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绝暴力伤医维系医院净土

2017-06-05贺晓

21世纪 2017年4期
关键词:血泪杜绝净土

文/贺晓

两会评论

杜绝暴力伤医维系医院净土

文/贺晓

医院是患者、医务人员与死神和病魔战斗的阵地,充斥着太多的离别与哀伤、鲜血与眼泪。但当前,暴力伤医等事件频频发生,让医院增添了本不应有的血和泪。让医院少些不必要的血与泪,让“白衣天使”远离报复性伤害,既是对于医务人员的保护,也是对患者的尊重和对逝者的告慰,值得全社会为之努力。

让医院净土远离不必要的血泪,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提到,“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医生守护患者健康,对这两类人施暴,伤害的不仅是警察和医生,同时也伤害了二者保护的对象”。正如严惩袭警行为可以让警察在工作时少一些不必要的纷扰与危险,更加专注于执行公务;严惩暴力伤医者,也能让医务人员放下一些顾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病人的救治中。暴力伤医的行为,看似为自身情绪找到了出口,实际却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寒了心,在开展工作时更保守更程序化,长此以往,医患关系将更加紧张,行业氛围也势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总体来说,加大对伤医者的处罚力度,是一项合理、有效的措施。

让医院净土远离不必要的血泪,需要加强生命教育。面对一起起伤医悲剧,我们不仅应该加强对医生的保护,也应该反思我们的生命教育。相较一些国家,我国生命教育的意识相对落后,导致许多人无法坦然地接受自己与亲人的生老病死,在治疗无望后情绪易激动。许多伤医家属,事后也会后悔自责,认为自己当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死,没有修好生命教育的“必修课”。

让医院净土远离不必要的血泪,需要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不容否认,伤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医患关系的紧张。促进医患双方的理解,需要医务工作者更加耐心、用心,更加敬业、专业;也需要患者与家属对医务人员多一些理解、信任与尊重。当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并不充分,公立医院的医生待遇相比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医疗机构的继续进步,还有赖于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当然,要从根本上杜绝暴力伤医,除了实施上述措施,也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为对医疗机构行为有意见的人提供一条畅通、有效、公正的投诉渠道,让其身不正、破坏行业规则的医务人员受到应有的惩罚,不让个别“黑心医生”损害“白衣天使”队伍的神圣形象。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思想,采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避免因情绪悲痛而酿成更大的悲剧。

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中新社 刘亮 摄)

对暴力杀医报复医生亲属等犯罪从严惩处

(张贤达 绘)

猜你喜欢

血泪杜绝净土
杜绝身份歧视 请善待农民工
珍惜粮食
“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瓦努阿图
守住心中感恩的净土——《一饭千金》读后感
诊疗方案
读杜工部集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一十九) 西进运动(五):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创造一方医疗净土
杜绝初春老化肌
神秀之作血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