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尺取义
2017-06-05沈丽萍
沈丽萍
[案例背景]
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的状态,平时即使教师的教學设计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临场变化的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有效、巧妙地解决这些生成性的问题,使“意外”的问题变成“意外”的惊喜。
[案例描述]
“认识厘米”初始我便故弄玄虚:“会量课桌的长吗?”由于孩子们没有学过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有的孩子用文具盒量,有的孩子用铅笔量,还有的孩子用数学书量。
扫视四周,我看到小王同学在玩尺子,并且和同桌小张在小声地嘀咕。我用严厉的目光望向他们,希望能起到一点威慑作用!(可惜他们似乎并没有接收到我目光所传递的信息)
“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突然,一声叫声:“你干什么,没用啦!”(原来,小王的尺子被小张折断了,在课堂上就大叫起来!)
我的内心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但我努力地克制自己:冷静,一定要冷静!这时突然想起大学讲师时常教育我们的一番话:凡事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期盼!
我轻轻地走到他俩跟前,轻轻地拿起那把断尺,轻轻地问了全班一个问题:“孩子们,剩下的这部分没有零刻度的断尺真的没用了吗?”
“肯定没用了,‘O刻度都没了!”思维一向比较敏捷的小李得意地说道。
“我也同意”“肯定没用了”……下面声援小李的不在少数。
“真是这样的吗?”(故作疑态)我皱着眉头轻轻地抚摸小王的头说:“你能不能在你这把断尺上找到1厘米呢?”小王目光有点躲闪,小心地说:“刻度3到刻度4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小张也不甘示弱地挥舞着手:“老师,把刻度3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刻度几减去3就是物体的长几厘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又有新发现!”“老师,请我说!”纷纷举起手,争着想说。(我知道自己肯定没法继续按预案教下去了,索性让他们畅所欲言。)
“老师,用刻度4对准物体的左端测量起也可以……”
“老师,刻度几对准物体的左端测量起,只要尺子够长,用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减去物体的左端对准的刻度几就是物体的长度!”边说边展示测量铅笔的长度。
“老师,只要给我1厘米这个标准,我就能制作很长很长的厘米尺”……
[案例反思]
我预设的教案是: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测量之前要有统一的标准,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再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学会用厘米尺的“O”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然而由于孩子的“意外”争吵,迁出了只要有整1厘米,断尺也是有用的,甚至发现只要有统一的度量衡,便能创造尺。因为对意外的巧妙处理,在因势利导的师生、生生对话碰撞中,促使生成了课堂中——平等欢乐的气氛、质疑的态度、赞许的表情、深刻的体验、创造的表现……演绎出一场每位教师所期盼的精彩课堂场景!课结束了,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
1、面对课上“无意注意”的孩子,我是“管”还是“不管”?
孩子的注意力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案例中的小王和小张在我盯了他们两次之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在要求他们认真听课,说明有意注意力不够,根本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我是管还是不管呢?经验告诉我:第一,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水平绝非一日之功;第二,既然孩子有意注意水平太低,要让他听见教师讲什么,只好先借助无意注意。
经验也告诉我,由于孩子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过一段时间,这些“不知好歹的小家伙”可能就会有所进步,教师必须耐心,切不可课上“大动干戈”。案例中这两个孩子无心学习,借助无意注意——关注“断尺”,将他们迁入到学习之中,自然流畅,课堂效果明显。
2、注重师生之间“平等尊重、民主开放”,创造轻松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案例中面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我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禁止发言,而是三次“轻轻地”:轻轻地走到他俩跟前;轻轻地拿起那把断尺;轻轻地抛出断尺问题。以“断尺有用吗?”这一“非预设生成”为契机,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俩孩子及其他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对话、回答中创造性的深刻认识厘米、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制作厘米尺等。可见,给孩子以和谐、宽松、激励、上进的学习氛围,呵护孩子的积极性,创造出的轻松学习氛围反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注重教师自我应对“非预设生成”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学效率。
什么是教学机智?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机智。教育家乌申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案例中我并没有忽略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一句话“你干什么,没用啦!”,而是以“断尺没用吗?”这一“非预设生成”为契机,有了这个创造性问题的铺垫,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孩子不仅在认知上获得了意外的发展,而且学会了自主测量,学会了创造尺!此时我的角色已从活动的主导者,转化成参与者和引导者,帮助孩子把“断”尺中挖掘出的知识进行有效科学地整合就可以了!因此,教师不要拒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不要避而远之。面对意外,机智应对,反而成倍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