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主体育人视角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优化研究

2017-06-05王苏婷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院校

王苏婷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基于双主体育人视角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优化研究

王苏婷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企业对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猛增,这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同时又具有教育、职业相结合的双重属性,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比国内外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却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如何深入、稳定、长效地推进校企合作,己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校企合作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优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相关行业企业不够重视,参与力度不足、资助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无法适应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尤其是如何深入、稳定、长效地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校企合作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

1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德国 “双元制”培养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和日本官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等几种形式。按照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国外的这些模式分为三类:分别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合作(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德国“双元制”)以及以行业主导为主体的合作(澳大利亚TAFE)。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工学结合”模式、“2+1”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等。总体来看,校企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但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一些学校为迎合相关政策要求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其实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同时,由于校企合作项目不能满足企业快速追求利益的目标,致于企业参与度低,学校很难找到相对长期且稳定的合作伙伴。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关系不顺,校企合作不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亟待突破的难点。

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优化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机制,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构成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共同体,形成产教一体和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优化

我国目前校企合作还处于发展初期,基本以学习、模仿国外的一些办学模式为主。但是,由于我国与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本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完全地模仿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并不完全适用。

要深化校企合作,必须优化合作模式,明确合作要求,设立相关工作机构,确定工作职责任务,改变校企双方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加大教育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集团化教学,成立由政府、协会、学校以及有关企业参加的专业共建委员会。组建相关专业学院,建设专业群,使专业设置符合企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多方参与共同确定职业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形成“招生—教学—实训—科研—就业”五方面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优化图

首先由政府、行业协会牵头,联合有关企业、高校根据实际岗位培养需求提出人才培养合作目标,企业和高校根据此目标成立合作小组,根据专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一方面,学校提供校内专业教学支持和校内实训支持,由专职教师和实训辅导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和实训实习任务。另一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同时,可参与教材的编制,并依靠自身条件提供校外实训基地,由人力资源部门选定经验丰富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兼职老师和实训指导老师,承担学生操作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任务。最终,校企双方共同对培养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学校提供有关就业指导。力争使双方合作培养的学生做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最后,校企双方要做好跟踪反馈工作,对培养人才的社会、行业评价、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跟踪调研,并进行评估,最终根据评估结果来衡量该人才培养项目是否符合实际需求,能否进行长期、稳定的培养。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3.1 建立合作运行机制,促进常态合作

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稳定与否取决于此项目是否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能够寻找到并建立适用于双方的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可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共同制定有关基础制度、文件,如《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企业学生管理办法》、《校企合作项目教师考核办法》与《校企合作教学办法》等;建立适合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共同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标准上,要把学校的教学标准和企业所要求的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在教师方面,则可制定《校企合作项目教师考核办法》,并按照此制度加强对企业聘任教师的管理,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定期对教师(包括企业教师及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学进度等进行监控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此外,由于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的不同,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能够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的、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转化为切实符合自身需求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1.1 引企入校,全真环境教学

学校开辟场地,允许企业在校内建立“微型企业”(连锁专业可在校内建立微型超市卖场),使学生能够在全真的环境下接受全面、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并立即将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对所学专业和目标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企业而言,全真环境在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3.1.2 建立仿真模拟实训中心,教学做一体

在不具备开展全真环境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在校内建立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利用仿真的工作环境,从工作的实际内容出发,使学生进入员工的“角色扮演”,从而体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所需技能,对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进一步的认识。

3.1.3 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现代学徒制”源于传统学徒培训,是将现代高校的职业教育与传统方式结合,校企双方教师进行指导,企业深度参与的新模式。企业和学校合作,“先招工,后入学”,学生入学后进入企业,校企双方为“学徒”制定培养计划,由企业的“师傅”固定带领数个学生(一般5人左右),学生在跟着“师傅”学习的同时,还要回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们”事先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即就业。此培养模式对于校企双方和学生而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学生就业具有保障作用,且学生在毕业后的工资一般高于社会同等条件入职者。

除了以上教学模式外,还可以进行以赛促学,与合作企业共同参加行业大赛,在比赛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在校内建立“工作室”,面向市场提供实践教学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

3.2 建立基地共建机制,促进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建设并完善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这也是学校凸显特色、改进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保障条件。高职院校要用发展的眼光,从整个产业(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学校、企业的合作,融合各行各业、各类层次的学校(中、高职联合等)建立建成职业教育集团,吸引更多资金的注入,扩大合作层次,整合资源,积极实现更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互补。另外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限制,无法采购价格高昂的设备,但学校在设备方面有国家资金的资助,学校可与企业签订有偿使用协议,允许企业使用学校采购的先进设备。在节省企业设备采购资金的同时,学校通过企业可节省每年大约10%的设备维护费用,在此期间,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更为先进的技能操作,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

3.3 建立师资互聘机制,促进能力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同样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场所还十分匮乏,这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可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师资队伍培训场所、资源,可利用并选取优秀的合作企业作为培训合作伙伴,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有关科研项目的研究,为学校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并研究、学习企业有关管理手段、设备技术操作,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进一步密切接触专业所在企业、行业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的教学。在鼓励教师更多地接触企业以及行业前沿的同时,学校应当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教师通过学习、锻炼获得行业有关资格证书,并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应结合其在企业的挂职工作情况以及在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入、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激活教师队伍。

3.4 建立文化融合机制,促进人才共育

由于校企合作中,学校的文化主要包括学术方面的文化内容,着重在育人方面。企业方面则主要是实践文化,重视通过企业文化实践激励以达到经济利益。双方各自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双方在价值理念、管理机制和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存在冲突,这些冲突随着合作的日益深入会越加突出。校企文化融合需要在制度、精神、行为等文化层面进行相互渗透,解决相互间冲突,最后达到校企文化整体系统融合。

在管理层面,校企合作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都要重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合作项目管理制度。要借鉴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与管理,将企业的严谨、负责等态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

与此同时,要以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企业文化为精髓,开展课程内容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鼓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在课程制定中融入企业标准和企业内涵。在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将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作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渗透校企双方文化。校企双方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宣传学校和企业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做好学生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有关企业文化、内涵和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的魅力。

[1]詹晓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现状[J].学习月刊,2013,(10):68.

[2]董仁忠.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职教论坛,2014,(33):4-9.

[3]潘陆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5,(3):55-58.

[4]向大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30):163-165.

[5]肖旭,陈群辉.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2-15.

[6]王爱晶,方强,公双雷等.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7):41-42.

[7]李梦玲.校企合作视域下的双方文化渗透与融合的路径研究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19-21.

【责任编辑:黄素华】

Bi-subjects Education Perspective on th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 Su-ting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 310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there is a surge in the demands of high-quality and high-end practical human resources,and it encourag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the labors,as well as that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job market.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owns 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education and career.It is inevitab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high-skilled practical professionals and push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 contrast with the projects abroad,those in China still have many defects,especially the exploration of how to deepen and stabilize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long term remains a major problem encountered in uplift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e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s cultivation;optimization

G718.6

A

1671-9565(2017)01-052-04

2017-02-05

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一般科研项目“基于双主体育人视角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优化研究”(编号Y201635578),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与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6A07)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苏婷(1984-),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