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

2017-06-05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康养基地森林

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4)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探究

刘朝望,王道阳,乔永强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4)

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究。主要介绍了森林康养的相关概念,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方法以及等级评定标准,从而判断建设地块是否具有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价值。从与上位规划对接和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探索如何做好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布局;从提升森林康养基地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做好森林康养产品的设置、如何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森林康养基地;评价;建设

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人口的高度集聚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工作的高效,但作为人居环境,依然存在着诸如空气污染、水质不达标、生物多样性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心理压力过大、呼吸道疾病、肥胖、慢性病高发等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森林及其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有康养保健的效果,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具有缓和心理紧张、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抗癌蛋白数量等作用。同时,森林康养是一种新型的森林旅游方式,是全球林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健康中国的新途径。

2015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0.5亿人次,占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的26.15%,森林旅游直接收入1 000亿元,创造社会综合产值7 800亿元,国内森林旅游消费占国内旅游消费的22.41%,森林旅游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1]。在当前森林旅游迅速发展、建设健康中国和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的森林风景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森林旅游产品,发展森林康养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建森林康养基地500处①。但是,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刚刚兴起,相关建设规范尚未出台。本文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探索,期望对我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1 森林康养基地的涵义

森林康养已成为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科学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森林康养是研究森林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学。而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森林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一是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照度、辐射热、气流和声音等;二是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源于植物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芬多精(植物杀菌素);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于森林环境的主观评价,如森林环境的冷热、亮暗、紧张放松、美丑、安静嘈杂等[2]。

1) 森林康养: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充分利用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地发挥森林环境因子的康体保健功能;结合森林观赏、静养、体验、娱乐、运动、饮食等,帮助到访者放松身心,调节身体机能,增进(维持)其身心健康。

2) 森林康养基地:以森林生态系统和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利用地方特色提供运动疗法、饮食疗法、水疗法、芳香疗法,以及文化启智、自主训练、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森林康养保健项目,以促进到访者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目的,满足不同人群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特定区域。

从总体层面上来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要达到如下几个要求:一是充分体现森林康养功能,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合理组织森林康养活动,突出森林康养功能;二是做好宏观控制,确定基地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布局,统筹安排分区建设和建设项目;三是尊重自然,突出基地的自然野趣,保持资源的自然状态和完整性,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建设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尽量少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四是突出特色,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针对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设置康养项目和康养课程,确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

2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要点

2.1 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2.1.1 评价原则

一是以对基地森林康养资源和基地利用条件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森林康养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二是进行定量评价,进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的综合性评定;三是应能反映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资源条件,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相对地位和开发森林康养的可行性[3]。

2.1.2 评价体系

根据国内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分为森林康养资源和森林康养基地利用条件两大类型,共16个指标。其中,森林康养资源方面的指标包含基地森林覆盖率、天然林比率、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空气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PM2.5、声环境、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等10个指标;基地利用条件方面的指标包含基地面积、基地适合康养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条件、内部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6个指标。

2.1.3 评价方法

按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表1)。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分值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

①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表1 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级和分值表

2.1.4 评价等级确定标准

按适宜性评定分值划分为适宜建设和不适宜建设两大类,适宜建设又分为高适宜,中等适宜和勉强适宜等3种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适宜性评价结果分级表

2.2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上位规划对接;二是合理功能分区。

2.2.1 与上位规划无缝对接

目前,大部分森林康养基地多设立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森林康养基地不能建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不能建设在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不能建设在国家湿地公园的保育区以及恢复重建区。

2.2.2 功能分区

基地功能区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保持森林康养基地生态功能和森林康养基地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二是有利于突出森林资源特点和生态服务功能;三是有利于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资源和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四是保持弹性,有利于森林康养基地的长远发展;五是注重与现状村落、集镇的对话与联系,加强保障功能,节约建设成本,突出民俗特色,促进经济发展;六是各功能区在面积配置上要合理,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

基地建设要明确划分管理服务区、康养区、游憩区、生态保育区等功能区,并合理配置各功能区的面积,且服务与接待设施选址应设在生态环境敏感度低的区域,功能分区应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的原则[4]。

1) 管理服务区要满足基地的管理和游客接待服务的需要,可设置管理区、停车场及一定数量的住宿、接待、餐饮和购物、娱乐等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管理和职工生活用房;

2) 康养区主要是发挥森林及其自然要素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现代检查、诊断、康复等医疗手段,通过游憩观赏、康养保健、治疗恢复、健身拓展等途径,实现和达到森林康养的目标和目的;

3) 游憩区主要是发挥森林的游憩服务功能,建设少量的旅游公路、停车场、宣教设施、娱乐设施、小规模的餐饮店、购物设施等开展森林游憩活动;

4) 生态保育区主要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基本不进行开发建设。

2.3 康养产品设置

森林康养产品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开发的层次布局。开发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森林康养产品不仅需要依势而开发,更需要联合开发,注重基地与基地之间产品的异质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产品的设置既要考虑基地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抓住不同消费群体的特征,根据其需要进行设置。开发森林康养产品主要遵循的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森林康养产品;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多样化,尽量满足多种需求;三是重视核心产品的开发,以核心产品带动基地其他产品的开发。森林康养的产品类型主要有游憩型康养、疗养型康养、户外运动型康养、饮食型康养。

例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及丰富的地表水系和独特的温泉资源,发挥松柏类森林含有大量具有杀菌作用的芬多精,以及滨水区森林负氧离子浓度高的特征,在林间增设了木制平台,方便做冥想、瑜伽练习,滨水区增加了松针步道,游客可以赤脚走在松针上,和森林零距离接触;汉寿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氧吧廊”,充分利用其十里竹廊的负离子含量高达5万个/cm3的天然优势,建立了长达3km的竹海长廊,通过康养步道、冥想平台、吸氧亭等森林康养产品设计吸引游客;陕西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将森林康养基地融入森林公园总体建设中,设置了中草药主题园,园内有中草药种植园、生态步道、文创展示场、中医养生馆、培育专场区、养生体验馆等,集养生、亚健康调理和森林美容于一体;诸葛营森林公园的仙人谷区域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鸟类资源,在仙人谷设置了听鸟步道,婉转动听的鸟语,清脆悦耳的虫鸣,让体验者感受大自然的野趣,忘却心中的烦恼,放松心情,达到康养的目的。

康养项目设置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应针对不同年龄群体,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森林康养活动项目。比如:针对中青年群体,可以设置以登山、自行车越野、攀岩等户外运动康养产品;针对中老年游客,可以设置太极拳、气功、中医药养生、养生步道、森林浴、日光浴等康养产品。

2.4 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

通过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全面掌握森林康养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定期提供监测数据和报告,并进行分析研究,为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如空气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等应每天向游客公布关键节点的数据。

森林康养基地应建设环境监测站,对环境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基地森林覆盖率、天然林比率、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空气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PM 2.5、声环境、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等10个指标。

3 结语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刚刚起步发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对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对森林康养的涵义、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升我国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1]国家林业局.2015中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5.

[2]李卿.森林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7.

[3]GB/T 18005-1999,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定[S].

[4]LY/T 2005-1999,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S].

The Exploration of Forest Wellness Base Construction

LIU Zhaowang,WANG Daoyang,QIAO Yongqiang

(Academyof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StateForestryAdministration,Beijing100714,China)

Development of forest wellness base is only at an early stage in China.This essay addresses some issues of forest wellness base planning.It takes several concepts for forest wellness base as main content and proposes construc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methodology and rating standard for forest wellness base to determine if the area is suitable to construct a forest wellness base or not.The paper takes the matching of master plan and reasonability of function division into consideration to make feasible spatial arrangements in forest wellness base.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make development of forest wellness products and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with the view of enhanc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orest wellness base.

forest wellness base,assessment,construction

2017-02-14;

2017-03-29

刘朝望(1981-),男,湖南岳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规划。Emal:842303513@qq.com

S788

A

1002-6622(2017)02-0093-04

10.13466/j.cnki.lyzygl.2017.02.016

猜你喜欢

康养基地森林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