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的“文艺复兴”
2017-06-05清风少华
清风少华
01
谈到书店的回暖潮,就不能回避上一轮的倒闭潮。
2012年,见证了广州最文艺的唐宁书店(华乐路店)结业,参加了广州电视台关于书店生死存亡大讨论的现场节目录制,眼看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一轮轮书店倒下。电商来袭、房租高企、阅读习惯迁移、买书人太少、卖书利润太低,都是众多书店死亡的直接原因。我们在哀痛惋惜之余,别忘了,这是时间和潮流的力量。
时间和潮流在选择书店。
几乎在同一时间,广州太古汇的方所横空出世,成为一座以书为主,集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于一体的复合空间;3年后,成都太古里再开分店,面积是广州总店的2倍多,更具空间美学,像一个独立于世的魔幻空间。而西西弗,走出了成渝两地,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与商业体结合,拉近人们与书的距离。
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代需要新的书店模式。
02
讨论实体书店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虚拟的“书店”正以各種形式野蛮生长。同一时间,微博开始流行、微信初露头角、电子书kindle登陆豆瓣先锋人群,知乎开始走人大众视野……网络,也是“书店”的另一种形式。
世界变化太快,新鲜的事物太多。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身边书店死亡的忧伤,热烈地投入了新阅读方式的怀抱,手机、阅读器、平板电脑……它们为我们带来更丰盛、方便、广博、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比起需要专程拜访的书店,互联网为我们需要阅读、需要智慧陪伴的时光带来了无限慰藉,也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03
谈论书店,就不能不谈论知识产业链。以前的知识产业链:作者一出版社一书店一读者。
以前的作者主要是作家、媒体人、某些高专的研究人员,出书的门槛相当高。买书也只能到书店,渠道相对单一。
现在的知识产业链:读者一作者一网络平台/书店一读者。
互联网时代,除了买书容易,看书、写书甚至是出书都比以前更容易。知乎、豆瓣这样的知识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人人都可以写作,也因此孵化了大量优秀的写作者。获得2016年度世界科幻雨果奖的郝景芳,只不过是下班后默默写小说的工薪一族;知识网红彭小六,也是下班后笔耕不辍的三线城市“苦逼”程序员。
网络的繁荣,大大降低写作的门槛,带来新一轮的知识繁荣,各种冷门小众的知识也开始逐步被关注,一步步催生出更小众、多元、丰富的出版社,也催生了以罗振宇、李笑来为代表的知识网红,以及线上线下的读书会、学习社群。整个阅读市场的全面繁荣,才是书店回暖、雨后春笋般诞生的重要原因。书店的回暖,说到底是知识需求的回暖。
04
谈论书店,就不能回避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和意义。
北京万圣书园的创办人刘苏里认为,“始终站在买书人的立场上来办书店非常关键。”
互联网再发达,能承载的交流和表达,也不如书店来得真实有温度。这也是书店无法被互联网取代的重要原因,因为书店始终面对真实的人,面对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
或者,书店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人”。每间书店都在积极地和读者交流,为他们提供充满阅读美学的空间,并为创造各种各样交流的活动,促进人们思考和表达。分享知识是书店沙龙文化的常态,当下的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渴望拥抱知识、表达、交流、成长和实现自我。
书店再次回归,成为我们真实的精神部落和兴趣家园。只要热爱阅读的人在、热爱的生活的人在、热爱分享的人在,书店就永远不会消失。
05
书店也一直是改变时代思想的先锋,以前是,现在更是。
大型的连锁书店,如方所、诚品,展示着创始人博大的图书梦想,以更成熟的商业视角,拥抱书与读者。而小型的独立书店,如北京的万圣书店、摘刺书店,广州的1200bookshop,则更加体现创始人独特的图书情怀,关于学术、收藏或者是流浪……梁文道说,一个社会和民族,如果整体的文化感性或者审美能力够高、够丰富,这个民族不会太糟糕。而书店,无论大小,无论哪一种风格,它们都在努力地向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人们对文化、对知识的审美。
新一轮书店的崛起,也许就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