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凝式和他的《韭花帖》

2017-06-05韩忠言

书屋 2017年5期
关键词:韭花兰亭

韩忠言

杨凝式(873—954)是五代首屈一指的大书家,字景度,华阴人,唐咸通十四年癸巳生,故题识多自称弘农人、癸巳人,又自号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迁秘书郎、直史馆。凝式为隋越国公杨素之后,其父、祖亦世显于唐。父涉,唐哀帝时为相。张世南云:朱温篡唐,涉当送传国宝。凝式谏曰:“尊为宰相,而国至此,不为无过,乃更持天子印绂与人,虽保富贵,如千载史笔何!”当时,朱温往往暗中使人探访唐室大臣不利于己的言行,祸及无数,涉常不自保。听凝式如此说,大惊失色道:“汝赤吾族矣!”凝式恐事泄,自此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疯)子”。凝式后历仕梁、唐、晋、汉、周五代。汉乾祐中,历少傅、少师,人又称“杨少师”。周显德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保。

张世南《游宦记闻》等载:式形貌丑陋,身材矮小,腰大于身,然精神矍然。住所离府衙很近,平常到府,导从轿马在前,自己在后策杖徒行,市民笑随其后。其狂怪往往类此。

五代时,军阀割据,僭乱攻伐,荼毒生民。朱温“篡弑以叨天位……其嗜殺也,一言一笑而血成渠”。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载:杜荀鹤以诗文投献朱温,等待数月才召见,又被戏弄。杜“恐惧流汗”,“如在冰炭”,“既归,惊俱成疾,水泻数十度,气貌羸绝,几不能起”。朱温虽起于群盗,然也非目不识丁之辈。据载:“宋元词曲有出于唐者,如清平调、水调歌……朱温归镇,昭宗以诗饯之。温进《杨柳枝》词五首,今虽不传其词,彼时度曲,多是七言绝也。以全忠之凶悍,而能为歌诗,可与青陵(莲)嗣响矣。”传朱温字体纯熟,宣和内府曾藏其行书一件。凝式仕梁至考功员外郎,除冠世才学,或亦与朱温通文墨、交文人、附庸风雅有关。封建统治者多人格分裂。

凝式佯狂自保,“而精神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自晋迄周,朝廷皆以元老大臣优礼之”。梁齐王张宗奭、梁相赵光裔、晋宰相桑维翰均重其才,奏请以官禄。式仕后唐时,多次以心疾不朝。清泰初,迁兵部侍郎,“颇以心疾喧哗于军砦。末帝以其才名,优容之,诏遣归洛”。晋天福、开运间,式闲居伊、洛之间,“恣其狂逸,多所干忤”,生活窘困。不仅宰相桑维翰施以援手,地方官也“咸以俊才耆德,莫之责也”。后汉,凝式或不任庶事,或请免官,均能如愿。年八十二卒,诏赠太子太傅。

王夫之云:“士之不幸,生乱世之末流,依于非所据之地,以保其身……降志辱身,非可望伯夷之清尘者也,而能自标举于浊乱之世,不易得也。”此论虽为罗隐等人而发,用之凝式亦宜。南宋皇帝、书法家赵构也说:“杨凝式在五代最号能书……其笔札豪放,杰出风尘之际,历后唐、周、汉,卒能全身名,其知(智)与字法亦俱高矣。”金代赵秉文甚至以其谏父行为与颜鲁公拒安禄山、斥李希烈相比,“故其书虽承唐末五季余习,犹有承平纯正气象”。张世南赞曰:“而凝式乃能谏父,以千载史笔为耻。因兹阳狂,弗与世网,优游卒岁。言足以启俗,智足以全身;正谏似直,吏隐如愚,岂特宁武子、东方朔之流乎?世徒知阳狂可笑,而不言其所以狂;徒知墨妙可传,而不言其挺挺风烈如此……可胜叹哉!”评价不为不高。

凝式“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留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陈思统计:“西洛寺观二百余,所题写几遍。”而“洛人得凝式真迹,夸诩以为稀世珍。”其题壁有部分曾刻石。宋中兴馆阁藏《群玉堂法帖》石刻十卷,第四卷收有凝式之书。陶谷云:“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字者纸轴堆垒若垣壁。少师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可见一时之盛。

杨凝式以八十一岁高龄,于洛阳长寿寺华严院东壁题名。后又题诗二首,《全唐诗》录得一:“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空明圆融,清丽可喜,用笔尤奔放奇逸,这其实才是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佯狂,用以避世乱而已。宋初大书家李西台“平生师凝式书,题诗于旁曰:‘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周太师、中书令瀛王冯道之子冯吉“嗜学,善属文,工草隶”,其《山寺见杨少卿书壁因题其尾》诗:“少卿真迹满僧居,祗恐钟、王也不如。为报远公须爱惜,此书书后更无书。”

杨凝式书法冠绝五代,后世大书家都予以高度评价,将之与二王、颜真卿相提并论。苏轼云:“唐末五代文章卑泥,字画从之,而杨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柳相上下。”又谓自作书:“稍得意则似杨风子。”黄庭坚也说苏轼“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苏对杨书的喜爱,爱屋及乌,其在金门寺见李西台与钱惟演、钱易唱和四绝句,即用其韵跋之。其二曰:“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黄庭坚自己在洛阳,“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此书盖当与吴生(道子)画为洛中二绝也”。他服膺凝式,备极推崇:“予尝论:二王以来,书艺超轶绝尘,惟颜鲁公、杨少师相主数百年,若亲见逸少书,又知得于手而应于心,乃扁轮不传之妙。赏会于此,虽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正须北面耳。”留梦炎跋《神仙起居法帖》云:“景度书,天真纵逸,类颜鲁公《争坐位帖》;余家收楮纸上书,纷披老笔……”王钦若跋《夏热帖》:“凝式墨迹一纸,字画奇古,笔势飞动,天地间尤物也。公字与颜公一等,俱称绝异。”米芾也曾习杨书,说:“杨凝式书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杨凝式诗文多散佚。《全唐诗》收诗四首及零句三,童养年《全唐诗补遗》收《上张相》一首,陈尚君《全唐诗补编》收入《起居帖》;《全唐文》收文三篇,包括《韭花帖》;《全唐文拾遗》收文一篇。

目前凝式书法传世真迹,一为《夏热帖》,一为《神仙起居法》均为纸本草书,藏故宫博物院。《韭花帖》则不知其踪。

据四库《石渠宝笈》、《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记:《韭花帖》,素笺本,高八寸,广八寸八分。正书略带行体,七行,共六十五字。此帖曾先后经宋宣和内府、绍兴睿思殿、元魁章阁、清内府;元张宴、明项元汴等公私收藏。帖后有张晏、贾希朱、陈继儒等跋。后近人罗振玉得之,收入《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以珂罗版影印。惜此帖原迹1945年罗氏失之长春寓所,下落不明。所幸此帖有两摹本存世:一藏台湾兰千山馆;一藏无锡市博物馆。

《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点画内擫外拓,向背转折,提按绞转,深得右军妙谛。于行笔轨迹、速度、力量中再现《兰亭》风采。有的字则添了几分稚拙之趣;有些笔画,如“鉴”、“察”两字之撇捺,一变《兰亭》的平和内擫,劲骨天纵,如锥画沙,秾纤合度,灵动潇洒。

张世南谓凝式“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欧阳询初亦学王,但险劲瘦硬,骨气劲嵴,易方为长,“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韭花帖》单字取势或长或方,略有欹侧,学《兰亭》,既引欧法,又颇有颜行之天真烂漫与纵逸。与欧字之刚硬平直不同,《韭花帖》点画端部及转折部提按动作轻微,顿挫起伏有度,方圆协调,随性结字,逸态横生。同为“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首行“宫”字的“宀”左点作竖笔,平直劲硬。《韭花帖》之“寝”、“实”、“察”三字,特别是“察”之“宀”,起笔同《兰亭》法,而左边一点稍拉长,略一顿迅即回锋至顶部,纤纤一横微转,化方为圆,融唐法、晋韵于一炉,较欧书之端凝,在静止的点画中蕴藏着轻柔优雅的运动感,婉而不媚。亦如董其昌评凝式《步虚词帖》时所云:“骞翥简淡,一脱唐朝姿媚之习。”

《韭花帖》横折钩圭角隐微,转折遒劲,“笔圆气厚,锋正锷藏”;如“初”、“乃”诸字,有颜书遗韵,横折钩向周围空间呈弧形送出,破方为圆,直中有曲,线条富有弹性,字内空间真力弥满,显得生机勃勃。所谓“在善用曲……实有‘不草而使转纵横之妙。”

黄庭坚《题杨凝式行书》:“俗书祗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古代笺纸)。”

此是说一般人学兰亭,“皮毛袭取即功夫”,以形似为能,低俗不堪。而凝式直追晋唐气韵,笔端气势,充溢于笺纸界栏间。他高度评价杨凝式学《兰亭》能遗貌取神,充分表现出写意精神。黄庭坚还说:“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又说:“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与题诗义同。众多学王书者纵得形似,而不能全其骨气,气韵不生。独凝式脱颖而出,如康有为所指出的:“杨少师变右军之面目,而神理自得。”

作者昼眠乍起,饥肠辘辘,恰逢友人遗书并馈赠韭花一盘。那如五月羔羊般鲜嫩肥美的初秋新鲜韭花,疗饥之余,其美味直浃肌肤。“麦光(古代纸名)铺案写秋阴”,把笔伸纸,修书一封,答谢友人。

晋、唐人书牍多草行体,此帖楷体略带行笔,无意中在书法艺术史上进行了一次书牍形式语言转换,影响深远。此帖单字轴线与行轴线或垂直、或左欹、或右侧,行轴线有轻微摆幅,相互间在运动中取得力的平衡。行轴线间的微妙配合,形成“以险绝为功”、“似奇反正”的效果。此帖单字间的水平连线几乎不存在,参差上下,微波荡漾,像小夜曲和弦,情感丰富细腻。

《韭花帖》散置的单字看上去似乎各自独立,无牵丝连笔。但字与字间,藏锋起笔间气势呼应,形散神聚,无烂漫凋疏之蔽,所谓“散僧入圣”是也。包世臣说:“烂漫凋疏,见于章法,而源于笔法”,乃力弱气怯之故,“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笔中实,则积成书,累成行,缀成幅,而气皆满,气满则二蔽去矣”。包氏在论董其昌学凝式《大仙帖》能得其“破方为圆,削繁成简之妙”时又说:杨凝式“以真行联缀成册,而使人望为狂草,此破削之神也。盖少师结字,善移部位故……按其点画如真行,而相其气势则狂草”。

所谓“破”、“削”,即凝式的字在结构上善于改变古人部位,而得其神理。第三行“乃”字一撇,用隶笔作楷法,但一笔并未到底,似向半空高抬左脚,真是“最喜小儿无赖”,稚态可掬。第四行“珍羞”二字。“珍”字向后欹侧;“羞”字的“羊”头躬身前倾,“羞”字一撇“长舒左足”,“丑”部如右腿环弯,弓马步般稳稳撑住。其单字轴线形成折角,脱尽凡骨。

最有趣的是“寝”、“实”、“察”三字的“宀”头,从字的构成角度看,有些像斜戴的帽子。古今中外,人们多以侧帽为美。第六行“察”之“宀”,有如二十七岁时初入政坛,被媒体誉为“选举中最美的女性”的撒切尔夫人高高斜扣在头部右侧的帽子,而“察”字的“祭”部,写得圆融流走,刚劲婀娜,如曼妙少女别有韵味。而第一行“寝”字,不衫不履,则像“侧帽风流”的北周贵族独孤信。第四行“实”字,“宀”像悬浮空中的帽子,使人想起“孟嘉落帽”风流轶事。《韭花帖》中三个“宀”的写法,多年来成为书论界的热门话题。

“实”之上的三个字,步步左移,写到“实”时,其“宀”仍保持这一趋势,也许为了纠偏,作者将其下的“贯”大幅度向右向下挪动,造成间离、错位,翻空出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杨万里《诚斋诗话》评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颔联:“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曰:“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莫砺锋先生说:“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律诗的严整形式内能让思绪、意脉纵横自如地飞动,句中抑扬,翻用典故,都体现了打破传统写法的精神。”陈贻焮先生也称赞这诗写得“变化多端,圆转自如”、“节奏跌荡”。

古今三位学者评杜诗的精神意趣,亦可移用来评这一“实”字的結体特点:跌宕翻腾,意脉流贯,“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出人意表,横绝古今,给人以全新的审美视觉感受。书学和诗学原理本有相通之处。在分章布白上,《韭花帖》的最大特点,在于字距或紧密或疏离,总体上字与字间距明显拉大。行间距宽度更被人为地夸大了,显著超过字距,可谓前无古人。书信款式中一些间隔,如“伏惟”与“鉴察”、“七月十一日”与“状”之间的距离,也被极其夸张地拉开。散发着淳生淡雅、萧散从容的风韵。顿挫有序的用笔,“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的线条,笔势流速不徐不疾,以平稳而略带跌宕起伏的节奏,在宽绰疏朗的天地间向前推移运动,澄波微澜,既随物以婉转;风行水上,亦与心而徘徊。

杨凝式以精到的中锋用笔、流美的线条分割空白,形成虚实相生、变化无穷的空间。在时空交错中,点画振动,计白当黑,墨华鲜润,云光徘徊。这生命之光照亮无垠的宇宙空间,从有限通向无限,带给人无尽的味外之致。董其昌深得杨氏章法三昧,他的一些行书作品,行间距之大无以复加。空间“疏放超然,旷如无天”。气度雍容,生意欣欣。章法疏空,成就了他最能代表文人虚静精神的书法独特风格。

猜你喜欢

韭花兰亭
赓续兰亭
——2022年兰亭书法社双年展
杨凝式的《韭花帖》
秋风起 韭花香
秋来韭花香
《韭花帖》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晒菜”也能成经典——杨凝式与《韭花帖》
情系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