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17-06-05谢娜孙蔚于舒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翻转课堂

谢娜 孙蔚 于舒娟

摘要;借助学校专有课程平台,实施了“电路分析基础”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成果。文章对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从教学准备、教学组织、评价方案等方面作了阐述,通過教学总结比较、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为电路系列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22-02

近几年,国内一批高校开展了利用在线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的实践,这是一种“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慕课资源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为了有效利用慕课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种混合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被提出并应用于实践,即通过校内限制性开放课程平台SPOC(Small Private OnlineCourse),将单纯听课这样的被动学习环节放在课外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时间里则进行更具合作性、个体针对性的学习。

1“电路分析基础”翻转课堂的实施

1.1慕课的构建

“电路分析基础”慕课课程是要将经典的电路理论简洁地引入并深入阐述,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掌控和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分析电路的基本功。其主体是从教学计划中提炼出的56个知识点小视频,每个视频长度在3-18分钟不等,还包括完整课件资源、精心设计的讨论版专题、知识点配套的在线测试题等。作为在线作业(客观题)的补充,专门设置了学生互评作业题。讨论版作为混合式学习的重要交互途径,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1.2翻转课堂开课准备

“电路分析基础”作为校内首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试点课程,借助于SPOC平台,挑选了90名本科生,分三个小班进行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试点。

1.2.1学生动员

由于学生是被挑选,并不是自愿报名参加,所以首先要调动大家投身翻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开课前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从未听说过慕课,在简要列出慕课的几个特点之后,对于“将原本一周4节课的课堂学习任务由你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通过互联网上的教师讲课视频来学习,这种方式对你有吸引力吗?”这个问题,66%的同学持肯定回答。但是出于对传统课堂的依恋、对翻转课堂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的担心,以及对自身自觉性、自控力等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自信,仍有68.9%的同学倾向于传统课堂。这充分显示了学生在面对课程改革时,对新教学模式的向往和对未知因素的担忧的一种矛盾心理。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专门给学生进行了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宣讲,就慕课的出现、近几年的发展、优势特点,以及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平台的构成等作了介绍。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电路原理”课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成功案例向同学们进行了展示,树立起大家的信心。

1.2.2教学准备

制定了完备的翻转课堂注册登录操作指南、线上+线下学习日程安排表、翻转课堂学习指南、翻转课堂评价方案,并随机给学生按5-6人分组,明确了组长牵头、互助学习的学习方式。

第一,将传统的授课计划表升级成了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日程表,具体列出每周线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课堂讨论的时间安排、每周建议完成的课后习题,并对习题分类成基础题、提高题和讨论题,方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练习和讨论。

第二,在翻转课堂学习建议指南中,强调了课前在线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及时完成每周学习任务和在线习题;建议对重要知识点视频反复观看,将看视频、阅读课本、做习题、互助讨论穿插结合起来,多方面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讨论版、QQ群互助讨论;公布了课堂讨论形式,包括小组成员轮流专题发言、小组课堂竞答、小组互相出题PK和讨论、小组知识点宣讲等。

第三,翻转课堂评价试行方案中,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详细列出。强调占总评成绩60%的平时成绩是来自于平时学习中的综合表现,需要注重每一周的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另外,鼓励学生利用软件对电路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可以获得平时成绩之外的额外加分。在期末反馈中41.18%的学生表示对评价方案很满意。

1.2.3翻转课堂任务设计

只有平台和资源提供者不断提供优质服务,在线开放课程才有可能获得有效应用。教师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不再是独角戏的主角,而是起着引导和服务的作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学生自主学习,不论是线上学习、课堂讨论,或是课后的小组互助,教师进行合理的课前任务设计和新颖的课上活动设计是保证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关键。

在课前,每周将课堂讨论专题和竞答题的范围提前公布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小组进行课前的互助讨论;课堂上,设计小组讨论专题,利用小组竞答题、小组知识点宣讲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详细记录小组发言次数和质量。

2翻转课堂实践的成效和不足

2.1学习接受度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指导思想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经过翻转课堂的学习,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到学生主动发现、怀疑、重新发现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期末问卷中,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学习的学生从开课前的31.1%上升到了57.65%。

2.2学习互动和效率

课堂讨论中,学生会用批判的观点看问题,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有明显提升。能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小组互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帮助。讨论版以及QQ群互助答疑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也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师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所起到的监督作用43.53%的同学表示肯定,也有47.06%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有效地增加了和同学以及老师的互动机会。

混合式学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有54.1%的同学反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反复学习了至少3次以上,与传统课堂相比,68.2%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40.91%的同学表示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他们比参与翻转课堂学习以前更愿意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在期末考试中,翻转课堂试点班的90位学生的平均分超过了平行班6分。说明这种小班化翻转课堂的开展,让学生有一种主人翁的存在感,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批判辩证地看待问题。

2.3教学评价维度

在实际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试行评价维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课堂测试在前半学期是达到预期效果的。在刚开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时,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高涨,翻转课堂试点班的学生在期中测试中平均分超过了平行班十多分。但是在后半学期,课程进入到交流电路的分析,在难度提升的同时,课堂讨论的问题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每周2个课时的讨论课不再足够进行课堂测试。在以后的混合式教学中,可以将随堂测试适时地改为阶段测试或是单元测试,在起到督促检测作用的同时,有助于增加课堂有效讨论时间,帮助学生提升交流电路分析基本功,加强学生对交流电路实际应用的掌握。

2.4专业基础课练习

“电路分析基础”的传统教学计划是64课时,传统课堂时间充裕,课堂上包含对课本内容的扩展和对难点的剖析。而慕课视频是针对主要知识点以及教学重难点的讲授,32课时的课堂讨论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有54.6%的学生反馈某些内容的课前自学难度偏大。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专门制作针对难点问题的习题讲解慕课视频,作为知识点慕课视频的补充;积极鼓励落实小组课下讨论,形成小组内和小组间互帮互助;适当增开线下习题课。在课堂讨论课的组织上,需要将知识点梳理、例题讲解、难点剖析等教学单元有机结合;在一些内容多难度大的章节可以采用部分翻转的形式,灵活应用翻转课堂。

3结语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众多因素,其教学实践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电路系列翻轉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创新,探索和完善适应培养目标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案,提高学生构建主义学习思想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术水平。为学生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工程实践建起一座稳固通畅的桥梁,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翻转课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