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学课程体系中“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教学探索

2017-06-05王立华刘峥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建筑学课程体系

王立华+刘峥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在我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几点推进教学改革的建议。“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应该充分重视本课程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衔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现场调研与案例分析,在设计任务书的环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探索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11年开设建筑学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专业着重培养为城镇、县乡建设服务的宽口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2012年以建筑学为基础平台,学院开始开设“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但我院对于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还需要借鉴名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内容,逐渐积累经验,进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建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程定位不合理。“城市居住区规划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大四之前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如别墅设计、多层建筑设计等。设计对象从小面积的建筑单体转换到十几公顷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内容从较简单的单体建筑转变为综合性极强的规划内容,学生不能马上转换思维模式,感觉无从下手,无法在短期内掌握规划应当遵循的规范与要求,无法在满足控规的情况下实现形式与空间的平衡协调。

2.缺乏整体意识。首先,以往的教学案例往往把城市与小区割裂开来,不注重小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对局部与整体的正确把握。其次,学生需要尽快完成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思维转变。最后,设计限制因素的增多及尺度的翻倍增加,也会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不能全面考虑每个设计要素。

二、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设想与探讨

1.加强项目考察的前期准备。学生在考察前应阅读文献参考资料,提前剖析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等相关图纸,总结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与教师交流,列出考察项目的调研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调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居住区规划规范,使其认识到规范是地区性、灵活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2.分阶段教学。设计初期,以設计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居住区的周边环境、档次定位及项目涉及的规划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评价、观察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设计中期,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碰到的难点(如空间划分、交通组织、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规划结构等),结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PPT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与学生一起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原则和相关规范,使其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互动的教学方式。(1)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为增强小组凝聚力,学生之间要相互督促。每个设计阶段完成后,教师会先听取每组该阶段相关案例收集、课外学习、设计内容等方面的进展;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论证,逐一点评方案;最后给出该阶段每位学生的设计分数。(2)加强跨年级交流。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学生始终都要进行各设计阶段的交流讲评。此时,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提前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要求,并要求高年级学生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心得体会以及最后的成果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交流探讨。(3)进行阶段性方案PPT汇报。在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规范的方案汇报,督促学生在初步构思的基础上继续分析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规范的PPT方案讲解,有助于学生理清设计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规范与形式法则的汇总讲评,学生可以加深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学院要勇于正视问题,明确培养方向,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在教材提升、教学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房地产开发日趋理性化、严谨化,居住者对小区规划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娟.多专业联合授课模式探讨——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2-76.

[2]喻明红.关于城市规划专业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323-325.

[3]李若旻.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8-10.

[4]谢薇薇.居住区规划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5(8).

[5]丰燕,等.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12-213.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建筑学课程体系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