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7-06-05赵春峰黄云松
赵春峰 黄云松
(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黑龙江 望奎 152100)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
赵春峰 黄云松
(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黑龙江 望奎 15210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艾斯唑仑组)40例以及观察组(针灸治疗组)58例,观察组予以针灸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连续服药30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PSQ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36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效果优于西药组。
失眠;针灸疗法;疗效;研究
失眠是以睡眠时间以及深度不足为特征的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常伴有多梦、心慌以及乏力等症状。中医也称“不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患者也越来越多,长期失眠会导致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在失眠的治疗方面,现代医学采用以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类药等药物治疗为主的方法,取得一定效果[1-2]。但是,长期服药会使患者产生耐受性、成瘾性以及戒断性等一系列反应。中医采用无创、安全且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现将我院针灸治疗失眠98例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98例失眠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构成以中度失眠为主体的样本。并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艾斯唑仑组)40例以及观察组(针灸治疗组)5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达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2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1例患者达5年8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做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辩证分型[3]。艾斯唑仑组诊断标准:①患者主诉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状况欠佳,或是睡眠质量差;②几乎所有患者皆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失眠后继发其他症状,每周发生3次以上,病程至少1个月;③担心失眠的后果,过分的关注于失眠;④睡眠质量不足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以及精神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针灸治疗组辨证分型:①阴虚火旺型:患者表现为时醒时寐、心烦不寐、伴苔少舌红、手足心热、脉象脉细数;②痰热内扰型:患者表现为痰多口苦、睡眠不安、苔黄舌红、胸闷腕痞、脉象脉滑数。③患者表现为心胆气虚型:苔薄舌淡、胆怯心悸、脉象脉弦细;④心脾两虚型: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易醒多梦、苔白舌淡、健忘心悸、面色不华、脉象脉细弱;⑤患者表现为肝郁化火型:苔黄舌红、不寐心烦、烦躁易怒、脉象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中医针灸治疗,主穴施以捻转的平补平泄法均取百会、印堂、神门(双)、内关(双)、太阳穴(双),根据不同类型患者另加不同的穴位。阴虚火旺型患者另加太溪穴、涌泉穴以及太冲穴。痰热内扰型患者另加内庭穴、丰隆穴。心胆气虚型患者另加丘墟穴、胆俞穴以及心俞穴3个穴位。心脾两虚型患者另加脾俞穴、心俞穴以及三阴交。肝郁化火型患者另加太冲穴以及合谷穴。让患者仰卧在治疗床上,用碘伏以及酒精进行针灸部位的常规消毒处理,使用长度不同的不锈钢针迅速刺入对应穴位并在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休息2~3 d后行下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睡前服用艾司唑仑1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0 d。
1.4 疗效标准[4]。①临床痊愈:患者日间精力充沛,夜间睡眠时间最低不低于6 h,患者睡眠质量基本或者完全恢复正常。②显效:患者日间精力有所改善,睡眠时间相比之下最低增加3 h,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好转。③有效:患者表现为日间精力稍有改善,睡眠质量相比之下有所增加,但小于3 h。④无效:表现为原有失眠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或者加重的患者。另外将PSQI评分下降75%以上患者视为临床痊愈,≥50%并且<75%患者视为显效,下降值在25%~50%的患者视为有效,下降值≤25%的患者均视为无效。
2 结 果
2.1 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5,u=3.3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睡眠持续性主观睡眠质量总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82.26±0.610.75±0.432.26±0.690.58±0.3114.16±2.615.05±1.26对照组402.15±0.581.05±0.502.05±0.680.77±0.5613.80±2.285.65±1.64 t值0.903.170.492.150.712.05 P值0.37 0.0020.14 0.0340.480.043
2.2 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对治疗前两组PSQI总分以及患者各因子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各个因子以及总分经行组间比较,针灸治疗组在睡眠持续性、主观睡眠质量以及总分的分数下降值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针灸治疗作为中国传承下来的医疗方法和文化,创伤性小,很少见不良反应。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研究非常深入,治疗理论有从心论治、从脑论治、辩证论治以及调理营卫等方法。通过经络以及穴位的刺激来调节机体的气血也已经通过临床研究得到现代医学的证实。血液是神志活动的基础,心脏气血充盈,神志清楚,精神状态也好。反之,若心气虚,则会出现夜不能寐、时寐时醒、焦虑不安等症状。中国中医文化很早就有记载道“脑为髓之海”之说,从脑论治也就是说失眠的发病与神经系统有关,与现代医学中的失眠达成共识:失眠是一种以睡眠深度及时间不足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失眠与其他大多数疾病一样,并不以单一症状为临床表现,中医理论中有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等,现代医学通过实验验证失眠与神经调节以及内分泌调节机制均有关系,比如较低水平的5-色胺(5-HT)以及较高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导致失眠。睡眠质量与黑色素的分泌量密切相关,黑色素分泌旺盛,睡眠质量就相应较好。Spence等研究证明针灸能够提高夜间黑色素的分泌量,促进睡眠[5-6]。
我院通过采取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与西药治疗组的比较发现西药组的总体疗效欠佳,而且大部分患者出现药物依赖性以及嗜睡的不良反应,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患者的失眠症状。相比之下,而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显著,针灸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且能够保证患者的日间活动。
[1] 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S].3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2]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4-86.
[3] 高希言,时明伟.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156 (26):624-625.
[4] Spence DW,Kayumov L,Chen A,et al.Acupuncture increases nocturnal melaton insecretion and reduces insomnia and anxiety:a preliminary report [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4,16(1):19-28.
[5] 陈成辉,潘艳琳,苏丽平,等.失眠的治疗药物疗效与应用策略[J].海峡药学,2014,8(26):111-114.
[6] 陈鹏典,杨卓欣,黎杰运,等.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9(12):43-46.
R256.23
B
1671-8194(2017)12-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