了全市的“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研讨会”。
手中有拿捏
“拿捏”是一种把握、一种审时度势。正如放风筝的人,手里得有分寸。如果抓得过死,风筝就不容易飞起来;如果放得太松,风筝任意飘飞,又不好控制。
在学校管理上,刘作剑做到了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并驾齐驱。学校每一项制度的制定,他都要与管理人员充分讨论并征求老师们的意见。这样,老师和学生们才能自觉遵守最终出台的制度。为了激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潜能,刘作剑要求德育处制订优秀班主任考核方案。初稿出来后,他与德育处工作人员反复商讨:“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愿意接受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我们也要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考虑哦!”当方案提交老师们讨论时,只要老师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刘作剑都会当场给予答复。同时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量化考核一定要多收集事实依据,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在制度的执行上,刘作剑也不是死搬教条,出现不合理的部分他会耐心地跟老师们解释,并在下一次会议上讨论修订,力求不断完善。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呢?刘作剑经常在管理例会上分享自己的管理心得:“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即各项工作理顺、各项制度合理。”平时,他会来到各个部门的办公室,与部门负责人交谈,帮助他们理顺工作,做到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两不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近年来,蒸水小学先后获得“衡阳市文明单位”“衡阳市禁毒宣传教育示范学校”“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衡阳市全民读书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教师和学生参赛获得的奖项更是不胜枚举。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也经常被别的学校拿去借鉴。
脚下有土地
刘作剑不光有思想、有目标,还接地气。他贴近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需要。有一次,一位四年级的女生带着哭腔跑到他面前诉苦:“我有一张电影票,但是同学们认为是我偷拿的,诬陷我,我一冲动就打了那个同学,然后老师批评了我,我觉得好委屈……”刘作剑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倾诉并给予温和的回应:“以后有什么委屈可以跟我说,但是得改掉冲动打人的毛病哦!”事情过后,他在日记里写道:“学校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应该理解、包容学生,进行合理的感化、引导才行。”
他贴近教师,每逢老师的生日,他会送去祝福;老师患病住院,他也会前去慰问。他贴近课堂,做课堂建设的引领者和创设者,参与了《新課标形式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幼小衔接实践性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他还常常出现在各教学研讨会场,与同行交流。他先后获得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辅导员”称号。
看着迎风高飞的风筝,笔者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一个校长真正成为“放风筝”的高手时,自然就会成为受人爱戴的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