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和非典型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7-06-05刘翠玲唐海明
刘翠玲,唐海明
(河北省行唐县动物防疫监督站河北石家庄050600)
雏鸡支原体、大肠杆菌和非典型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刘翠玲,唐海明
(河北省行唐县动物防疫监督站河北石家庄050600)
雏鸡的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继发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并造成大批死亡的现象并不多见,本文就介绍一例雏鸡非典型新城疫与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
1 发病情况
前几日下午,我县疾控中心接到一养殖户求助电话,说自己饲养的28000只45日龄的雏鸡开始大面积死亡,每天死亡400~500只,用药没有效果,怀疑是禽流感,于是打电话求助。县畜牧局特派笔者去了解详情。
2 临床症状
主诉:从25日龄3倍剂量接种二免法氏囊疫苗开始,鸡群出现零星咳嗽、打喷嚏、发蔫现象,到28日龄时,咳嗽、呼噜、拉长鸣音现象加重,部分鸡眼睛内有泡沫样的液体,还有的鸡出现肿眼现象,于是晚上用中药点燃熏蒸带鸡消毒,连用3 d,不见效果,呼吸道症状反而加重。于是开始投喂呼吸道治疗药物泰乐菌素等连喂5 d,病情不见好转,并开始出现零星死亡的现象。重新换兽医后又连喂3 d药,结果出现采食下降、精神沉郁、跛行、不愿行动、腹泻、排黄绿色稀便等,死亡率开始由原先的几十只上升到上百只。
我们根据主诉情况首先查看检疫证明有效,然后进入鸡舍查看情况,发现该养殖户为保温将鸡舍封闭的严严实实,舍内氨气味刺鼻熏眼,人在鸡舍内喘不过气,将病情严重的鸡或死亡的鸡倒提起来,从嘴角处流出有酸臭味的黏稠液体。我们对5只病死鸡、5只发病症状较严重的鸡和5只发病症状较轻的鸡共15只鸡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
1)大部分鸡鼻流黏液,鼻孔被黄色的痂覆盖,有的鼻孔处还粘有羽毛,个别鸡眼眶内有豆腐渣样物质。
2)喉头有针点状出血,气管环充血、出血、内有黏液的共有12只,支气管内有黄白色条状干络物造成支气管栓塞的有4只,气囊壁增厚混浊,有黄色干酪样分泌物的有10只。
3)大部分鸡的腺胃基部、腺胃乳头与乳头之间有零星的出血点,个别严重的出血点较密集甚至呈斑块状,小肠淋巴结滤泡出血、肿胀,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坏死,直肠黏膜、泄殖腔有条纹状或斑状出血现象,外观整个小肠,有高粱粒大小的出血斑,小肠水肿,呈节结状粗细不均,刚打开腹腔时小肠呈暗红色,片刻便变成黄白色。部分鸡的腹腔内有灰白色泡沫状液体。肝脏肿大变脆,肝表面有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微肿、肾脏呈轻微花斑现象的有8只。
4)跗关节肿大,用手触摸发烫、有波动感,剪开关节腔内有灰白色脓性或脓血液体流出的有10只。
5)所有鸡只消瘦,胸骨突出,肌肉发绀。
综合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排除了禽流感。
3 治疗措施
3.1 改善环境
打开天窗和换气扇,在保证舍内温度的情况下,加强通风和换气,确保舍内空气清洁,但是要防止贼风袭击。对全鸡场内的相关用具、设施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并将病死鸡的尸体在远离鸡场的地方消毒深埋或焚烧;对发病鸡只进行隔离,单独饲养。
3.2 药物治疗
全群鸡上午用替米考星与清解合剂(主要成分是:柴胡、金银花、玄参、生地黄等)饮水,下午用弗本尼考饮水,晚上用土霉素拌料,连用4 d。
3.3 疫苗接种
停药后一天,用2.5倍量的克隆45(进口疫苗)配合转移因子进行逐只肌注(转移因子可诱导免疫细胞活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可有效缩短疾病病程,减少鸡群应激),接种期间加大优质维生素的用量,同时提高舍内温度2℃以减轻接种应激,提高免疫效果。
两天后,该养殖户打电话说大批鸡精神状态变好,采食量逐渐回升,死亡率降到40~50只/d,于是又让该养殖户进行药物治疗3 d进行巩固,防止复发。养殖户对治疗结果比较满意。
4 总结
1)为保温,不注重通风换气,造成舍内空气浑浊,诱发支原体。
2)鸡群有病时,即使在知道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情况下也不敢进行接种,怕引起暴发性死亡,只是一味用药,结果越用药鸡群整体抗体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以至于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本鸡群混合感染滑膜炎霉形体,由于腿关节的病变,鸡不愿意站立,采食量降低,营养达不到,鸡体消瘦,最后因各器官衰竭死亡,而该养殖户在前期治疗时并未投放治疗滑膜炎的药物。
4)接种疫苗剂量过大,养殖户总认为疫苗接种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剂量太大一方面容易产生免疫麻痹,接种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造成应激加大。
综上所述,一旦鸡群发病,不可武断地投药,应当正确诊断,对症对因治疗,减少误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