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
2017-06-05段建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段建华(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蒙古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
段建华(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马背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马文化,由此产生的马鞍艺术品。特殊的手工技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其成为草原重要的艺术符号与文化代表。然而,随着游牧生产生活的逐渐消亡与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马及马文化正在逐渐地消失,马鞍民间手工技艺也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文章总结了马文化下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提出了马鞍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三个原则,其目的是为传统马文化及马鞍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思路与参考。
北方草原;民间艺术;游牧文化;手工技艺;传承原则
一、游牧文化下的马文化及马鞍
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和创造文明的历史舞台。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民族在这广阔无垠的区域里,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而马鞍文化又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马鞍文化以其神奇的魅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代表和体现着草原游牧民族豪迈的精神气质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国内外学者历来重视马鞍文化的研究。
北方游牧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北方草原幅员辽阔、水草丰美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马文化的发源地,养马并将马应用在战争、生产、生活中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同时,我国北方草原也是马文化的发祥地。《群马》里这样描述:“ 莽原万马奋扬鬃,啸聚黄河气势宏。滚滚洪波呈淼景,骎骎骁骥起骉风”。《野马》中也有过“ 露宿风餐炼铁蹄,叱云啸月唤晴曦。纵横大地行空阔,踔厉奔腾永不羁。”的赞叹,可见当时人们对马的评价。由于战争频繁,曾经有一度时期,马更是成为国家富强的主要标志,马甚至每每和英雄联系在一起。《战马》中这样描写马在战争中是姿态,“不甘伏枥志空赍,愿伴雄兵奋劲蹄。 浴血沙场当猛将,摩天阵上啸云低”。唐代诗人陈凝诗云:“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可见在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形态及马文化已经形成。马鞍因此成为每一个牧人的必备之物,马鞍的制作方法技艺逐渐成熟。而在今天因游牧生活的改变,以传统的手工艺马鞍制作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保护及研究马鞍成为文化的一种形式。
马文化包含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马文化影响的游牧生活方式、生产习俗、图腾信仰等等。马文化体现在游牧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蒙古服装的形式,无不体现着和马的关系。蒙古民间服饰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图1)。这套服装与游牧生产密切相关,蒙古袍和蒙古靴子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骑马奔跑,骑马时蒙古袍能盖住整个腿部挡风遮寒,并对马减少风所带来的阻力和负担;从整套服饰来看,为了方便骑乘,其形式宽大,也是为了便于上下马等动作。二是物质的马及马鞍等物品,马是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鞍是连接马与人的物质及精神的载体,马鞍的制作工艺倾注了太多的人文情节。
图1 穿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青年
作为我国马鞍产生的载体,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马不仅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同时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马鞍制作技艺。因此,马鞍是在特定文化、特定的环境下创造出来,而马鞍技艺又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在马文化的背景下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在北方草原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马鞍也作为艺术品的形态一直伴随马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马鞍文化。
二、蒙古马鞍手工技艺所诠释的美学特征
对于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来讲,马鞍就是生活的全部。生产、生活都一刻也离不开马鞍。马鞍首先是生活生产的必备日用品,但因其手工技艺赋予了造物于生命,饱含着蒙古人的审美情趣,马鞍有意无意地具备了审美的若干要素。唐代杨师道作《咏马》:“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勾画出备着雕花马鞍、着紫金装、骑宝马的洒脱之美。唐人万楚在《骢马》中写道:“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也道出了马鞍的奢华。马鞍的手工技艺之美主要来自牧人利用草原上天然材料、科学的结构及独特的马鞍装饰手工制作的。概括起来,蒙古马鞍手工技艺有三点突出美学特征:
1.源于自然的淳朴物料美
一切物品制作的物质基础是材料,物料是审美意识的载体。先秦《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数千年的标准,即使是今天依然是现代艺术设计审美遵循的原则之一。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这样描述组成马鞍的材料:“贵重的鞍座用檀香木做成,漂亮的鞍座用象牙骨雕刻做成,结实的鞍座用树根拼结做成,耐用的鞍座用带疖子的弯木做成”。[1]蒙古马鞍的材料共有二十多种,基本上来之草原自产,其中大部分源于畜牧产业的产品,木材经过砍削、皮毛经过熟制编织、铁金银经过打敲等多种手工工艺制作。手工工艺制作的马鞍不会经过上色等现代工艺处理,但是每个部分表现的都是朴素文雅的自然物料之美,自然的高雅无需太多的言表。蒙古马鞍也因其自然物料而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与自然韵味。大量皮毛的使用使马鞍具有粗犷、大气的质朴美感,无不表露出草原的性格。独具古朴、高雅、自然的审美特征。
宋朝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形容:“其鞍辔轻简,以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阔才逾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顺”。由此可见,蒙古族马鞍在制作过程中工艺讲究、对材料选择、对美的追求,并且实用性也是蒙古马鞍的特点之一。实用耐用一方面是工艺的原因,但主要的是制作材料选择的功劳。蒙古族马鞍的框架材料一般是桦木,桦木容易取材,不易断裂,可塑性强。条件允许也选择较为难得的木材像檀木和红樱桃等木料。把选好材料在自然通风的环境下干燥一百天。有时候也使用干牛粪慢热的方法对原材料进行熏干。然后按照手工艺制作工序进行削形等处理。除此之外,马鞍制作的其他材料均体现草原自然风格,像牛皮钉、梢绳、鞍鞒、鞍板、鞍座、粘连胶等材料,这些材料从原始形态到成品每个环节无不体现着蒙古手工技艺的美学原则。马鞍制作的自然美还体现在手工匠人在制作马鞍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电动机器,完全凭借眼力和经验完成。这样做出来的马鞍,还是一幅马鞍的雏形,再加上马蹬、鞍花、鞍韂、捎绳、鞍垫及软装饰物,一个完美的马鞍才能完成。今天,蒙古马鞍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来发展与传承,其手工技艺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得以保护。
蒙古马鞍的制作过程反映了游牧民族在认识世界、征服世界的产物,是美的自然来源。蒙古马鞍的“择料加工”是游牧民族智慧与力量的体现,是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不断实践与创造的结果。
2.游牧特色的造型结构美
千里北方草原造就了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马是天然的主角,因此马鞍从形制上首先以方便骑乘为前提,实用且不失美观,它的“形”是牧民自己在生活的基础设计与创造。蒙古马鞍的大体结构造型基本相同,一般用四块主要材料架构,左右鞍板是由两块凸形板组成一个拱形,前后鞍鞒是由两块U型木板组成一个拱形,他们共同构成一个符合人体及“马体”工程学的造型。用天然水胶粘合,牢固结实。蒙古马鞍造型呈流线,形态饱满、简洁。民间匠人马鞍制作堪称是一种绝活,这也是民间手工技艺的神秘性和个人风格所在。
但不同地区分布不同的匠人制作的马鞍也有一定的差别。马鞍的造型特点主要由起始的裸鞍的特点决定。裸鞍由鞍板,鞍鞒两部分组成,一般由木头加工而成,是马鞍造型风格的基础。马鞍的前鞒有方脑鞍和尖脑鞍两种;后鞒有大尾式和小尾式的区别;鞍鞒有高有低。根据这些变化蒙古马鞍造型种类一般有:元宝式、官座式(乌珠穆沁式)、鹰式、阿拉汗式、阿巴嘎式、察哈尔式、髙羁杆式、老寿星式等等。蒙古马鞍造型差别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区域性影响,蒙古高原地域广阔,存在地区文化差异,有的即使在同一个部族,马鞍造型也有差异;二是功能性影响,不同使用功能有不同的造型,用于比赛、打猎、征争的马鞍造型略有不同;三、个人喜好性影响,蒙古马鞍的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不同匠人的偏好也影响了马鞍的造型。
马鞍的基本结构造型源于“形式美”与“人体工程”的完美结合(图2)。有的马鞍结构造型还取于图腾崇拜的造型演化而来(图3)。合理的结构保证了牧人在骑射时的舒适性,前翻后翘的造型符合骑者在马上运动的规律,加上蒙古服装的风姿,使其在骑行时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草原人的英姿与豪爽。蒙古马鞍的结构造型之美是活的灵动的在运动中自然散发的一种美的感受,是“美”与“用”自然契合的境界。马鞍制作的手工技艺映照了草原独有的碧水蓝天、辽阔原野的塞北风情,将自然美、艺术美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生活本身充满审美的情趣。细腻而又不失北方民族的彪悍、深沉、含蓄的蒙古马鞍恰到好处地向人们传达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生活环境及意境,成为游牧文化的象征。
图2 察哈尔马鞍基本结构造型
图3 鹰式马鞍基本结构造型
图4 盛装的马鞍
图5 盛装的马鞍
图6 马鞍装饰图案1
3.异彩纷呈的工艺装饰美
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处处都离不开马鞍具,日常放牧、春冬转场、交通及那达慕活动等等。所以对马鞍具的装饰也十分讲究。装饰马成为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事情之一,马鞍的装饰往往是主人意志的体现,不仅存在于审美意识层面上更多的是在精神内涵的高度上。
俗话说“人要衣装,马要鞍装”,牧人对马的装束无比的重视,特别在马鞍马具等方面,披金戴银十分讲究。也许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贵重的物品没有大件的东西,都体现在牛羊马牲畜及人和马身上的装饰物上。一部盛装的马鞍(图4,5)在那达慕等草原盛会中成为亮点,特别是青年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
黑格尔认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外形)。”[2]蒙古马鞍的装饰工艺突出了美的“显现”。蒙古马鞍的美是张扬的,突出“显”。运用雕、刺、镶、錾、钉、结等手工工艺形式在有限的马背空间创造造物之美。这种美集合了人格化和装饰性、观赏性等因素,马鞍经历了由单纯的实用功能向实用、审美功能兼具的转化过程。赋予了马鞍以“生命”,北方草原艰苦的生存环境依然没有阻挡牧人追求审美的精神享受,异彩纷呈的马鞍装具使蒙古马鞍极具草原的生命气息。
2000多年前,马鞍就出现在游牧民族的马背上,很快马鞍的制作形成了分工合作的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由此铁匠、毡匠、银匠、皮匠、木匠等专门的职业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中产生了。到了蒙古王朝的鼎盛时期,马鞍超越了自身的功能特点,装饰成为马鞍制作必不可少的步骤,同时在这一时期蒙古马鞍在吸取了鲜卑、匈奴、契丹等游牧民族马鞍的优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马鞍。蒙古马鞍成为能征善战的蒙古铁骑的精良装备,助长了蒙古骑兵征战的快速和便捷,而且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和审美特征。蒙古马鞍以其多样的装饰纹样(图6,7)、精良的手工工艺、不同质地的材料及巧妙的构思形成了它的精美、古朴、多样的装饰审美风格。[3]
图7 马鞍装饰图案2
图8 錾花银鞍花
图9 錾雕金马鞍
三、马鞍手工技艺的传承原则
蒙古马鞍制作的手工技艺是千百年来牧人在草原独特的游牧环境下生产生活的结晶,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战争实践的结果,是蒙古人聪明才智的具体表现,也是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由于现代化社会形态的建立,游牧文化生存体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传统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基础逐渐消失,加上工业化生产对手工技艺的生存威胁等,蒙古马鞍制作的手工技艺濒临失传。①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工艺美术[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7.内蒙古地区是蒙古马鞍的主要生存地区,如今正在面临生存环境缺失的问题,传统的以手工马鞍制作为生的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人不愿意再继续从事手工马鞍行业,残存的艺人大多年纪偏大。每一个曾经璀璨的文明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遗憾,传统蒙古马鞍如何能够在现代文明的构架下生存和传承下去,笔者认为,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生态系统与个体保护相结合。蒙古马鞍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代表作,其蕴含着极为精彩的文化。这些文化内容丰富、代表性强,依存在草原的生态环境中。传承与保护中不能把它独立地以文化遗产的形式来保护对待。马鞍文化也是由多个方面组成,映射着游牧文明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多元的生态系统和文化传承,保护不能单是个体行为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所谓生态系统保护,就是要保护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土壤,以保护母体的方式进行马鞍文化的深层次保护。生态传承就是要让马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使其自然地延续,使其“可持续发展”,提高和加强马鞍的本来生命力。蒙古马鞍的生态系统保护一方面要传承马鞍本身,一方面还要保护其存在的生态系统、生存环境、文化氛围、生活民俗等等。而马鞍文化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要素,才有可能进行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表面上看是传承人的个体行为,但其内涵却是整体生态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由个人创造,一般是在长期稳定生态环境下以一定的居住范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首先在产生地流传、延续和传播。在不断变幻的时空背景中,想把蒙古马鞍保持在初始的游牧环境下,使之不发生改变是不可能的,但是若将其置于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措施使原生态马鞍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大其影响,是完全可能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可以保留悠久绵长的游牧文化,同时为北方民族的群众传承提供了土壤与空间,蒙古马鞍将在其特殊的文化空间内得到真实的保护,成为延续着的活态文化。
其次,本真性与创新相结合。1964年,《威尼斯宪章》曾描述:“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流传下去”,即保持马鞍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以保护原始面貌的、本真文化的、真实的历史遗存为目的,这一理论在全世界得到认同和共识。因为遗产真实的面貌能够真实地见证历史。
我们可以借鉴“原生态”的理论进行蒙古马鞍手工艺的传承:一方面,继承蒙古马鞍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如基础结构造型、原始材料加工工艺、装饰工艺的艺术特色,做到保存马鞍中民族性风格的原始风味与文化价值,即蒙古马鞍遗产的“原生态”;另一方面,现代艺术形式为传统手工技艺在受众及传播上提供帮助,使马鞍走出牧区成为一件艺术品。为更好地传承蒙古马鞍拓展空间。
再次,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蒙古马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游牧文化的见证。近年来,虽然有相当多的学者对传承马鞍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后续马鞍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都是以传统手段入手。而且随着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改变,曾经是生活必需品的马鞍也一步步走向博物馆,似乎述说着游牧文明的故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蒙古族马鞍的历史沿革、手工工艺、制作技艺、文化内涵、派系源流和发展进程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对于蒙古马鞍的生存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现代性展示的及时、全面、多样及易于保存等特点能够有效地记录展示蒙古马鞍,如数字影像、网站、互动等等。从传承内容来看,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对马鞍的实物图像进行记录,弥补实物由于时间的损坏,另一方面是保留其非物质性特征,利用数字影像来记载马鞍的制作、装饰、编制等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及完成效果,使马鞍制作手工技艺得以完整地展现与传承;从传承范围来看,数字博物馆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有效配合实体博物馆向更多更为广大的爱好者提供丰富信息。从传承效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智慧的结晶,传承需要当代更多的人来参与,因此,具有现代意识的展示方式会更好地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使马鞍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走向全世界。
四、结语
蒙古马鞍作为北方草原特色的文化代表,体现了游牧文化的精神所在。从历史沿革方面看,它真实记录了游牧文化产生发展的历程;从文化传统方面看,它体现的是草原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从人文艺术方面看,它是蒙古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朴素的物料、科学的造型结构、美观的装饰工艺使其成为既具美学特色又有生活气息的实用品。蒙古马鞍所承载的独特的蒙古元素、文化内涵与民族情结,是北方草原人民乃至世界的珍奇瑰宝。因此,对日渐消失的蒙古马鞍手工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和研究,是我们保护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举措。
[1]关巴,马雄福.江格尔故事梗概[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黑格尔.美学(第1卷)[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工艺美术[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夏燕靖)
J01
A
1008-9675(2017)02-0126-05
2016-09-20
段建华(197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