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探讨
——以昆明春漫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2017-06-05马博馨孙正芝姬茜茹薛秋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山地植被公园

马博馨,孙正芝,姬茜茹,薛秋华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 650106;2.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探讨
——以昆明春漫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建设为例

马博馨1,孙正芝2,姬茜茹2,薛秋华2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 650106;2.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结合昆明春漫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城市山地公园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从保护自然地形、地貌;设计依据、原则;功能空间组织;设计布局和景点设置等方面来探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营建。

生态型;山地公园;春漫公园;规划设计

0 引言

山地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指陆地表面形成的高耸的地貌形态。山地一般应具备两方面的地理学特征:1)有一定的绝对高度;2)有一定的相对高度。山地公园(Moutainous Region Park)指建立在山地上的,利用山地特征和现有植被而营造的,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场所的公园[1]。

山地公园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2],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带。山地公园一般以原生态的植被作为自然景观,在自然植被的基础上,增设各种与景观、人的活动相关的设施,使游人投入其中,探险穿越,爬山登顶,休闲娱乐,获得在城市人工环境中截然不同的快乐体验。本文以昆明生态型山地公园“春漫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保护自然环境、自然植被入手,探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营建。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规划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从景观空间、景观节点、道路系统、园林设计、植物景观等方面进行设计,将山地开发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合理利用当地特有的景观资源,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将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实现生态、环保,使环境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学理论

园林美学,是研究园林艺术的多维空间艺术造型的审美特征,以及审美规律的学科,包含园艺、美术、建筑、文学、绘画等多个方面内容的一门学科[3]。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由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之中,向审美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出懂得美以及相应接受了真善教育的审美主体[4]。在规划设计中融入美学理论,作为基础,使景观展现自然美、人造美。

俞孔坚等[5]曾经提出: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景观分析、景观规划及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以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以广泛的自然科学、人文与艺术学科为理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应用学科。刘滨谊[6]曾将景观的三要素归纳为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人。软质主要包含自然形成的景观,如植物、水等;硬质是指人为建造的景观,如铺地、景观构筑物等。成功的设计,应该是将美学融入设计,把硬质、软质与人的需求结合起来。

1.2 园林植物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依据[7]。而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就是园林植物,了解和掌握这些植物材料的相关知识,对于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材料,构建优美的景观是必需的。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以景观格局、景观的形成过程、景观的变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植物群落是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由一定数量的植物物种构成。植物群落不仅是植物景观的载体,同时也是植物景观的表现形式。植物物种多样性,是植物群落、植物景观以及植被类型等多样性的基础,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植物景观的外貌特征、变化的特点也有决定性作用。

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这两个学科中,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对本文的植物景观评价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撑。

2 生态型山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实践

2.1 山地公园设计的原则

坚持“生态园林、建设保护并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生态环保的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重视保护景观资源、自然植被、自然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山体公园具有地段美的资源特性,应该充分挖掘这一特质,利用地段美开展垂直带谱生态回归设计。

2) 地方性原则。充分结合本地的特色和风格,进行设计。

3) 相宜性原则。建立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植物等互利的关系。

4) 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的原则,即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料,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

5) 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设计的手段,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将山体资源充分挖掘,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

6) 倡导健康生活原则。将健康生活的理念渗透在公园设计之中,期待山中漫步,体会森林氧吧以及登高远眺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情景。

2.2 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将尊重自然、生态保护优先,尽量避免破坏现有山体地形、植被、土壤、山石等自然地貌,配套设施及场地规划都应融入自然之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减少人工干预,因地制宜,因地布景;满足公园使用者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娱乐游憩需求;本着节约的原则,选用乡土树种,减少灌溉及养护费用。

2.3 春漫公园规划依据

昆明春漫山地公园规划的依据是国家、云南省及昆明市相关上位规划,如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除此之外,还需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要求等。

2.4 春漫公园规划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0 614.5m2(约136亩),用地接近矩形,其中南北向长约530m,东西向宽度约190m(图1)。

图1 区位分析图

2.4.1 现状

1) 区位。

项目位于昆明市主城区西南侧经济技术开发区(图1),北侧有春漫大道,南侧为云霞路,西侧为拓翔路,项目用地东西两侧紧邻建工集团高层商业与住宅区域。

2) 坡度。

依据坡度情况,布置不同的场地和设施。坡度0~10%,适合设置广场、活动场所、游路和配套设施;坡度10%~20%,适合安排活动场所;坡度20%~30%不适合安排活动场所;坡度30%以上,只适合安排极限活动。图2显示,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场地高差较大,为西高东低的趋势。 如图3所示,场地断面最高点1 971.50m,东侧场地最低点1 945.00m;东南部坡度较大,不适合布置园路及配套设施;场地西侧及北侧坡地相对平缓,适合布置活动场所及建设公建配套设施。

图2 坡度分析图

图3 场地断面分析图

3) 道路现状。

项目用地北、东、南三侧均紧邻市政道路,其中南北两侧分别为云霞路和红枫路,东侧为规划道路,三条路与项目用地皆存在高差;用地西侧紧邻建工新城,小区外围车道与山体约6m高差,车道外侧已修有两条游步道,高程接近山顶空地,有条件进入(图4)。

图4 道路现状分析图

4) 植被现状。

场地植物长势较好,乔木覆盖率很高,除山顶一块开阔地外,几乎覆盖所有其它区域,大多数乔木为圣诞树(Metrrosidendronsp.),少数桉树(Eucalyptussp.)和松树(Pinussp.);由于圣诞树生长旺盛,因此,灌木与其他地被均生长不良,呈现少和稀疏的情况,土壤基本为裸露状态。植被现状如图5所示。

2.4.2 规划设计愿景

本项目规划愿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可游憩空间,给周边市民提供可玩、可赏的秀美的生态环境;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突出“山林”与“春花”特色,打造春来时,山花浪漫。愿景如图6所示。

图5 植被现状

图6 规划愿景

2.4.3 春漫公园设计

1) 景观空间组织(图7)。

将项目规划成“一带一路,多节点”结构(图7)。“一带”,山地花园、景观花带;“一路”,上山游憩,健身步道;多节点,入口节点、儿童游乐区、活动草坪区、景观亭廊等。

2) 节点设计(图8)。

a.入口广场。位于项目的东面,面向建工集团商业住宅区。入口广场地势平坦,以集散为目的,在适当位置设置标志性logo墙展示公园形象,并根据地形塑造台地式景观。

图7 景观布局图

图8 总平面图

b.密林漫步区。此区在原始密林的基础上,增添适量小步道并对现状步道进行修葺及完善,为游人创造良好的漫步锻炼环境。在林荫小道和健身步道的中点设置休息平台,便于人们停息歇脚。

c.幽林休闲区。此区保留原有植物空间,并在林中增添小步道与生态性石桌椅,以供休闲活动。因地势较高,设置观景的景观亭、木平台、信号台、台地式铺装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公园景观。

d.春望花园带。此带主要以春花植物打造山林花园,规划范围内基本无现状植物且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景观塑造,形成安静优美的山顶花园景观,也成为建工新城的后花园,为人们提供散步休憩的舒适环境。在此区内设置丛林花带、景观廊道、春色花园、疏林草坪、童趣小园、游步道等。

3) 道路系统。

园内设置三级游路,一级游路6m,为主道游赏轴,也为健身步道,通过植物配置,将打造成特色山道;二级游路为4m,景观步道;三级游路为2m,林荫小道。在步道中间,有设置各种特色栈道和廊架。

4) 园林设施。

在步道两侧设置园灯、坐凳、垃圾筒等,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公厕、停车场、健身活动设施。遵循严格保护山体地形地貌的完整性,保护和培育山地植被,严控山体周边和山坡地带建设,保护山体与临近城市开放空间的通视性的要求。在环形道上设置观景平台,木休息平台,用防腐木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人们带来返璞归真而又不缺乏时尚感的休闲生活体验。

5) 植物景观规划。

植物景观规划以原有的原始植被为基础,体现垂直地带性植被特点,并以此确定基调树种、各景点骨干树种,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观赏性高、抗逆性强的树种,体现山地公园的自身特色。

根据不同区域景观需求,在4个功能区配置不同植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4个功能景观区分别是幽林野趣景观区、台地花漫景观区、春花樱韵景观区、密林花径景观区。

a.台地花漫景观区。东侧入口广场,根据竖向场地设计形成以自然花卉种植为主的台地花卉景观,局部点缀形态自然的乡土树滇朴(CeltiskunmingensisCheng et Hong)、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等,与西区主要入口交相呼应,形成东侧入口广场独特的自然台地花漫景观效果(图9)。

主要采用植物为滇朴、黄连木、银杏(Ginkgobiloba)、紫叶李(Prunusceraiferacv.Pissardii)、大金鸡菊(Coreopsislanceolata)、金森女贞(Ligustrumjaponicum‘Howardii’)、清香木(Pistaciaweinmannifolia)、常绿鸢尾(IristectorumMaxim.)。

b.密林花径景观区(图10)。对现状植被进行合理梳理,保留现状良好植被并进行品种优化改良,适当补充特色彩叶植物,常色叶、秋色叶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等,形成四季彩色山林景观;在现有乔木间种植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黄山栾树(K.integrifolia)、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等;在游步道区域补充灌木和地被;主游路两侧大量片植毛杜鹃(Rhododendronsimsii),春季形成山林间一条独具特色的杜鹃花路;其余密林小径两侧区域点缀丰富的适地山林花卉,一路一景,让人们在密林花海间徜徉,心旷神怡。

图9 台地花漫景观区效果图

图10 密林花径景观区

主要采用植物:鸡爪槭(Acerpalmatum)、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麻叶绣线菊(Spiraeacantoniensis)、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蔓长春花(Vincamajor)、地石榴(Ficustikoua)等。

c.幽林野趣景观区。此区保留现状良好植被,适当增补特色开花乔木冬樱花(Prunuscerasoides)、无患子、栾树等,对现有植被进行品种优化改良,同时延续望春花园带的樱花盛景,结合景观木栈道、景观廊架和木平台的设置,采用野草野花形成野趣盎然的林中野趣景观,穿行其间,仿佛融于自然。

采用植物为冬樱花、无患子、黄山栾树、球花石楠(PhotiniaglomerataRehd. et Wils.)、细叶芒(Miscanthussinensis)、蒲苇(Cortaderiaargente) 、蓬蒿菊(Chrysanthemunfrutescens)、红花鼠尾草(Salviacoccinea)、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常绿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等。

d.春花樱韵景观区(图11)。此区是体现春漫公园春花缤纷景观特色的主要景观带,采用云南樱花(Prunuscerasoides)、日本晚樱(Prunusserrulatavar.lannesiana)、垂丝海棠(MalusHalliana)作为特色树种进行片植,形成春季樱花烂漫的绚丽景观,中心区域是以儿童游乐、休闲为主的大草坪,点缀几株冠大荫浓的景观大树,如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形成疏林阳光草坪景观;地被设计以自然形态春花、夏花为主,结合竖向场地设计形成浪漫的花卉台地景观。主要采用植物为香樟、清香木、云南樱花、日本晚樱、垂丝海棠、大花金鸡菊、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大花六道木[Abeliagrandiflora(Andre.)Rehd.]、细叶美女樱(Verbenatenera)等。

图11 春花樱韵景观区花卉景观图

3 讨论

山地,因其地形地势的复杂和独特,造就了其空间的多变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自然植被的丰富性,因此,山地公园的建设应该依据其特色、特点,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应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植物资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补充景观树种,营造山林野趣,满足人们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可以给人们提供休闲和高负氧离子的活动空间,人们在山野里行走,可以感受生态,感受有氧运动带来的轻松,做到多样化、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春漫公园的建设目的是为周边的商住区和住宅小区服务,开发建设是在原山地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造,其周边有不同类型的公园,本项目周边聚集了多个城市性综合公园以及区域性公园,其中西南侧为子君山休闲运动公园,东北方向为果林公园和尖山公园,三个公园皆为综合性城市公园,此外,方圆一公里范围内还包含了两个区域性城市公园(观山公园和周山公园)和一个居住区公园(大冲公园)以及一个带状公园(马料河公园),远期还将建设两个区域性公园(茶高山公园和龙潭公园)。本公园的特色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减少人工干预,因地制宜,因地布景;满足公园使用者需求,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突出“山林”与“春花”特色,打造春来时,山花浪漫,这些也是体现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建设很重要的内涵。

山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引进与原有植被在色彩、株形、高度相协调的植物,丰富植被的色彩和季相变化,如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乔木、灌木和地被等。引进观花植物,造成春花浪漫;配置四季开花植物,四季有花观赏。

[1]郝美彬,陈东田,周君.从古典园林到山地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31-334.

[2]刘宁,邵波,王海洋.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25):277-280.

[3]夏玉兰.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研究——以用植物命名的景点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6-9.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11-428.

[5]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2-162.

[6]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1-3.

[7]杨春平.环境规划中植物景观功能及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3):34-37.

Discussion 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ountain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Mountain Park in Kunming

MA Boxin1,SUN Zhengzhi2,JI Xiru2,XUE Qiuhua2

(1.BureauofHousingandUrban-RuralDevelopmentof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Kunming650106;2.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mountain park,combination programm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hunman Park in kunming,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urban mountain park,protection of natural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design basis and principle,functional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design layout and location.

ecotype,mountain park,Chunman Park,planning and design

2017-03-21;

2017-04-21

马博馨(1963-),女,云南昆明人,高工,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Email:932941505@qq.com。

薛秋华(1963-),女,福建福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Email:xqh181@163.com。

TU986

A

1002-6622(2017)02-0097-06

10.13466/j.cnki.lyzygl.2017.02.017

猜你喜欢

山地植被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山地草甸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在公园里玩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