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2017-06-05汪宏慧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控制组馈线区段

汪宏慧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研究

汪宏慧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本文在基于馈线自动化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纵向识别原理来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并通过混合仿真试验得到了验证,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由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组成的。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部分。目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有很多试点,由分布的主站、分站和馈线端子结构形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通信的主干也已经达成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可以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构建,这使得馈线终端可以彼此快速通信,以实现更高性能的分布网络单相接地故障处理功能。

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的配电网主要是非直接接地系统,就是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或中性点系统。该系统通常发生在单相接地故障中,故障电流就非常小,与系统相连时,存在大量干扰信号,使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识别变得非常困难。根据应用特征,现在情况下的线路选择原理可以分为故障信号和注入信号,其中前者的可使用故障信号分为稳态和瞬态量。针对故障信号采用不同的数学处理,比如“群体比幅比相法”、积分法、模糊数学、小波变换法等等,在对故障信号的不断持续深入研究、硬件水平的逐渐提升的有力支持下,故障选线原理将日趋成熟。

2 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配网单相故障处理

目前,故障选线功能无论是由微机选线装置实现,还是集成在配电变电站自动化里,主要采用比较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各条馈线出口特征量的大小,属于“横向识别”。借助于馈线终端(FTU)的快速通信和协同处理,配网单相故障处理可以实现“纵向识别”,此种方式并不排除现应用于“横向识别”的一切原理,还可以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段功能。

2.1 纵向识别特点

第一,参与协同保护的是整个控制组,一个控制组所含的FTU只是本条馈线上所有的FTU,只要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这条馈线上,整个控制组就会识别。

第二,当发生较大的电流故障时,只有一个FTU控制组能启动;并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但是只能依靠零序电压启动,所以整个变电站所有控制组都被激活。

第三,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由于相对复杂的标准,一般处理将放在第一个控制组的第一个节点,不是两两通信。最后,纵向识别不能完全取代横向识别,尤其是对于不是全站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变电站,横向识别必不可少。

2.2 纵向识别原理

纵向识别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的1至10是每个交换机的FTU,其中5和10是控制开关的FTU,1和6是节点的FTU。在相对正常操作的中,接触开关时会自动断开,因此未能检测到故障组件。但是为了让5和10能参与到纵向比较,我们通常认为故障是一个有限值。本文的零序电流的瞬态分量和负序电流分量被称作为特征量,并且它们在一些操作之后获得复合特征量W 。假设1~10的复合特征量为W1~W10,八个段的特征值定义为M1~M4,M6~M9。

下面将具体的故障设置成发生在d1至d4点的纵向来比较判断。

图1 典型的配电网示意图

当问题发生在点d1时,相对于故障线来说,开关1就处在最大复合特征量W1处,区段1的特征M1也是最大的,区段2~4之间的特征性非常小;而相对于非故障线,由于6~10处开关的复合特征值都很小而且都比较相似,所以对应6~9区段的特征值也就很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故障发生在点d1时,特征值的截面满足以下关系:

式中的δ1~δ3是常数,考虑到多变的接地条件,δ1取5,δ2和δ3一般取3。当区段特征满足式(2)时,就大致可以判断出故障发生在开关1及2之间,区段4和9的特征值M4和M9则没有参与对比的必要性。

当故障发生在点d2时,相对应满足以下关系:

当故障发生于点d3时,相对应的区段特征量满足下列关系:

当故障发生于点d3时,相对应的区段特征量满足下列关系:

式(3)~(5)的值δ1~δ3与上述相同。 应当注意,由于接触开关通常是断开的,因此在有限值的复杂特征处考虑5和10的实际标准。 通常,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于1A时,复合特征量就等于1A,这保证了公式5的可靠性。 当总线路故障发生的时候,每条馈线间隔特征量Mi不满足公式(2)~(5),每个馈线的第一节点不启动。

2.3 混合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实时仿真系统(HYBRISIM)仿真一个典型的110/10kV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图中:xs指系统阻抗;变压器为1:1理想变压器,xB为变压器阻抗;xL是消弧线圈,开关K1控制其入出;线路用12个π模型来等值,四条线的长度分别为6km 、9km 、9km 和12km;Zf1~Zf4为四条线路的等效负荷;PT-1和PT-2是电压互感器;CT-1~CT-7是电流互感器;d1~d7为故障点。

图2 典型的110/10kV仿真系统结线图

整个仿真系统工作在100V电压下,仿真系统参数见表1。

表1

表2

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复合特征量的计算,得到的结果列示在表2中。

Nus对应着不接地系统,故障角度分别为90度、80度和0度。Nus对应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角度分别90度、80度和0度。从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表中的数据满足垂直识别标准,非合规数据是无故障的,值越接近1,因此可以放宽标准。

(2)当故障的角度越来越小时,则故障容易变多的是特征值。 原因是零序电流瞬态分量变小,负序电流分量是重要原因。

(3)当故障的角度为零时,非接地系统故障区特性远大于消弧线圈的故障区特性。 这是因为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故障角度为零时,存在比较大的零序电流瞬态分量,就导致了负序电流分量权重变小。

(4)当问题发生于点d6时,故障线和非故障线段特征值非常相似,导致故障间隔定位失败。 这是因为不考虑其他两个部分。 在本实验中,没有考虑其他两个部分的特性值。通过对混合模拟试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能证明纵向识别的原理是正确无误的。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采用的复合特征量是满足纵向比较判据要求的,并不代表其他特征量不满足纵向识别判据。

3 结语

建立在快速通信基础上的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发展方向之一,在馈线自动化的功能里增加或增强单相接地故障处理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基于本文提出的纵向识别原理的FTU,通过快速通信协同动作,可以将故障点定在两个FTU之间,方便供电部门查找和隔离故障点。

[1]要焕年,曹梅月.电力系统谐振接地(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2]庞清乐.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TM862

A

1671-0711(2017)05(下)-0021-03

猜你喜欢

控制组馈线区段
中波八塔天线馈线制作
基于充电桩选择策略的双馈线负荷优化和削峰潜力分析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广州地铁CBTC系统特殊区段NCO延伸分析和验证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给商品起名字
配电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调试方案的研究
非自动闭塞区段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方案探讨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