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思考※

2017-06-05林莺林海燕王樱霖于京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资源中药

林莺 林海燕 王樱霖 于京平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烟台264003)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思考※

林莺 林海燕 王樱霖 于京平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烟台264003)

本文介绍了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及使用效果,分析网络课程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由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两大功能版块组成,两大版块又分别分为课程学习、教学资源和能力拓展3个模块及答疑讨论、教学邮箱、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和学情统计6个模块,具有实用性、互动性和引导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网络课程;中药植物学;中医学专业;远程教育

中药植物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中医学专业特点设立的综合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能力培养型课程,是中医学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多年改革探索的结果[1-2]。

在网络渗透入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面对90后大学生,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适应时代的发展,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由于本课程研究中药植物的形态、鉴别、栽培基本理论(栽培、采收、产地加工、炮制),是一门内容多、涉及学科门类广、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学时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掌握无限的知识,网络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1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设计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网络环境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拓展知识体系为引领,按照中药植物学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运用多种不同模块构建的交互学习平台。将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分为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两个版块,各功能模块见图1。

图1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模块设计图

2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建设

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是依托我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结合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的探索建立起来的。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版块下分设多个模块,各模块内容丰富、功能互补,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2.1 课程资源版块课程资源版块下设课程学习、教学资源和能力拓展三个模块。

2.1.1 课程学习模块课程学习模块主要是对课程的总体介绍,包括常规教学文件、课程简介、教师信息及课程通知等内容。其中教学文件主要有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使学生能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课时安排;课程简介将中药植物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概述,使学生能够了解中药植物学设立的目的及其对中药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教师信息部分列出所有任课教师及其研究领域,这也为本科生根据兴趣选择科研项目及指导教师提供参考;课程通知是教师发布信息的平台,学生可以及时获得教师上传最新文件、发布最新拓展内容、开始在线测试等教学内容。

1.2.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模块是整个网络课程的核心,包括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章节重点、课后习题、考试大纲及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历年课件、授课教案、授课录像、教材电子版以及中药植物图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下载,尤其是授课录像和中药植物图谱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授课录像是学生上课的实况录像,中药植物图片全部拍摄于滨州医学院本草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使学生成为网络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另外,中药植物图谱包含植物形态介绍、植物图片、入药部位及功效,可以作为野外实践的重要补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我们在章节重点部分列出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进行完课堂学习后可以明确教学重点,结合平台中的分章节课后习题及考试大纲中标注的考点,有的放矢的学习

网络教学资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链接,另一部分是国内外专业的植物分类网站链接,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在学习时提供良好的参考及知识补充。

1.2.3 能力拓展由于中药植物学是面向中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植物学相关基础较差的特点,设立能力拓展模块,包括前沿进展、知识拓展、漫话植物三个部分。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中药植物学的知识要点并提升野外鉴别能力。

前沿进展部分主要介绍学科前沿动态,教师定期上传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中药鉴定、中药质量标准相关前沿文章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知识拓展介绍中药植物学相关学科的术语、理论,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展开讲解,这部分问题就可以放到知识拓展部分,利用视频、PPT、或者Word文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药植物学课程提供良好的辅助。

2.2 教学活动版块教学活动版块是学生自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能力提升版块。下设答疑讨论、教学邮箱、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和学情统计6个模块。

2.2.1 答疑讨论与教学邮箱模块答疑讨论模块分为4个部分,包括课程讨论区、常见问题、自动答疑和邮件答疑。此模块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可以在答疑讨论区将自己的问题提出,任何加入本课程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答,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正确答案或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所以答疑讨论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BBS,学生和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进行课上和课下的无缝对接,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保证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比较典型的问题转移到常见问题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到常见问题区进行查找,可以节约一些时间。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常见问题编写好上传到自动答疑区,方便学生查询,不必花费时间等待BBS内的回答。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邮件答疑链接到教学邮箱,给教师发邮件提问,教师会进行一对一解答。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答疑讨论模块的动态筛选出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知识点或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专题讲解,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筛选和掌握。

2.2.2 课程作业模块教师在课程作业模块发布作业,学生根据要求提交自己的作业,教师批改后再反馈给学生,这种一对一的批改具有针对性,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对错误问题的及时改正。

2.2.3 试题试卷库及在线测试模块试题试卷库包含每个章节的试题库也包括各章节及综合试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答题和自测,查找不足,获取知识。

在线测试是教师利用试题试卷库资源根据需要进行章节测试或阶段性测试的教学活动场所。根据教学进度,在每章节结束后安排一个时间段(如一周)进行测试,学生可以在考试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选择考试时间做题,考试内容由系统根据教师设定的范围随机组合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2小时,到时自动交卷并批阅。学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调整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师也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改正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根据系统的统计筛选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专题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2.2.4 学情统计模块本模块可以统计出各学生在某时间段内登录总时长、登录次数、在各模块停留时间、在BBS活动情况等所有学习活动相关数据,教师可以方便地了解哪个模块访问次数多,也可以结合在线测试及BBS活动情况等了解每位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做到评价的全面性及持续性。

3 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

3.1 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理论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能面面俱到,某些知识点和技术手段不能展开讲解,且本课程是针对中医学专业开设的,学生中药学相关知识薄弱,网络课程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教师可以在网络课程内上传相关知识讲解视频或PPT等教学资料,学生通过自学及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进行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中药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有限,网络课程中的中药图谱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术语的解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3.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网络课程内容繁多,不仅有严谨的科学问题的探讨,也有趣味性的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线讨论、在线测试以及习题集、试题试卷库等内容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的空间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学习的有序、高效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因材施教网络课程内有大量的师生互动环节,如作业环节、答疑讨论环节及在线测验环节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一对一辅导,对于普遍问题可以在答疑讨论区发布专题讨论或者在理论课教学中集中讲解。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学情统计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结合课堂表现尤其是实践课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3.4 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学习知识的无限性是课堂教学内容有限性的很好补充。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通过收集、选择教学相关资源并上传至网络课程内,为学生实现优质的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资源的推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互动环节中的讨论,也可以将学生及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行分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互动性和引导性。利用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开拓学生的视野,服务教学,高于教学;利用多方位多角度的互动模块,引领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1]林莺,林海燕,王樱霖,等.中医学专业中药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方案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3):3-4.

[2]林莺,林海燕,王樱霖,等.形成性评价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1-12.

[3]李克东,谢幼如.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质性研究.开放教育研究[J]. 2011,17(1):15-21.

Construc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Online Cours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l Botany

LIN Ying,LIN Haiyan,WANG Yinglin,YU Jingping
(College of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Binzhou MedicalUniversity,Shandong Province,Yantai 264003,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cours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l Botany.Through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nline course,the paper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online course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l Botany teaching.The online course of Materia Medical Botany is made up of two functional sections:course resource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The course resource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3 modules:curriculum learning,teaching resources and capacity expansion, and while,the teaching activitie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6 modules:questions and answers discussion,teaching mailbox,course work, test paper library,online testing and learning statistics.The online course has the nature of practicality,interaction and guidanc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comprehensive quality,the ability to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problems.In addition,our study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online courses.

online course;Chinese Materia Medical Botan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distance learn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0.007

1672-2779(2017)-10-0015-03

:张文娟本文校对:王醊思

2017-02-10)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No.2016B-ZY016】

猜你喜欢

植物学教学资源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中药零食”怎么吃
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