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研究

2017-06-05陶晓丽王海芸张钰凤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院所众创市场化

陶晓丽,王海芸,黄 露,张钰凤

(北京决策咨询中心,北京 100089)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研究

陶晓丽,王海芸,黄 露,张钰凤

(北京决策咨询中心,北京 100089)

对高端创新要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框架,高端要素创新的市场化配置主要包括要素维、主体维和载体维三个维度。进而归纳了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四种典型模式: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高端创新要素如何实现市场化配置至关重要。因此,在前述理论框架之下以北京为典型案例区域,深入分析和论证这四种模式的运行机制。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典型模式

1 引言

关于高端创新要素及其市场化配置是科技创新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和新兴议题,但是由于我国发展阶段以及创新实践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取得了明显进展。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端生产要素的相关概念研究。传统的对生产要素理解,在萨伊的生产要素三元论里,劳动创造了工资,资本创造了利息,土地(自然力)创造了地租[1]。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2]。迈克尔·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高端要素即高级生产要素,是相对于传统基本生产要素而言的,高端要素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投资才能逐渐形成的[3]。徐竹青认为,高端要素即高级生产要素,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技术劳动力、科技基础(如科研机构、R&D投入、通信信息)、知识产权(如专利、品牌、版权)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中更重要的生产要素条件,因此称之为高级生产要素[4]。孙生阳等从要素结构类别的角度,根据要素结构中的高(低)端要素含量和组合方式不同,把发达国家(经济体)的要素结构总体看成是高端的,把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要素结构总体看成是低端的[5]。可以看出,高端要素是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有不同,就当代来讲人才、R&D投入、创新、知识产权等是其重要内容。第二,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模式的研究。李龙一研究了不同国家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分析了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社团市场经济等模式[6]。资源配置是指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做出的选择。从配置主体来看,资源配置模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技术配置模式、市场配置模式、以市场价格为辅的计划配置模式、以宏观政策调节为辅的市场配置模式、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基本”平等的双主角模式。其中,市场化配置模式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体系进行资源配置,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要实现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许玉明认为首先应建立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条件,其次建立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运行机制,最后应用技术创新与转化的市场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7]。此外,哈佛大学Chesbrough教授于2003年从区别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的角度,引入了开放式创新的全新概念与运作模式[8],指出应结合企业内外部创意及市场化渠道,均衡协调内外部资源;企业边界应由原先的封闭模式向多孔、疏松、可渗透模式发展,方便知识流动和合作创新,提高企业整合各种创新要素的能力。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旨在解释三股螺旋之间存在的相对独立和彼此作用的本质[9]。

本文将高端创新要素界定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生产中所必需的科技创新基础,主要包括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科学仪器等。创新主体包含高校、科研机构(院所)和企业三大主体[10]。载体是能承载各种要素的,使各种要素产生联系的媒介或方式[11]。科技创新载体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也是集聚创新资源、会聚创新资本、吸引创新人才有效的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12],包括孵化器、联盟、交易平台、专业市场、众筹平台、众包平台、众创空间等。机制及政策也是重要内容之一,破除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理论框架分析

科技资源包含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科学仪器等,又有不同的创新主体机构如企业、高校院所、政府等,通过各种载体以不同形式和组合分布在市场体系之中,看似杂乱无章,然而纷繁复杂的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发生发展其运行背后有一定规律可循。可以将高端创新要素相关的归为一类,将创新机构归为创新主体,从中寻找高端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与载体之间的组合规律。本文研究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

2.1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三维度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分析框架包含三维度:高端创新要素维、创新主体维和载体维。高端创新要素维是指参与市场化配置的高端的创新要素。包括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科学仪器等。其中,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属于单项要素;研发机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属于组织化实体的实体要素;高端创新要素可能还包含管理、政策等环境要素。

图1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分析框架图

创新主体维是指参与创新的各类机构,尤其是创新机构,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其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政府则起着重要的政策引导和监督职能;中介机构承担着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粘合剂的作用。

载体维指承载高端创新要素配置的各类载体。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多种不同要素资源配置形式的集合体,也是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共同作用的集合体,并充分体现“众”的发展理念,既可以是虚拟机构,也可以是实体组织。主要涵盖孵化器、联盟、交易平台、众筹平台、众包平台、众创空间等。其中,孵化器、联盟属于传统载体;众筹平台、众包平台、众创空间属于新型的载体。

2.2 三维度运行分析

市场化配置模式整合了高端创新要素维、创新主体维和载体维各方资源,三者在机制、政策的作用下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每个维度作用于其他两个维度的同时也被其他两个维度影响和反作用。三者共同促进了要素的流动、集聚以及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在不同的机制和政策的环境影响和作用下,三者形成了不同的互动关联程度,最终演化成为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发展格局。

其中,高端创新要素维和创新主体维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流动性问题。高端创新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独自游离在整个市场中,而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的创新主体里。首先看人才要素,一般以不同职称职级和岗位形式存在于不同的主体之中。如以总经理、工程师等形式存在于企业之中;以研究员系列和博士、硕士等形式存在于科研机构之中;以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形式存在于高校中;科技中介从业人员以技术经纪人等形式存在于中介机构中。市场化机制下,人才可以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介质中流动。其次看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一般以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式存在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又通过中介机构实现从高校院所向企业的流动。最后看资本要素,资本要素可以以R&D经费的形式存在于高校、院所和企业中,而高校院所的R&D经费有可能来源于企业,也有可能来源于政府;可以以社会资本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中。因此,市场化配置就是要加快高端创新要素流动,打通要素流动的瓶颈和壁垒。

高端创新要素维和载体维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资源集聚的问题。当高端创新要素分散在不同创新主体中时,资源相对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形成合力,需要一定的载体将某个要素集聚起来。联盟是将技术要素集聚起来,以达到解决产业技术共性问题的目的。众筹平台是依靠大众的力量将分散的资本要素集聚起来,支持创新创业。

创新主体维和载体维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官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例如产业技术联盟是独立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它可以吸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政府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联盟让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姻,让政府更加有的放矢。很多高校院所都有直属的孵化器,“孵化+高校”的化学反应是将高校院所好的科技成果孵化成企业。可以看到在载体中,高校院所孵化出企业,深化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完成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专业市场中的人才市场,完成了人才由高校院所向企业的流动,技术市场完成了技术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等。

3 模式总结及实际案例研究

在理论框架加深认识的基础之上,采用归纳总结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深入探究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的运行规律和可能模式。根据近年来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行归纳总结,阐释清楚不同模式的创新主体、载体及高端创新要素间的组合的形式及运行的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各自的特点。理论结合实际,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北京市实际调研典型案例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解释和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直观理解。

3.1 “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及案例“天使汇”

在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发展众创空间可以说很好地促进了大众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支持创新创业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模式,即“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见图2)。与传统的创业模式不同的是,该模式是将创业者和投资人聚集在众创空间这个载体上组建成初创企业。众创空间从团队、CEO、市场需求、市场位置等方面进行筛选项目;众创空间同时寻找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合作。投资人既对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同时,投资人又是创业者的导师。众创空间针对创业企业从想法到上市不同阶段的需求和特征,提供O2O模式下的一站式融资服务。初创团队可免费获得办公场所、财务、法务等资源支持,还可以嫁接众创空间的媒体资源、融资渠道、项目展示平台等。

图2 “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示意图

“天使汇”成立于2011年11月,是国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融资最快的天使合投平台。在创新要素集聚方面,天使汇以互联网思维激活天使投资市场,一方面,集聚了创新创业的人才、创业导师、投资人;截至2015年6月30日,其集聚了13万名创业者,认证合格投资人2596名;另一方面,集聚了创业所需的资本,其线上集聚了几十亿人民币的融资额,挂牌企业总融资额达到了40亿人民币。在载体维方面,天使汇给创业者和投资人创造平台,双方相遇之后,“以市场化的方式为导向”给予对接,双方线下约谈交流,促使创业者和投资机构进行合作达成共识,从而促成创新创业主体——初创企业的成立。同时,平台打破了空间的局限,项目遍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

3.2 “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及案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了传统科研机构的“计划”特色,在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格局难以打破的情况下,新型研发机构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突破了原有体制内单位制的局限。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整合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见图3)是“需求源于企业、技术源头培育、政府政策支持、成果共同孵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纽带,将体制内的创新人才引进来为体制外所用,打破了机制内外的壁垒,从人才要素来看,通过组建由高校院所体制内的人才队伍和企业的人才队伍;从技术要素来看,让技术与需求更精准地对接,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达到整合一批世界一流的大院大所,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等多赢的局面。

图3 “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示意图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创新主体维方面,集聚了北大、清华、中科大、北航、北理工、农大、北科大、北交大、北工大、北邮、北化大、中传媒、中科院等13家学术单位和商飞、潍柴、美亚柏科等70多家行业龙头及高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体,通过载体维——研究院的平台将各个创新主体集聚,实现了高端创新要素——人才的集聚,技术的集聚。再采取以市场化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建立新母基金,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其次,政府专项资金分配市场化。以协同院作为平台统一完成项目遴选和项目管理,由投资人或领军企业选择由母基金或子基金实际投资的项目,确保项目未来与市场接轨。最后,技术要素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化自由化。研究院的成果转化由基金负责,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三种方式实现。采取技术孵化模式、技术成果+合作企业模式、技术成果+创业团队模式、技术资源+中小微企业模式等,盘活了人才的同时也盘活了技术。

3.3 “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案例“首都创新大联盟”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企业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产业联盟是最主要的合作形式之一。产业联盟一般是自发成立的,它的适时出现实际上是源自于巨大现实需求的倒逼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技术自主迭代更新发展的瓶颈问题。“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见图4)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创新主体的资源,共同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制定相关的产业技术标准,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等。这种模式有利于技术与产业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有利于国家整个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图4 “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示意图

“首都创新大联盟”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开放性、中立性的组织,它由首都资源聚集度高、行业影响力大、发展成效较好的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成。“大联盟”充当了载体的角色,在高端创新要素方面,首先是技术要素方面,大联盟共建技术开发、测试分析、项目转化、金融服务、人才培养5类共性平台,承担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制定相关产业技术标准等。其次是资本要素方面,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银行、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为产业联盟提供增值投融资服务。在创新主体维方面,产业联盟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社会组织,能够把拥有众多科技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距离市场最近的企业直接联系起来,推动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共同协商解决行业的共性问题。

3.4 “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及案例“易科学”

在考虑高端创新要素时,一般更多地关注人才、资本、技术,往往会忽略了高端创新要素的“物”——科学仪器资源。科学仪器的应用领域涉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几乎无所不在;科学仪器作为采集信息的源头,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带动”作用[9],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10]。创新除了需要人才、资本、技术,一些高端的精密科研仪器也是非常关键的。然而一些高端精密科研仪器一般深藏在高校、科研院所,一方面有些仪器可能使用不够充分、甚至被闲置,而折旧费及维修保养费用又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可能在另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未能购置需要的高端仪器,想要用上实验仪器就很难。也没有专门针对实验的购买服务。一方面是有对仪器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仪器的闲置。“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见图5)很好地解决了供需失联的问题,搭建了一个仪器共享和实验外包的科技服务平台,将拥有科学仪器的高校、院所等供方与需要使用科学仪器的其他高校、院所、企业等需方吸引到这个平台上,通过互联网的众包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

“易科学”诞生于清华大学的创业课堂,于2013年创办,致力成为中国领先的科技服务交易平台,目前已经开展仪器租赁,实验外包和分析测试的互联网业务。其通过聚集仪器设备、科研人员、科技需求、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为企业及研发人员提供实验外包、科研仪器租赁以及技术研发需求发布等服务,开创了科学研究和企业研发的“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新模式。从载体维来看,“易科学”是一个众包平台,主要提供仪器租赁,实验外包和分析测试等服务;从高端创新要素来看,易科学注册运营以来,已聚集近5万台仪器设备信息在易科学服务平台上,很好地将各创新主体高校、院所等的高端创新“物”的资源盘活了起来,使得企业有机会使用高端仪器或者购买相关测试服务,目前,累计服务企业数百家,服务研发人员千余人。

图5 “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示意图

3.5 模式特点比较

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总的来看都是整合了高端创新要素维、载体维和创新主体维各方资源,通过市场化的配置,来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具体来看,各模式各有侧重和特点(见表1)。

表1 高端创新要素配置模式比较

从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来看。前两种模式集聚的高端创新要素都有人才的集聚,而人才的集聚的机制又有所不同,“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主要集聚的是和创业相关的人,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导师等,侧重的是创业;“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主要是打破体制内外人才流动的问题,集聚的人才主要是体制内外的解决技术相关等方面的人才,侧重的是创新,不是创业。“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集聚的高端创新要素主要是技术,以技术为纽带,主要解决的是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这些共性技术有的可能只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拿出来给相关的企业共享,有的可能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所在的企业共同分工协作来解决。“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集聚的高端创新要素主要是科学仪器,涉及科学仪器的共享及由仪器共享延伸的实验外包服务。

从创新主体维来看,“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主要是初创企业的集聚,相对比较简单,而后三种模式集聚的创新主体比较丰富和复杂,都涉及高校、院所、企业;具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主要参与的创新主体有高校、院所、企业以及政府,涉及体制内的相关创新主体参与到体制外的创新,同时又涉及政府的专项创新资金的市场化。“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多的是市场化的相关创新主体高校、院所、企业,一般不涉及政府。“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涉及的创新主体的参与主要是从供需的角度来看,涉及科学仪器的拥有者或者需求者,涵盖高校、院所、企业。

从载体维来看,“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的载体是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的载体是新型研发机构,“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载体是联盟,“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的载体是众包平台。各模式载体提供的平台有所不同,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则是为体制内外的高端创新人才提供创新的平台;联盟为高校院所、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众包平台提供的是科学仪器的共享平台和实验外包等服务的平台。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加快高端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主动适应中国新常态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换。针对这一重要议题,本文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初步提出了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概念框架,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即是高端创新要素、创新主体、载体、机制及政策等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要素维、载体维、主体维对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以解构和促进认识加深。根据近年来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行归纳,提出“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及案例“天使汇”、“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及案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案例“首都创新大联盟”和“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及案例“易科学”,阐释清楚不同模式的创新主体、载体及高端创新要素间的组合形式及运行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各自的特点。

北京在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方面具备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但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北京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及市场化配置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不够;载体需要抓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机遇,实现传统载体在信息时代下的转型升级;创新主体还需要进一步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避免高端创新资源归属不同创新主体造成的分散与资源分割。

[1]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4]徐竹青.高端要素、产业升级与城市化发展——基于浙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3):111-115.

[5]孙生阳,琚莉.全球化对高低端要素结构长期发展路径影响差异分析[J].商业时代,2013(10):13-15.

[6]李龙一.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研究[J].科技导报,2003(12):16-19.

[7]许玉明,柯昌波,袁伟.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西部论坛,2014,24(4):44-49.

[8]CHESBROUGH Henry.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9]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

[10]高月姣,吴和成.创新主体要素投入产出效应及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5-10.

[11]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1—2012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60.

[12]周勇义,张黎伟,黄凯等.高等学校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75-176.

(责任编辑 刘传忠)

Research on the Modes of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of Top Innovative Elements

Tao Xiaoli,Wang Haiyun,Huang Lu,Zhang Yufeng

(Beijing Decision-Making Consultant Center,Beijing 100089,China)

Based on the arrangement and definition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about the topic of top innovative elemen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top innovative elements,mainly including elements dimension,innovation subject dimension and carrier dimension.Consequently,four typical modes are concluded:crowd innovation space+ start-up firm+factor cluster;new-type research institution+marketization performing+factor cluster;alliance+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ternet+public platform+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As the capital of China,Beijing has the most centralized resources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It should be highlighted is that how to make the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top elements work to play essential role in the procedure of 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and innovative centre.Furthermore,the paper takes Beijing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deeply analyz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four modes.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relative research and policy practice of the top innovative elements’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Top innovative elements;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Typical modes

2016-08-04

陶晓丽(1984-),女,安徽人,北京决策咨询中心助研;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

F293

A

猜你喜欢

院所众创市场化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