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与足背皮肤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7-06-05刘长山王秀军孙倩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还原酶空腹红细胞

王 明 刘长山 王秀军 孙倩倩

(1 山东省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2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与足背皮肤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王 明1刘长山2王秀军2孙倩倩2

(1 山东省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2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空腹血糖与足背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测定其空腹血糖、足背皮肤温度以及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然后分析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与空腹血糖、足背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726,P<0.05),与双侧足背皮肤温度呈负相关(r=-0.733、-0.768,均P<0.05)。结论高血糖引起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是导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2型糖尿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糖;醛糖还原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研究表明:以醛糖还原酶为限速酶的多元醇通路的活化是导致DCC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1]。本研究测定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足背皮肤温度和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ARA),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5年6~1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其中男69例,女67例,年龄(57.2±9.1)岁,病程(9.7±5.5)年,均为北方汉族人,彼此间无亲缘关系。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2]。

1.2 方法:患者晨起后,空腹肘静脉抽血测定空腹血糖和红细胞ARA,并于当日测定双侧足背皮肤温度。

红细胞ARA测定采用荧光法,具体的反应体系包括以下成分(最终浓度):将的钠-钾磷酸缓冲液(67 mmol/L,pH7.0),0.2 mol/L的硫酸铵,0.1 mmol/L的NADPH,10 mmol/L的DL-甘油醛和红细胞溶血液10 μL,总体积1.0 mL。空白管以双蒸水代替DL-甘油醛。37 ℃水浴中反应5 min,之后加入0.3 mol/L的NaOH 2 mL终止反应。用岛津RF-5310PC型荧光光度计在367/455 nm条件下测定相对荧光强度,经工作曲线读出NADPH含量。1单位(U)酶活性表示1 min内1 μmoL NADPH被氧化的酶量,AR活性用U/gHb表示。

足背皮肤温度的测定采用CH-6502型数字皮肤温度测量仪进行。测定前,维持室温18~25 ℃,患者安静休息15 min,情绪稳定。测定时,患者取仰卧位,记录双侧足背皮肤温度。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轻型组(>27 ℃,51例)、中型组(26~27 ℃,42例)和重型组(<26 ℃,43例)。空腹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ARA与双侧足背皮肤温度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以t检验,多组间以F检验,相关性以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ARA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患者空腹血糖为(13.2±2.8)mmol/L,ARA为(890.31±62.55)U/gHb,线性回归分析示ARA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726,P<0.05)。

2.2 ARA与足背皮肤温度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ARA与足背皮肤温度测定结果见表1。三组患者ARA经F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型间差异显著,而中、重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足背皮肤温度经F检验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q检验两两比较发现,三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示,ARA与足背皮肤温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3、-0.768,均P<0.05。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ARA与双侧足背皮肤温度的比较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ARA与双侧足背皮肤温度的比较

注:*与中、重型组相比,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ARA(U/gHb) 双侧足背皮肤温度( ℃)左右轻型组 51 832.10±55.03* 27.99±0.90△ 28.03±0.89△中型组 42 876.32±46.22 26.23±0.22△ 26.76±0.32△重型组 43 894.53±62.55 25.88±0.20△ 25.72±0.23△

3 讨 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因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还会因此导致糖尿病足,最终致残、截肢[3-4]。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多元醇通路的激活是导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机制。该通路有两个重要的酶,即醛糖还原酶(AR)和山梨醇脱氢酶(SDH),其中AR是其限速酶。若血糖正常时,则AR不能被激活;若血糖升高时,而AR则被激活,使葡糖糖可以转化为山梨醇。后者是一种极性很强的物质,不容易透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内大量蓄积,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损伤[5]。而血管SMC增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的重要机制。

本研究显示,ARA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提示血糖升高是AR激活的有关,且是导致其激活的重要因素。同时,ARA与足背皮肤温度呈负相关,说明多元醇通路的活化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组之间足背皮肤温度差异明显,提示AR激活,病情逐渐发展,血管狭窄愈发明显,肢体末梢循环血量减少,最终加重下肢血管病变。

综上,笔者认为血糖升高是AR活化的一个因素,ARA升高则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相关,这与UKPDS的研究一致。中、重型组ARA无明显差异,但足背皮肤温度差异明显,说明一旦AR被激活,导致下肢血管受损,则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因此,应早期使用AR抑制剂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1] 李艳,刘长山,程硕.醛糖还原酶5’端两种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5-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26-89.

[3] 李永恒,何利平,王椿,等.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4(3):155-158.

[4] Morbach S,Furchert H,Gröblinghoff U,et al.Long-Term Prognosi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and Their Limbs: Amputation and death over the course of a decade[J].Diabetes Care,2012,35(10):2021-2027.

[5] 林锟,鄞国书,林少达.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19(10):792-795.

R587.2

B

1671-8194(2017)11-0159-02

猜你喜欢

还原酶空腹红细胞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亚硝酸盐降解进展研究
山葡萄DFR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空腹喝水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