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希望·幸福

2017-06-05哈米

书屋 2017年5期
关键词:卡莫山本叶子

哈米

沉默

“沉默是金”这句英国谚语为全球所公认。可我觉得,有些时候沉默不是金,而是罪。

说沉默是金,大约是指金子般珍贵的东西都是沉稳、庄重,不事张扬的。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叮哐。这是一个基本的寓意。另外,沉默也是一种武器,抵抗的武器,尽管是消极的。比如,过去政治运动一来,要某人无端揭发朋友“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某人沉默无言,一声不吭。这是善良行为、正义之举。就像当年那位可敬的陈少敏代表一样:在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定性他为叛徒、内奸、工贼的党代表大会上假装瞌睡,保持沉默不举手!他们的沉默当然是金。

老大哥电影《我了解他》曾给我们展示过一个撼人的场景:卡莫受刑。卡莫是列宁信任的布尔什维克特工。列宁说:“我了解他。”一天,卡莫被敌人抓住了。为保护组织,他装傻,装得逼真。反动派叫一名教授医生检验傻笑着的卡莫是否真傻。医生用锥子刺进卡莫的手指。那个痛啊!可卡莫强忍着,仍旧傻乎乎地笑,一声不响!意志控制着剧痛,可生理反应控制不了:医生发现,卡莫的瞳孔放大了(这是疼痛的明症)。但医生被这位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征服了。他第一次违反医生的职业道德,用谎言向反动派警察拷问官报告:这是个白痴。卡莫的沉默是为了革命,医生的沉默(说谎是另一种沉默)是出于对革命的同情。都堪称金。

但另一种沉默则是:罪。

比如,你明明知道某人无罪,只要证明一下,他就可以避免厄运,可你偏偏沉默。这不是罪难道是金?曾在一篇日本短篇推理小说中读到一个叫人扼腕的故事:某人午夜十二时从城郊情妇处幽会归来,路遇同事山本,闪避不及相互打了个招呼。翌日,发现了发生在昨夜十二时的一桩凶杀案,嫌疑人是山本。山本叫冤,说他不在犯罪现场,案发时正在很远的地方,有某人可以作证。可那位从情妇家晚归的某人害怕一作证,就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坚决否认昨夜路遇山本之事,谎说自己“一直在家睡大觉”。找不到不在场证明的山本被判死刑处决了。

据此,“沉默是金”这句话是否该这样说:该沉默时沉默是金!

世间之事往往不止黑、白二色。沉默,也并不非“金”即“罪”。有种沉默只好称之为无可奈何的沉默,就是无法解释清楚别人对自己的误解时,最好沉默。可事实上很难沉默。于是越想解释明白,效果越适得其反。严顺开多年前演过一则著名的小品,为一只鸡蛋让邻居产生了误解,想解释,越说越说不清楚,尴尬之极!细节我无法重述了,想必不少电视观众会有记忆。能重述的故事倒有一个,是当年从《小说月报》上看来的,印象极深——

大约十岁的孩子随父亲到父亲好友家做客。父子俩坐在客厅椅子上。主人进厨房去的那一刻,茶几旁的热水瓶突然自动炸了。主人闻声跑出来。父亲忙说,我不小心把水瓶碰倒了。主人说不要紧不要紧,还有呢!告别主人回家时,儿子问父亲:爸爸,刚才你为什么要说热水瓶是你碰倒的?父亲回答:孩子啊,世界上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要是我如实说热水瓶是自己爆炸的,朋友一定会以为我连这点小事都不肯认错,会瞧不起我的。还不如说是我碰破的干脆。好朋友么,绝不会计较的……

太有哲理了。本人也不止一次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只好默认,否则,越解释越糟。至于这类沉默,不“金”不“罪”,该怎么归类呢?

希望

没有圈椅坐可以生存,没有希望就活不下去啦——爱伦堡这句算不上名言的话,因其道理的实在,让我一直铭记于心。

人之所以能在艰困中活着,确实靠希望的支撑(或者说诱惑):农民希望丰收,商人希望发财,科学家希望创造,学生希望升学,政客希望掌权,受压迫者希望解放……人人都怀抱着希望。

动物也是,不过比之人类,动物单纯得多:只希望觅得足够的食料、繁殖健壮的后代。人就利用这比自己单一得多的希望,耍点小花招,坏坏地让动物为自己效劳了:比如,在拉车的驴马们面前吊上一串谷物或胡萝卜,让它们看着就在眼前却怎样也舔不着,舔不着越想舔,就鼓足劲向前,这样一步步把车拉到人想要到达的地方。

人毕竟是聪明的,到达了目的地也不亏待驴马们,就赏给它货真价实的草粮和谷物,以便利用它们继续为自己效力。

人类自己倒不一定有这样的幸运。因为没人来饲养他们。人类一切都得靠自己。尽管人类很聪明,但难免常常(确实是常常)被自己的希望所戏弄。如果不是这样,世上就不会产生这么多悲剧。历史就不会这样鲜血淋漓,让人毛骨悚然。周树人先生笔下的狂人叫喊历史就是人吃人的:压迫——革命——再压迫——再革命——再再压迫——再再革命……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不都是那个“希望”在“忽悠”人吗!

忽悠归忽悠,幸好有希望,人类才勇敢地活着,生生不息。

那么,如果没有了希望,咋办?那就“伪造”呗。当然,这种“伪造”是善意的。最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读读闲书的朋友都熟悉这个动人的故事):两个病重的老人同住一家医院的同一房间。时值深秋,A老每天望着窗外围墙藤蔓上剩下的最后一片叶子,感伤地说:当这片叶子掉落的时候,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B老(是位画家)总是安慰他:别担心,你会康复的。一天又一天,在萧瑟的寒风中,那片葉子居然巍然不动,依然牢牢地长在藤枝上。A老远远望着叶子,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一天,老画家B去世了。A很伤心,但他居然康复了。出院时,他特意地到围墙边去看那片顽强不落的叶子。他惊呆得落泪了:这那里是什么叶子!那只是画在墙上的一片假叶子——是那位病友画家特地为他悄悄画上的呀!

还有,你可能看过那部著名的电影《说谎的雅戈》。在德国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在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下,囚犯们完全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这时犹太人囚犯雅戈谎说,他从他秘密藏匿的收音机里听到,苏联红军顽强反攻,纳粹军队开始溃败,咱们解放在望了!这“捷报”燃起了囚犯们的希望,让大家坚持到真正的解放!

以上是小说和电影虚构的故事。下面一个据说是真实的实例。我是从报上读到的——一艘在海上抛锚多日的巨轮,烈日下,全体乘客处于极度的干渴之中,生命垂危。这时,其中一人举起一只水壶,喊:这里还剩小半壶淡水,只能供给最需要的人。于是大家争先恐后提出自己快渴死了,给我喝一口吧。那人逐一“审查”,说,你们都不是最最需要的人,留给更需要的人吧!如此,一个个地请求,都被一一拒绝,但大家都怀着希望,希望自己会被认为是“最需要”的那一个。这样,在希望的支持下,终于等到了救护船驶来全体解危。直到最后,那“小半壶”淡水一直没有人喝到——因为壶里根本没有一滴淡水!那允诺最需要淡水的人以伪造的希望,使全船人度过了艰难时刻!

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不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

希望,能让人勇敢地生,也可以让人幸福地死。

幸福

“世上最幸福的人就是牙不痛的人”。萧伯纳老头儿这句怪话妙不可言,准确无比!儿时,爱吃糖满口烂牙经常牙痛的我,对此深有体会。蛀牙一痛,腮帮子肿得像含了颗杨梅隆起,直叫皇天。父亲用手掌给我按摩,手心发烫更加疼。母亲东托西求讨来了吸乌烟人家的旧烟枪,劈开,挖出耳朵屎大小的鸦片灰垢,拿开水让我吞下。哈哈,一会儿,牙神经一麻木,晕晕乎乎地,一点都不疼啦,这时,真叫幸福!

还有,更小时候体弱,又喜欢跑,一不小心啪哒一跤重重摔在青石板上,那个痛啊!这时我拒绝大人来拉我。因为一拉,更加痛(大概也就是受伤的人不可随便移动的道理吧)。我要躺在地上不动,让疼痛慢慢缓解消逝。疼痛渐消的过程,也是让我甚感幸福的辰光。

由此悟道:幸福,不像计算GDP那样能够数字化。幸福只是一种自我感觉而已。

千万豪富,别人看他多么幸福,他自己不一定,也许“压力山大”得喘不过气来。布衣青菜淡饭者,别人看他贫穷可怜,他自己不一定,可能老婆儿子热炕头落胃得很。

一名穷教书匠无权无财日子过得紧巴巴,可教学成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乐在其中。一位科学家放弃大家认为的幸福,毕生钻在实验室里耕耘创造出辉煌成果,他覺得获得的幸福大得多多。

幸福是比较出来的。计划经济年代你是居民吃二十四斤定粮,有了工作定粮增加到二十八斤或三十斤,幸福!你原来挤在大杂院里,后来分到了若干平米的住宅,幸福!

早年看滑稽戏,一个出门做生意三年没回家的老倌,挣了点铜钿赶回家去,一路上空头白脑担心事:家里房子会不会被天火烧掉?老婆会不会耐不住寂寞跟别人跑掉?三年前生下的小孩会不会不小心淹死在池塘里?……越想越担心,越近家门越担心,担心得浑身发抖。好不容易转过山湾一眼望见了家:房子好端端原样不动,啊,没有被天火烧掉,喜出望外!走近,老婆闻声从屋里迎了出来,啊,没有跟别的男人跑掉,喜出望外!老婆屁股后头跟出一个圆圆胖胖的小家伙,啊,没有在池塘里淹死,喜出望外!……这个老倌幸福极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啦!

幸福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的贪心,许多人对幸福的要求会“与时俱进”。时间“进”了,你想要的幸福未“进”,就会感到不幸福了。这也是对比出来的,不是跟自己纵向比而是跟别人横向比:张三凭什么当了老总,我怎么还是个科长?!李四凭什么发了财,我怎么还是守着个小店?!一攀比,就不平,就不幸福了。所以要听老人言:知足常乐。

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那个老太婆,起先只要求有一只新木盆,后来不满足于新木盆要间新房子,最最后来做了女皇还要叫小金鱼亲自来侍候她,以致欲望破灭,重新还原到一个穷老太婆——这有点像当今的贪官。

中国谚语“落水要性命,上岸要包裹”,也是谴责人的贪心的。

不可贪心是针对人的私欲而言。假如你是为了民族、国家、人类的利益,“贪心”(确切说应是进取心)应该越大越好。共和国的全体人民和各级领导层,都应该脚踏实地地创新、奋进,解决温饱之后奔小康,迈向全民富裕。那个时候,定比不牙痛的人更幸福。

猜你喜欢

卡莫山本叶子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螳螂之夜
爸爸去动物园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