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调查
2017-06-05林莎
林莎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600
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调查
林莎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600
目的了解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病原学检测重要性的认识,也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6月间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例数、送检标本类型、培养结果等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学送检率为20.54%,送检标本均为痰液,培养阳性率为21.53%,检出致病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分别占93.55%和6.45%。结论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和培养阳性率较低,而且送检的病原学标本类型只有痰液,缺乏其他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
病原学检查;送检率;阳性率
随着多重耐药菌、尤其是“超级细菌”的出现,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自2004年卫生部颁布第1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来,已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8年)、《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2009年)、《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201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1年)和2011年起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最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中已明确规定: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尽早查明被感染病原菌,并根据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可见随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加强,病原学检查愈来愈受到重视。以下是该研究对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的病原学标本送检情况进行的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间在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1例,然后将所要调查研究的相关内容及其指标填写到实现设计好的调查表中,再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1.2 研究内容
病原学标本送检率、送检标本类型、培养阳性率、致病菌检出情况和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1.3 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用例和率和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病原学标本送检率
被调查的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有69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医生开具病原学检查的有167例,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总数的23.82%,其中有144例患者送检了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20.54%,占医生开具病原学检查总数的86.23%,其中有23例患者未送检,占13.77%。
2.2 送检的病原学标本类型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送检的144份病原学标本均为痰液。
2.3 病原学标本培养阳性率
通过统计病原学标本培养结果发现,送检的144份标本中共检出31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1.53%。
2.4 检出致病菌情况
检出的致病菌有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两类,其中又以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共29株,占总检出菌株数的93.55%,革兰染色阳性球菌仅检出2株,占6.45%。
2.5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所分离的29株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选择性进行体外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见表1。
表1 检出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总体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
3 讨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已明确规定,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合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①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②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原微生物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结果而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检查,以尽早确定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有研究也表明[1],在明确致病菌及其感染部位的情况下,抗菌药物的有效率可高达88.80%,如果致病菌及其感染部位都不明确,则有效率仅为37.50%。可见,病原学检查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提高对病原学检查的重视,并能根据病原学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机会,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国家卫生资源的浪费。
3.1 病原学送检率
通过此次对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使用了抗菌药物的694例患者中,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有14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0.54%,低于《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提到的“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不低于30.00%”的要求。
分析该院病原学送检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的患者往往干咳无痰或咳痰无力,导致无法获取痰液标本,据薄会强等报道[2],临床上约有30%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干咳无痰或咳痰无力。②临床医生对病原学检查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病原学检查时间长,培养阳性率低,因此还是经验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不愿送检病原学标本,只有在长期、大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进行病原学的检查。③有的患者及其家属认为痰液细菌培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没什么大的意义,又会增加医疗费用,所以不愿意送检,甚至即便是医生开具痰液细菌培养检查,患者及其家属也不配合进行送检。
3.2 送检病原学标本类型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开展的针对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少,目前只有痰液的一般细菌培养,而针对呼吸道感染更为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查方法还有血培养、咽拭子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穿刺液培养等。应提高临床医生提高对其他类型病原学标本检测意义的认识,引导和鼓励他们开具多种病原学标本的检测,既有助于提高医院病原学送检率,也有助于提高病原学检测的阳性率,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病原学培养阳性率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不仅痰培养送检率低,其阳性率也偏低,致病菌检出阳性率为21.53%,低于国内报道的30.00%多的痰培养阳性率[3-5]。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许多患者在住院前已经使用过抗菌药物,而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大大降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②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正确的留痰方法及送检说明,导致标本留取方法不正确、送检不及时。③该院微生物室设备落后,一直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没有先进的细菌鉴定仪器和药敏分析仪,手工操作对痰培养的结果存在一定误差。④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除一般性细菌、真菌以外,还有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病原体等,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检出。
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原学检测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该次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该院大部分临床医生都是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没有根据病原学检查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因此,该院应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病原学检查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病原学检查在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增加更为有意义的病原学标本的送检,尽早获得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只要这样才能使抗菌药物的应运更有效、更合理,同时也可避免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该院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微生物实验室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微生物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标准化的药物敏感试验,同时还要注重微生物人员方面的培训。
4 结论
该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和培养阳性率均较低,检测标本类型只有痰液细菌培养,缺乏其他更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测手段,应提高临床医生对病原学检测重要性的认识,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曾化松,王艳琳.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5):341-343.
[2]蒲会强,任亚玲,张玉梅,等.痰细菌学培养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02,15(3):218-219.
[3]黄旭东,魏育生.1253份痰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0):1252-1253.
[4]张瑞霞,杨义明,吴卫华,等.522例老年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2):3590-3592.
[5]杨兰萍.呼吸内科痰培养病原菌分析及感染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9):1918-1920.
R446.1
A
1672-5654(2017)04(b)-0152-02
2017-01-16)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1.152
林莎(1981-),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