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众创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7-06-05李燕萍
李燕萍,陈 武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众创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燕萍1,2,陈 武1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模式;现状与展望
1 引言
伴随着“双创”的蓬勃发展,支撑“双创”发展的载体——众创空间,也备受瞩目。从“创客”2015年年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国家明确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创新发展新动力,“众创空间”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热词,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创客空间的实践时间虽然较长,但相关研究却明显不足。相反,国内相关研究较多,却因众创空间是“双创”研究领域中的新构念,相关研究呈现出碎片化、重现象描述、轻理论等特点。具体来说,有研究从创业[1]和生态系统[3]等视角对其概念和内涵展开阐释,尚需结合经济新常态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加以诠释;有研究认为众创空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创新2.0[4]、创业和互联网时代[2]等方面,但未将众创空间建构主体的角色、动机与作用包含其中,而建构主体又是众创空间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有研究着重突出了众创空间在企业战略管理[1]、高校教育[5]、大学科技园[6]和推动经济发展[7]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与功能,却鲜有研究涉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拓展功能,而内在运行机制又关系到各个子模块间的契合关系,影响众创空间的效率和进化能力,外在拓展功能则关系到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还有研究从创客教育[8]、实践[3]和创新2.0[4]等角度建构并描述了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但分别从国家、区域、产业方面探讨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差异的研究尚处空白,且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发展的路径也尚未探明。鉴于众创空间既是“双创”领域的前瞻性课题,又是推动“双创”实践正在兴起的民主化创新平台,更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本文围绕“演变规律-功能组合-构建类型-驱动路径-创新发展”这条主线,在回顾和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析众创空间研究现状,并提出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尝试为中国众创空间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
2.1 创客向创客空间演变
欧美广泛普及的DIY文化是创客诞生的文化基因,Dale Dougherty最早提出创客的概念,把通过创造与分享将想法变为现实的人称为“创客”[9]。创客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伴随着创客群体的壮大而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活动也日渐增多,进而演变为在全球范围颇具声势的“创客运动”[10]。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硅谷创新文化基于车库文化、反主流文化和黑客文化而日渐兴起,并成为创客运动的文化基因,持续影响着今天的创客,重塑着制造业与硬件领域的新型创新模式[11]。创客运动的兴起,逐渐形成了创客运动的载体——创客空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创客空间的兴起。旧金山创客空间 Noisebridge 的创始人Mitch Altman提出,“创客空间是人们可以通过黑客行为来探索他们热爱的东西,并且能得到社区成员支持的实体空间”,一个典型的创客空间通常配备有包括 3D 打印、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等新型的生产设备以及各种生产工具,并且广泛采用 Arduino 单片机等开源硬件[11]。
2.2 传统孵化器向创客空间演化
1987年中国第一家孵化器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开启了中国孵化器发展的新纪元,发展至今历经四个阶段[12],分别是:①学习模仿阶段(1987—1994年),主要是借鉴国外孵化器的发展经验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工具主要涉及科技人员、高校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等创新主体,孵化器形式主要有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集团等。②自我发展阶段(1995—2004年),基于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科学发展观等宏观政策背景,中国开始突出强调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出现了海外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家孵化器等类型的孵化器。③自主创新阶段(2005—2012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由此逐步产生了村官创业园、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等新型孵化器,尤其是2010年上海新车间的出现,标志着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各类民营孵化器开始崭露头角。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13](2012年以后),创新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并迎来了互联网创业大潮,众创空间成为顺应这一时代的产物。从孵化器的发展演化脉络看,在创客空间出现之前,中国孵化器是由政府政策驱动发展的产物,随着分享经济理念的发展,西方创客运动的传播,由民营主导的孵化器逐步发展,于2015年“创客”“众创空间”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后,孵化器呈现出国有与民营并举且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英国智库NESTA也认为中国创客空间的兴起和发展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强调国家发展创客运动的重要性之后达到了巅峰时期[14]。
2.3 创客空间向众创空间演化
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之共性与差异并存,从创新到创业的角度看,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4]。创客空间、传统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创客空间、传统孵化器、众创空间异同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王节祥等(2016)、王佑镁和叶爱敏(2015)和14家众创空间访谈资料整理。
由表1可知,创客空间的本质在于创客依靠兴趣驱动进行DIY,却不太关注商业价值的实现[4]。企业孵化器是对创业企业家在创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和资源进行调剂的援助项目[16]。而众创空间有别于创客空间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创新创意的自造与分享,最终直接指向创业孵化,科技部也着重强调众创空间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现有的孵化器、创客空间是目前众创空间主要的两种业态[17],由此表明众创空间本质上也是一种新型孵化器,是其他类别孵化器的综合形态。
众创空间的发展与互联网和产业的紧密融合相关,新型孵化器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创客空间的演变。“创客空间+新型孵化器”模式便演变为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既强调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也强调为创业者提供一种全要素、低成本、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能力,是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综上,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众创空间演化进程。
图1 众创空间的演化进程
3 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服务模式
3.1 众创空间内涵与特点
众创空间的内涵因考察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务院(2015)将众创空间界定为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科技部(2015)则认为众创空间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有效满足网络时代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18];刘志迎等从移动互联角度,认为众创空间是创新者基于由企业搭建的或者自发形成的互联网平台实施创新活动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成果的展示或出售,需求者通过互联网搜寻和获取创新成果并加以利用的一种新型创新模式[2];英国智库NESTA(2016)则把众创空间定义为提供一个免费或付费的开放空间以及一定的设施,任何人可以到这里来进行创造[14]。对众创空间研究视角的不同也使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创新2.0背景下的众创空间具有DIY导向、资源可及、开放共享和属性多样特点[4];生态系统则着重突出众创空间的“众”“新”、无边界等特性[3];移动互联视角强调参与式与创新民主化[2];创新创业角度强调开放式创新、市场驱动/需求导向的特点[19]。
3.2 众创空间功能
众创空间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18]。现有研究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众创空间能够促进创业资源集聚并实现大众创业[3],引发创业大潮[7],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高校层面:众创空间能够推动大学科技园向企业治理模式转型[6],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创业成功率[5];在企业层面:能够促成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和降低创新成本[1],并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实现协同创新[4]。众创空间的功能体现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所倡导的协同整合,实现跨界互补的要求[20]。
3.3 众创空间服务模式
众创空间的“新”主要体现在创业快捷便利、成本低,服务种类更健全,创新更加开放,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等方面[7]。“创客空间+新型孵化器”的众创模式,使中国众创空间呈现出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地产思维型、产业链服务型、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七种模式[21]。但分析发现七种众创空间模式的创新元素都聚焦于创新创业服务,缺乏产业融合、技术复合、孵化器、技术供给等创新元素,而创新生态系统应涉及市场中的不同物品、软件工程、经济要素、信息系统和工业组织等[22],多功能系统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功能齐备的创新生态系统。此外与创新发展路径密切相关的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氛围构建等方面的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4 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创客教育视角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
此类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衍生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且高校和用户是该类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构建者,由合作社群、创意实践、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四个维度构成[8]。
合作社群涵盖学习共同体、跨学科团队和创意社群三类要素。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创客实践强调以多学科技能来解决复杂的创新问题;以用户为主体,汇聚来自于设计界、工程界等各类社会群体和普通用户,通过群体间的创意碰撞、知识分享等跨界协作展开多学科交叉创新。创意实践包含非正式学习、创客英雄之旅、正式课程教学和开放式创新活动四个要素。非正式学习是正式课程之外的自发性、自组织和更灵活的学习活动;在创客旅程中,体验学习是迭代开发的主要特点;正式课程基于创客空间和创业实验室的模式,联合校内外的技术与商业资源,与国内外专家以及创业孵化器协同合作;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应对挑战是创客的特色,以内在兴趣驱动来进行创作。开放资源包括开源硬件与软件、项目库与媒体和设计工具三类要素,以分享知识为核心,通过公共协作能够达成更快的创新,创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可用的设备筛选项目,为创客提供“协作工具、设计工具、测量工具、分析工具”四类。协作空间涵盖共创空间、共同工作空间和生活实验室三类要素。以启发性的物理或虚拟空间为支持,为用户、设计师和其他人员提供非正式情况下平等相遇的机会,从事共同创造、探索、实验和评估,即与用户和生产者共同设计、探索新兴的趋势、行为和市场机会,并进行概念、产品和服务的评估。
4.2 基于实践视角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
自中国提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以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高新开发区等主体协同构建了诸多功能更完善、系统更复杂、创新创业能力更强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典型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主要有:海尔众创意,目标是吸引全球热爱生活热爱创意的设计师、创客、用户共同创造出互联网时代引领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华强云+产业运营系统,目标是构建融合“创意、融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六位一体的产业加速体系,并首创“未来+”个性化产业服务,全面整合政府、专业机构、华强集团等五大产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发展周期的一键加速系统;腾讯众创空间硬件创业生态,以“孵化平台+创业投资+产业资源”的运营模式,重点孵化和培育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领域的智能硬件创业企业,共同打造硬件创业生态,为硬件创业者打造“创客空间”;梦想小镇,以产城融合的理念、“互联网+”的思维、“店小二”式的服务,帮助无资金、无土地、无办公楼、无地位但有激情、有能力、有想法、能无中生有的“四无四有”创业者,实现创业创新梦想。
学术界则聚焦实践案例的理论建构,如陈夙等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构建了包含众创精神、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基础平台与众创政策四个空间结构的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并分别代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文化特质与内在动力、活力源泉、资源基础和支撑体系[3]。
4.3 基于创新2.0视角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
基于创新2.0模式,刘志迎等构建了“社区—研发—市场”模式的众创概念模型[2],王佑镁等则以“创客→众创空间↔市场”模式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4]。两种模式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用户既是创新者,也是需求者,创客、研究者、学习者、用户、企业等参与者透过众创空间相互交织,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分享,创意产品的展示和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循环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此类众创空间生态系统遵循如下运行机制:创客通过知识社区/众创空间获取和分享知识;创客为了寻求解决方案或降低创新风险,通过互联网平台/众创空间发布创新需求,并通过特定的利益机制鼓励大众参与创新活动;创客完成研发活动后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市场展示并择机出售自己的创新成果,而需求者则在线进行海量创新成果地筛选和吸收并加以利用[2]。
综合教育、实践和创新2.0三种视角,本文构建如图2所示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已有创客教育、创意实践和创新2.0模式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素,同时使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协同互补网络结构,即开展创客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紧密的连接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创业;反之,在实践、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展创客教育。图2所示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具备创客人才培育和创意、创新、创业实践的功能。
图2 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
5 评析与研究展望
自2015年以来,众创空间取得了飞速发展,至2016年初中国各类众创空间已经超过2300家[13]。在学理探究方面,国内学者在众创空间的内涵界定、分类、功能、生态系统等方面已展开较多很有意义的探索。但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至少可以从众创空间演化逻辑、功能结构、建构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和驱动创新发展的路径机制等方面加以理论深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如图3所示的未来研究框架。
5.1 众创空间的演化逻辑研究
(1)基于案例的演化逻辑模型建构。自2010年中国第一家众创空间——上海新车间诞生以来,历经5年的发展,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等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众创空间,截至2016年1月,仅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就有498家[13]。然而,因视角单一、方法单一、区域单一等原因,鲜有研究能够深入地揭示众创空间的演化规律。如萌芽阶段的众创空间应采取何种生存发展逻辑?其功能网络结构的侧重点如何?建构方式、运行机制如何?未来需要通过多案例研究众创空间从“萌芽→成长→成熟→衰亡”的演变过程模型和理论,对指导众创空间在不同发展阶段选取最佳生存策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表示未来需要重点破解的难点。图3 众创空间未来研究框架
(2)基于案例的中层理论建构。中国已有较多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建设实践,政、产、学、研、用、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众多主体已参与众创空间的构建,共同促进众创空间的发展。也开始有关于某个主体参与众创空间建构过程的案例研究,如王节祥等基于单个企业案例研究了阿里百川众创空间平台发展策略与演进逻辑[15]。上述研究在产业实践和理论拓展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但对理论建构的贡献略显不足。未来需要采取多案例、多区域、多方法、多角度、多阶段的方式深入研究政产学研用在众创空间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例如,政府在众创空间建构中所扮演的协调者角色和发挥引导、协调、监管作用;企业在众创空间建构中所扮演的主导者角色和发挥支撑载体作用等,以此构建众创空间演化发展的中层理论,有助于拓展创新管理理论、平台理论等理论的研究视角。
5.2 众创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成因研究
中国众创空间建构过程中的政出多门现象依然存在,如科技部门聚焦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教育部门则关注众创空间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由此导致产学研用等合作主体目标不一致。支柱型产业和大型企业的低效参与也是众创空间平台孵化能力提高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瓶颈”,导致众创空间呈现出规模小、分布不均衡(东强西弱)、生存能力弱(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等问题[13]。而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与单一组织资源与能力的有限性,需要众创空间开展多元化合作,同时需要具备垂直资源的整合能力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因此,未来需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资源依赖、社会网络、生命周期等理论着眼于研究影响众创空间内部跨边网络和外部社会网络结构形成的要素;影响众创空间垂直整合群体资源和专业化管理团队建构的因素;影响众创空间跨区域发展和众创空间之间开展协同合作的因素。上述研究一方面可以使众创空间要素研究更加规范化和理论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为众创空间产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5.3 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1)众创空间功能结构研究。当前由于单一案例、单一视角、单一区域内的研究导致众创空间的功能研究呈现出碎片化、区域化、普适性低等特点,主要集中于探讨众创空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功能作用且欠缺学理探究,如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等[5,19],却忽视了众创空间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路径研究。而众创空间在产业实践过程中更加关心如何集聚创客资源?如何更好地为创客提供服务?如何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因此,未来需要基于共享经济、平台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等从多角度、多区域探究众创空间如何从单一区域合作拓展到多区域合作?如何从单一功能拓展到多元功能?如何从国内合作拓展到跨国合作?如何从主要服务创新创业拓展到创客培育?探究上述问题将有助于众创空间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多元化和网络化,使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双重提升。
(2)众创空间运行机制研究。据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6年中国孵化器发展现状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诸多众创空间因团队经营能力、经验不足;无特色、品牌作支撑;纯复制类型导致竞争力不足;缺乏依托大企业、高校丰富资源和经验的优势而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现有文献极少从理论层面深入阐释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问题。未来需要重点研究众创空间的管理机制、合作机制、服务机制、创客培育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入住项目筛选机制等,以更有效地解决众创空间生存发展“瓶颈”。
5.4 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与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1)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眼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研究显示制约众创空间发展最为突出的三大“瓶颈”分别是:众创空间或“有店无客”,或人员参与度很低,长期保持活跃参与人数相对都不太高[23]。因此,构建一个具备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的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可以在创客与其需求的信息或资源的结构空洞之内填充弱联结,将有助于众创空间更好地服务创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驱动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众创空间已成为驱动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创新供给侧改革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当前关于众创空间在产业、区域和国家层面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机制尚未清晰,如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如何影响创业企业与市场对接效率。因此,未来需要重点探究众创空间是如何聚集和提升创新发展所需的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创客资本、创意资本等,对于深化和发展上述资本理论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吕力,李倩,方竹青,乔辉.众创、众创空间与创业过程[J].科技创业月刊,2015(10):14-15.
[2]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2):52-61.
[3]陈夙,项丽瑶,俞荣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1):35-43.
[4]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5-12.
[5]李瑞军,吴松.“众创空间”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07):82-85.
[6]费坚,赵海涛.众创空间视域下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市场驱动力[J].阅江学刊,2015(05):99-102.
[7]刘佳薇,徐光宜,郑淑洁.众创空间塑造创新创业新生态[J].中国经济报告,2015(09):75-77.
[8]付志勇.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5(05):18-25.
[9]DOUGHERTY D.We are makers[EB/OL].http://www.ted.com/talks/dale_dougherty_we_are_Makers.html,2011.
[10]胡贝贝,王胜光,任静静.互联网时代创业活动的新特点——基于创客创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1520-1527.
[11]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12):1789-1796.
[12]王路昊,王程韡.孵化器的概念及其角色演变——基于《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扎根理论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04):493-500.
[13]李燕萍,陈武,李正海.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首届“创新发展·创客·众创空间”论坛评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0).
[14]SAUNDERS T,KINGSLEY J.Made in China:makerspaces and the search for mass innovation[R].2016.
[15]王节祥,田丰,盛亚.众创空间平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演进逻辑研究——以阿里百川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1):1-6.
[16]MIAN S A.Assessing value-added contributions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tenant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6,25(3):325-335.
[17]王子威.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辅助创业服务[N].中国经济导报,2015-06-11(B07).
[18]科技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的通知[Z].2015.
[20]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01):4-12.
[21]投中研究院.众创空间在中国发展现状、七大模式、三大案例[EB/OL].http://chanye.focus.cn/news/2015-05-14/6222221.html.
[22]KATZ M L,SHAPIRO C.Systems competition and network effect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93-115.
[23]许素菲.长三角“众创空间”调研报告发布[N].浦东时报,2015-07-08(03).
(责任编辑 刘传忠)
The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Prospect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
Li Yanping1,2,Chen Wu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crowd innovation space research.At first,it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And then it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meaning,characteristics,functions and mechanism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In the last,it discusses the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of crowd innovation space ecosystem.It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future directions.It hopes to provide guidance from function structure,main body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practitioners,and to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to focus 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r trend.
Crowd innovation space;Innovation ecosystem;Building model;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prospect
2016-07-21
李燕萍(1965-),女,湖南常宁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
F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