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穿孔型阑尾炎手术切除后腹腔引流对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2017-06-05周贵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周贵杰,王 丽

(1.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山西 大同 037000;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探讨穿孔型阑尾炎手术切除后腹腔引流对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周贵杰1,2,王 丽1∗

(1.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山西 大同 037000;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目的分析穿孔型阑尾炎(PAP)手术切除后腹腔引流对近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收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PAP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70例术后不行腹腔引流,观察组70例术后实施腹腔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干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再次干预、穿刺引流和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行腹腔引流能够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值得推广。

穿孔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腹腔引流;并发症

穿孔型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研究发现阑尾炎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15~30岁间的发病率最高约为40%[1]。腹腔脓肿是穿孔型阑尾炎术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类型,常规的处理方法即放置引流管,但该种方式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为了降低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腹腔引流逐渐被医生广泛使用[2]。本文则主要探讨穿孔型阑尾炎术后腹腔引流对近期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是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收的行腹腔镜阑尾切术术治疗的140例PAP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70例,男女比例为38∶32,年龄在24~48岁间,平均年龄为(35.2± 3.8)岁;观察组70例,男女比例为36∶34,年龄在24~48岁间,平均年龄为(35.2±3.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本次实验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授权书,手术治疗中确诊为穿孔型阑尾炎患者,意识清醒的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的患者等;排除标准: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粘液腺/腺癌患者等,合并肝脏、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等。

1.3 方法

(1)手术方法:患者取头低脚高位行全身麻醉,使用腹部三孔和脐周孔法进行腹腔镜探查,建立气腹(压力在12~14 mmHg间),监视下使用无创牵引钳将阑尾尖端提起,使用双极电凝分离周围粘连组织,逐一游离系膜和阑尾再夹闭后切断阑尾,电凝残端止血并将病灶组织经Trocar孔取出;术中使用无菌纱布清除腹腔积液,采用等渗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彻底冲洗腹腔。(2)腹腔引流法:观察组患者手术关闭腹腔前选择合适的橡胶管,放置于右侧髂窝部位,引流端与阑尾残端距离约2 cm,创口缝合时采用外翻式将管残端引出;对照组术后无需进行腹腔引流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阑尾残端瘘和腹痛发生率;同时统计术后再次手术、腹腔穿刺引流干预的情况等,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情况

进行腹腔引流的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2 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干预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6±1.2)d,对照组为(4.1±2.0)d,(t=1.79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次干预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干预和住院时间比较[n(%)]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阑尾炎是阑尾壁收到细菌侵袭造成的化脓性感染性病症,诱发炎性病变的原因包括阑尾管腔的阻塞、细菌感染等。患病部位的淋巴组织分布非常丰富,若肠道压力增加会造成阑尾血运不畅随机出现肌肉痉挛、梗阻位置出现发酵引发炎症伴有剧烈疼痛[4-5]。阑尾炎伴穿孔是病情进展至严重阶段的特征,该类患者必须采用手术方式进行阑尾切除并清除腹腔积液避免引发腹腔脓肿。

腹腔引流能够有效降低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引流可以快速减少腹腔内残余渗液量,同时还能将外渗的血液、淋巴液等引出体外,避免细菌滋生引发伤口感染或者残端感染等。另外通过腹腔引流能够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正常的引流液均是透明、清凉且无色的液体,而若发现引流液的性状发生改变,如为乳糜状、脓性改变则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再次干预。本次研究结果分别从并发症、再次干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1.43%,而未进行腹腔引流的对照组患者该数据则高达35.7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次干预方面,观察组的穿刺引流、再次手术患者均为0,而对照组再次干预、穿刺引流比例均明显较高;腹腔引流不会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本次实验分别对进行腹腔引流的观察和未腹腔引流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再次干预的比例较大对该指标有一定影响。腹腔引流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无法对各个间隙均起到引流作用,同时需要定时清理管腔防止被引流物阻塞,引流管也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诱发其他并发症[6]。

总而言之,在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腹腔引流能够降低并发症和再次干预的情况,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 岩.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34-336.

[2] 张 鑫,冷书生,李叔强.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后是否腹腔引流的近期预后分析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10(3):347-350.

[3] 林 蕤.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105-106.

[4] 赵 波.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3(29):36-37.

[5] 林绍云.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比较[J].心理医生,2015,21(14):702-703.

[6] 梁祎诺,张春新,徐伟熙.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J].吉林医学,2015,31(8):1505-1506.

本文编辑:彭晚林

R574.61

B

ISSN.2095-8242.2017.01.0680.02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