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6-05徐尧
徐尧
数学是一门生活学科,在生活中处处包含了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活元素的运用,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对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以后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引人生活元素,为学生构建更加形象的学习情景。基于此,加强对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的生活元素,指的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以及有形的事物。引入小学数学中就是将这些事物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一方面,生活元素的引入,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对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及品质的培养。
小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加上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如果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模式学习数学,无法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生活元素的加入,好比在数学课堂中注入了一股清泉,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并让其置身于数学生活之中。
二、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深入挖掘教材,找准切入点
為了保证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出教材中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因素,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小学阶段中,小学生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渴望,但由于自身缺乏控制力,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堂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但这些素材往往躲不开编书者(成人)的影子,都是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的,如果单纯运用教材中的素材,学生兴趣很难提升。这就需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引人生活元素,提升学生兴趣。例如,根据小学生对动画片非常热爱的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将数学知识点设置成动画片形式,通过有声的视频动画,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必须注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地位,引导学生与同学们分享,促进其数学基础的积累。
(二)保证生活元素选择的合理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在选择生活元素中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保证生活元素鲜活性。如果教师为学生选择了不合理的生活元素,或者选择的案例数学价值不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甚至让学生觉得难以接受。
因此,在选择生活元素过程中,应该以生活中常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元素,包括树木、花草、小动物等,但文具盒、铅笔等太过于普通的元素一般不能经常使用。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不同的场景,可以是一个超市,摆放学生生活中常吃的零食、用的文具等,标上价格,让学生从小额面值的人民币开始,逐渐认识人民币,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选择生活元素的办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知识。
(三)通过生活元素,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率
为了能够学好数学知识,仅仅靠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课后学习,利用课下充裕的时间,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真正让数学还原于生活之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课后作业布置。一方面,应该告别传统背概念、抄算式的课后作业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在课后作业中引入更多生活元素,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进行探究。
例如,在小数乘法学习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当课后陪父母一起买东西的时候,应该利用所学的小数乘法进行计算。如,在超市买了六瓶牛奶,每瓶是3.5元,问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联系生活,还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保持对数学探究的欲望,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题,让学生自己编写题目,拿到课堂中供大家讨论,这对于提升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并且能够迎合数学知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引入生活元素中,还需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提高选择的针对性,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