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法院工作

2017-06-05卢上需

21世纪 2017年4期
关键词:法官全市司法

文/卢上需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法院工作

文/卢上需

2016年,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精心指导、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法院工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以开展“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扎实完成自治区高院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结案率连续两年排名自治区第一,“事不避难,难也不难”的钉钉子精神成为全市法院干警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追求,实现了改革办案两不误,“两学一做”双丰收。钦州市委书记肖莺子批示指出,“2016年市法院党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在推进司法改革、解决执行难、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请市委宣传部认真总结,推出典型事绩,弘扬正能量。”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揽法院工作

坚决维护市委的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格遵守九个严禁等换届纪律,促进良好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始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工作,围绕法院最突出、干警最关注的问题,统筹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党组每季度开展专题调研,有主题,有方案,有报告,重视成果转化运用。建立基层法院院长每周向中院党组报告工作制度。

服务“两个建成”有新作为

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开放创新、港城联动、产业强市、生态惠民”发展战略和“两个建成”宏伟目标,为钦州“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港建设提供特色司法服务。制定服务“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20条具体措施。服务重大项目攻坚年、园区基础设施会战年活动,研究制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见6件,在工业园区、旅游景点、交通点设立巡回法庭7个,共受理涉企一、二审民商事案件3409件,实现企业债权2.268亿元。积极推动设立北海海事法院钦州法庭。狠抓执法办案,为钦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司法保障。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1867件,结案21266件,结案率97.25%,结案率全区排名第1名,比全区法院结案率平均值86.71%高10.54个百分点。我们提出两年内率先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目标,以“合法、公开、高效、权威”的执行工作理念为指导,全力解决执行难。共受理执行案件4540件,执结4458件,结案率98.19%,已实现执行案件良性循环,为提前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市法院坚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设立法官工作室696个,共调解案件2181件,达成调解协议1598件。全市法院2016年案件增幅9.3%,比全区法院平均增幅21.59%少12.29个百分点。全市法院均完成扶贫任务,市中院在扶贫点投资近27万多元建成30亩立体生态养殖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零的突破。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以青少年法制教育为重点落实普法责任,全市法院都建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年度先进个人颁奖仪式

司法公信力有新提升

我们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以党建为思想组织保障,以信息化应用为改革动力,创新审判管理机制,注重用大数据思维推行精准管理。在年初对全年工作任务细化成114项子任务,形成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量化动态公开的工作管理模式。全市法院依托审判流程管理、执行信息、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四大公开平台,为社会公众和当事人提供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捷的司法服务。与新浪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微博庭审视频直播工作。对全市法院立案等四十项工作建立通报制度,形成了法官自我管理、审委会管理、院庭长管理、审委办管理、立案庭管理、司法统计管理、纪律作风监督等多种管理有机衔接、形成合力的管理模式。积极发挥民商事、刑事、执行等指导组和审判问题收集制度的作用,组织专业沙龙6次,制定刑事职务犯罪量刑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精品案件”、优秀示范庭审评比活动,组织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会,发改案件分析会,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市人大代表对中级人民法院“十二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全票通过。

司法改革有新突破

我们按照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年”的统一部署,努力发挥基层探索精神,司法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完成首批入额法官遴选工作。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钦州市委书记肖莺子、市长黄海昆组织审议我市法院司法改革方案,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我市法院首批187名入额法官的遴选工作。在首批法官遴选过程中,全体法官和其他干警政治坚定、思想统一、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体现了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品格。以司法责任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审执分离改革,实现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分权运行、衔接协调、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运行新格局,同时积极探索执行警务化模式。坚持量化、公开、动态管理,实行干警业绩档案管理,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将我院作为绩效改革考核试点单位。主动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制定民事庭审指导意见和刑事庭审指导意见,有效减少庭审反复、拖延现象。加强审委会统一裁判标准的作用,强化审委委员集中学习。坚持院庭领导带头办案,全市法院审委委员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共2920件,其中主办案件1989件。院庭长带头示范庭审43件。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我院承办第三届全国司法学论坛暨西部地区司法改革研讨会。与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与院校资源的共享;我院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课题《中级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研究》结题,30多万字的专著已交付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系列改革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全市法官人均结案71.36件,同比增加6.26件,法官人均结案数继续处于全区法院前列;全市法院案件结案率从96.97%上升到了97.25%,实现了法官人均结案数、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上升;上诉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率、申诉率、信访投诉率下降的良好效果。

基层基础建设有新进展

在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克的大力支持下,钦州市执行指挥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现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将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执行服务大厅中心建设和智慧法院数据库建设任务,全市法院硬件建设进入新阶段。全面推进法院信息化应用,建成法院信息管理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完成钦州市看守所、灵山县看守所、钦州监狱远程科技法庭建设。全市建成科技法庭50个,实现全覆盖。钦州智慧法院建设方案已经党组讨论通过,被市发改委列入可研计划项目。人民法庭的执法办案、人员配备、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发挥了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全市人民法庭共审结案件5388件,占全部审结案件的25.34%。

文化建设、新闻宣传上新台阶

年初召开全市法院思想理论暨宣传工作会议,专门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持以优秀法院文化提高法院队伍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精神,把纪律规则融入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好法院文化基地的教育宣传作用,与市妇联等外部单位联合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全市法院第十届职工运动会,激发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创新宣传工作机制,设置主题,整合宣传力量,组织策划“法官工作室”等主题宣传,其中《法官沉下去,民意升上来》在《法制日报》第一版刊登。挖掘并宣传全市法院先进人物事迹。发挥自媒体作用,强化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形成立体式宣传阵地。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18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505篇,发布微信信息2280条。灵山县法院的官方微信在广西政法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法院类)排名前十。

队伍建设有新面貌

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主动研究布置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抓手,全体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责任担当,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组集体约谈基层法院院长、纪检组长2次,开展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会,用好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司法环境。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工作机制,关心关爱干警。全市法院没有违法违纪现象,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苏德海、全区优秀法院钦北区法院等一批先进典型。此外,小董法庭获第三批全区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钦南区法院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称号,灵山县法院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猜你喜欢

法官全市司法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