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社区”联合体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2017-06-05张雨刚王冬慧
张雨刚,王冬慧
构建“高校-社区”联合体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张雨刚,王冬慧
以地方高等院校体育人才的建设和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相关研究建立以“服务三角”理论为基本框架的体育服务体系,构建“高校-社区”联合体的理论模型。对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推动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能够走向正规化、合理化。
供给侧;联合体;可行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建身需求进一步的提高,政府也加大了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社区体育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健身器材的建设、各种民间体育比赛的成功举办都彰显国家对于推进社区体育文化的一种决心。然而随着居民建设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强,政府投资力度已经跟不上居民体育文化的需求,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不是单靠政府的投入所能够完成,需要更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大众共同努力来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社区体育文化。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的透明化,部署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如干意见》(国发[2014]46),指出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相关认定后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推动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提高我国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并提出2025年基本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和体育服务更加完善,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5万亿人民币,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这说明从社会健身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要求说明体育文化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时期。高等学校作为体育文化传承和发源地也在不断的参与到社会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来,体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学校各种教练员的输出等等方面都参与到社会体育文化的建设。从近几年发展来看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已经离不开高等学校的参与,如何将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好带动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本文尝试以建立“高校--社区”联合体的方式以高等学校为主导建设体育文化的方式来推动以期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高校--社区”联合体模式阐述
“高校--社区”联合体是以高校为依托联合当地相关体育教育部门,整合当地周边社区体育健身娱乐中心等相关社区体育服务场所。以当地政府体育建设规划为核心,为周边区域内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健身指导、完善区域内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等与居民体育健身、娱乐的服务组织。构建目的是以体育健身资源充分利用为前提,在政府居民社区体育发展指导下实现体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体育服务高效和公平合理,保障体育服务的持续性、公平性,避免体育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2 “高校--社区”联合体构建动因
作为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改革的一种探索,其构建动因主要可以从政府、高校、社区3个层面进行概括和分析。
2.1 政府层面
2.1.1 体育资源优化整合下“高校--社区”联合体建立的必要性
自2011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以来城乡居民健身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参与体育健身的群众基数明显增加,国民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竞技体育项目在各项世界比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逐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2]。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建设居民社区体育文化中所凸显的矛盾---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于当前国内体育服务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健身器材、健身设施相对匮乏,健身器材健身设施后期服务工作衔接困难,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匮乏或满足不了当前居民健身娱乐的需求。高等学校经过近一段的建设发展已经拥有了专业化的体育健身设施,相对比较专业、全面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学校在满足学校日常基础教学、训练的同时参与到地方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健身设施器材的使用、维护以及健身娱乐的指导和帮助。使高校体育设施得到充足的利用、高校的社会健身指导员服务更多的体育人口,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需求和高等学校发展中有利的资源来看,两者的结合在避免经费浪费的同时又能加速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从资源优化整合层次上看政府鼓励 “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设。
2.1.2 体育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下“高校--社区”联合体建立的必要性
民俗体育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中,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和生活样式[2]。曾广为流传的民间体育(民俗娱乐活动)都无可置疑地属于不可多的重要文化历史遗产。民俗体育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角色,但是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广为流传的民俗体育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以至于失传。高等学校拥有体育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对民间遗落的体育文化的发源和发展进入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关于民俗文化的再现做的不是很充分。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是为了使遗失的体育文化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去,“高校--社区”联合体给了高校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专家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同时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实际生活中去,在丰富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使民俗体育文化得到了传承。从政府的视角视角来看“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设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
2.2 高校层面
2.2.1 体育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大学生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在体育文化、运动技能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一些体育意识、体育参与的动机、体育兴趣较高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对促进社会的健身运动,提高社会人口的身体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然而,社会的需要与发展方向又再不断的制约和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置身于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终身体育的需求,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同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3]。怎么使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跟上社会的需求或者怎么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来引导社会体育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走在社会体育发展的前沿时刻观察社会的发展。“高校--社区”联合体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了解到社会体育的发展需求,进而来改变学校体育的教学使教育教学的方法跟上社会的需求,使学校体育的开展项目跟上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从高校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来看“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立是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与时俱进的需求。
2.2.2 建立体育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提高教学”的工作方针[4]。怎么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是国家教育总局总体改革的目标导向问题,而且是一个教育发展标准化问题,又是一个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体育学生水平提高的根本问题。高校体育专业不断的细化目的是为了让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当前社会需求衔接,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式各样的体育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体育价值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近些年体育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浪费,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标准来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方向、衡量学生技能的掌握。结合对当前黄淮学院---“驻马店精神”的深入学习构建“高校--社区”联合体平台能够从实践的第一线反馈教学质量,指导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使学生所学知识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
2.3 社区层面
“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立学校可以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身场地,扩宽健身娱乐项目,使居民健身场所、健身项目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在体育健身方法和手段上高等学校能够提供更专业的健身指导,使社区居民的健身方法更科学化。在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中,高等学校在提供良好体育环境的同时增强社区体育文化参与人数的数量,丰富社区体育文化内容。使遗失的民俗体育文化回归到社会中去。从社区层面“高校--社区”联合体的构建能够提供一个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
3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高校--社区”联合体运行模式探究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背景下体育服务的模式是单纯的 “政府---社区”模式,政府下达政策法规社区执行的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执行力相对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对于人才的需求、体育文化建设需求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鉴于此,借鉴我国著名学者方堃在“服务三角”模型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诠释,以“服务三角”模型各个子系统为基础,总结前人有关“联合体”构建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将“高校--社区”联合体运行模式进行诠释。从理论上构建起“高校--社区”联合体模式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1 “高校-社区”联合体模式框架
层次Ⅰ——该模型有高等学校、社区、政府部门、体育文化4个子系统构成。通过该模型的结构关系来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下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体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把握整体体育文化建设总体关系的同时,运用所构建模型来探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下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将高等学校融入到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来,在优化体育资源利用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服务群众的价值观理念。
层次Ⅱ---“高校--社区”联合体运行机制结构。该层次是“高校--社区”联合体构建的核心,整个体系依托居民体育文化建设为中心,通过调查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派生出来9项要素构成“高校-社区”联合体来维持该体系运转。然而体育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是随着在政府的价值导向、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对该层次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细化各部门的职能让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走向更趋近于合理、有序。
4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下“高校--社区”联合体构建的着力点
“高校--社区”联合体的构建是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的背景下基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总结而成。它主要突出优点是改变了以往由政府到社区单线运作模式,而是在政府主导下融入高等学校的优势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出发优化资源,明确、细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市场发展的导向
2016年2月习总书记在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各个方面要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市场机构的调整,矫正各个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立大大的提高了场地的利用效率,有效整合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迎合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
4.2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改革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模式,为迎合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下,高校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体育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一直没有打破学生走向一线教学基地实习、走进健身房服务高端人群的传统模式,“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立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社会、服务于社会,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到学校及时的提升自己。在政府部门的价值导向下使体育人才能好的与社会接轨,开阔了体育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4.3 积极营造“跨界合作”充分调动各领域和专业岗位参与到社区体育服务提高体育服务人员的 “软实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利用“高校--社区”联合体这个平台充分使高校和社区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专业的人才技术和体育服务专业的场地建设。让社区居民走进高校享受专业的体育服务,同时指引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在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得到更好服务的同时,使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得到传承。
5 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体育服务产业日益走进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地方体育服务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社区体育服务模式的同时如何带动体育人才素质的成长成为了一个及时的话题。“高校---社区”联合体的建立在搭建高校、社区服务平台的同时,利用社区指引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校提供专业人才的同时亦能够更好的传承体育文化。“高校--社区”联合体即将打开一个新的“校企结合”模式。
[1]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如干意见》[N].国发[2014]46号.
[2] 张基振.中国民间体育保护与发展实践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3] 刘 燕.从体育社会学角度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2006(3).
[4] 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EQ/OL].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2016--03/30/18597314-0shtml.
[5] 王子晖.要弄明白侧供给改革,习近平这两次讲话必学[N].人民网.2016(6).
Feasibility Study of Promoting“University-Community”Association for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ZHANG Yugang,WANG Donghui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university community"association with the"service triangle"theory as the basic framework.It expounded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service platform,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ural sports service system to be standardized and rationalized.
supply-side;union;feasibility
G80
A
1003-983X(2017)04-0313-03
2017-01-04
运城学院院级课题(XK-2014008)
张雨刚(1987-),男,河南西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
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Dept of P.E.,Yuncheng College,Yuncheng Shanxi,0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