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2017-06-05高建波曹玲玲郑伟伟
高建波 曹玲玲 郑伟伟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高建波 曹玲玲 郑伟伟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随机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入住我院的小儿脓毒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效、不良反应、凝血功能、炎性因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治疗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凝血功能显著优于常规组,且炎性因子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脓毒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小儿脓毒症;治疗成效
脓毒症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中,并在血液内繁殖,生成毒素而引起的感染[1]。如果脓毒症患儿未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最终会使得患者器官功能、机体组织遭受损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脓毒症患者的炎性因子、细胞激活凝血系统,致使功能紊乱,需要及时给予治疗[2]。本文以我院100例小儿脓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入住我院的小儿脓毒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12岁,平均(7.43±0.65)岁;研究组中2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1~13岁,平均(6.87±0.46)岁。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并实施脏器支持、补液等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组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5小时/次,一次15~20 IU/kg,给药方式:皮下注射,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取患者股静脉血15 mL,将其放入EDTA抗凝管与枸橼酸钠凝血试管之中,检测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指标。
疗效评判标准: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特征消失,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正常则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特征改善较为明显,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有好转迹象,则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显示无变化或加重。
炎性因子:分析、总结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检测值。
不良反应:由护理人员分析、总结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主要涉及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皮肤瘙痒、消化道出血、皮疹、过敏等反应。
2 结 果
2.1 治疗成效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治疗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成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小组病例PLT/(×109/L)FIB(g/L)PT/sAPTT/s研究组50195.2±49.32.56±0.8912.3±1.131.55±1.3常规组50120.5±41.33.12±1.5615.6±1.633.67±4.62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对比:经过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值为(2.56±0.18)、白细胞介素-6为(98.51±11.23),治疗后为(1.56±0.12)、(55.15±7.65);常规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值为(2.58±0.17)、白细胞介素-6为(95.88±9.43),治疗后为(2.41±0.15)、(86.21±8.15);研究组患者检测值低于常规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研究组有1例患者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常规组有2例患者发生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儿科临床中,脓毒症是一种危重症,大部分都是以为大肠杆菌、肺炎感染所导致的。当细菌进入血液中,就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比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同时,由于炎性因子的发生,刺激了机体凝血功能,两组相互作用加重了脓毒症的病情[3]。有关研究发现,脓毒症常常与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且凝血功能障碍在患者整个病情发展期间,始终存在,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基于此,脓毒症病情发展时,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动态跟踪监测,给予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凝血功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新思路。
低分子肝素钙,传统临床中主要用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那屈肝素钙是其主要成分,血液透析中可有效预防血凝块的发生,属于凝血酶抑制剂,有关研究发现,脓毒症发生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降低30%左右的抗凝血酶活动[4]。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治疗率达到了96%,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治疗率达到了76%,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比较常规组,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脓毒症,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是切实可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 卞晓琴,黄玲,朱元卫.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15-16.
[2] 谢伦燕,曾嵘.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9):30-32.
[3] 林敏,王世彪,翁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脓毒症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4):95-96.
[4] 吴志雄,冯坤好,谭家余,等.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4):359-361.
R725.9
B
1671-8194(2017)12-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