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星月相伴,听一曲溪水之歌
2017-06-05高蕾
文|高蕾
浙江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编辑
与星月相伴,听一曲溪水之歌
文|高蕾
浙江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编辑
西溪渔火
西溪湿地
西溪四季的夜景各异,秋景最佳。芦苇,渔歌,炊烟,时光缓慢流动。
冷艳清幽处
傍晚时分,黑夜正在聚集。一路向西,四周景物渐渐变得模糊,西溪已然没有了白天的满目新绿,她的轮廓经过街灯的描画,透出一种冷艳安详的韵味。
夜正急切地没入水中,开始了与西溪的对话。五千年了,天天如此,西溪的心语,似乎只有漫漫长夜才能懂得。
很多人认识西溪是因为冯晓刚导演的《非诚勿扰》,却不知道“西溪”和宋高宗密切相关。据晚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七月,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西溪湿地,独胜于水”,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望五千年的波澜,西溪便有了讲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风景。
你身边的河道,此时正是一派春日的光景。树上嫩芽泛出鹅黄,只有几缕霞光还依依不舍地留在青黑色的溪水上。不用怀疑,五千年前河道就是这个样子。那时的西溪还是个孩童,河道纵横,诸岛遍布其间。明月照耀之下,长长的水道披着银光闪烁流转,两傍狂放不羁、野蛮生长的杂树,伸出黑色的枝桠,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抓下来。
那时,夜空中的星星是自由的,它们可以随着湖水去往西溪的任何一个角落。
西溪沉默无语,像一个沉静的女子。直到宋太宗端拱元年某天的夜晚,一只小船挑着昏黄的渔灯,唱着依依呀呀的小曲儿,划进了安静的河道。
从此,这里变得热闹起来。西溪成了镇子,渔桑耕种,蔬果茶蚕……岸上,草舍一幢接一幢地出现了。俏丽的女子身着蓝花布衫,从一树树盛开的桃花下走过,带落一阵桃花雨。灯火掩映的窗子里,人声笑语不绝于耳。古史记载:“西溪土田肥厚,民风淳朴,男耕女织,不尚奢华,有粟里之风。”这时的西溪便有了“三烟之妙”:柳烟、云烟、炊烟。清代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厉鹗游历西溪,曾留下诗句:“一曲溪流一曲烟”,这也是对西溪的最好评点。
迷宫一般的河道,是西溪春天的引子,也是渔人的乐园。这时候,冷艳的西溪,便有了融融的暧意。
河道寻真趣
夏天的西溪,当太阳坠入一片浓绿的树林之间,河道里便有了带着野草清甜的凉风。正是晚饭时间,河岸边很少游人,你完全可以独自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静静聆听,有芦叶沙沙作响,还有溪水的轻吟。运气好的话,你可以听到草丛里琴蛙的倾情弹唱:“登登登……”曲调急切而热烈,不知道是唱给伙伴,还是唱给眼前的这片夜色。
沿着游步道一路行走,转过一个河湾就是深潭口。
河渚之上,三棵古樟树默然独立,粗大的树干上绿苔斑斑驳驳,数百年的沧桑,全都在它们的年轮之中了。如果它们开口,必然会说出几个精妙绝伦的故事!
正是端午时节。天空中,一弯细巧的娥眉月正轻轻地缀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上。溪水中,星星们随意点染,黑漆漆的河水立刻就有了生气。
↑ 西溪湿地(于旭光/摄)
白天龙舟竞渡、游人如织的场景早已不在,只有夜风把粽香、酒香和艾香一古脑儿地送过水面。
“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深潭的水面上,泊着几位“龙舟兄弟”:“满天装”“半天装”和“赤膊龙舟”。此刻,龙舟们正在酣睡。睡梦中,它们从大唐盛世启航,划过南宋的烟雨,一直来到今天……
与其他地方的赛龙舟不同,蒋村的龙舟不赛速度赛“颜值”,比哪条船的花样多,哪条船龙头吐的水多,压的水花多,带有表演性质。走进灯火通明的“农家乐”,你可以尝尝当地的“圣物”——龙舟饭,糯米、蚕豆、火腿,经过柴火的炖煮,勾兑出了最为精华的滋味。你也可以点个“五黄”驱毒辟邪,炒黄鳝裹着浓稠的酱汁,蒸黄鱼香气四溢……最不能少的,当然是黄酒。杯觥交错间,相逢的全都成了朋友!
窗外,夜色正浓。溪边的欢畅,让人们忘记了时间……
芦花隐清远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雅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他们有的留下许多诗词文章,更有的留下了秋雪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等风格独特的建筑。清朝著名学者高士奇在这里修建了自己的庄园——高庄。当年,康熙第四次南巡时曾来到西溪山庄,接驾的就是高士奇。据说,当时皇帝指定由高士奇陪伴,游得兴起便命左右退去,君臣二人乘着小船,来了一个“西溪深度游”。可能是康熙对高士奇这位“地陪”很满意吧,便御笔题写了“竹窗”二字赐给高士奇。
① 秋雪(沈炳海/摄)
② 恋(王跃宏/摄)
西溪四季景色各异,但秋景更佳。你可以去柿林采摘金红的果实,也可以去莲花滩观赏白鹭翩翩的舞姿。“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这首诗说的就是秋风起时西溪别样的景致。但是也偏偏有人“不走寻常路”,选择在月夜泛舟西溪,另寻佳境。清人施万曾于月夜游西溪,留下诗句:“白露带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风,高歌云汉里。”
沿着施万乘船的路线在密布的水网间穿梭,在西溪最中心的水域上有一个孤岛,那便是“秋雪八景”的核心景区——“秋庵”。来秋雪庵,除了是晧月当空的夜晚,最好还应当是有风的天气。这里自东向南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虽然没有满目缤纷的秋色,但在皎洁的月色之下,芦苇成了西溪最生动的道具。秋风起时,芦苇婆娑,芦花漫天,是一片白茫茫的意境。月下秋雪庵,这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地,可以让你的思绪飞升,也可以让你的心灵沉寂。
幽雅香雪海
与秋雪庵相邻的另一个绝佳去处是西溪梅墅。它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附近有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景点。
西溪赏梅自古就有,早在南宋,西溪梅花就已成为钱塘一大胜景,在清代的西湖十八景中就有“西溪探梅”。冬雪过后的夜晚,沿着铺满白雪的小桥古径一路行走,脚下的积雪吱吱作响,旁边传来树上积雪掉落的噼啪声,冬夜的西溪更显得万般寂静。寒风中,暗香随风而至,那正是梅花的味道。
来到梅林深入,只见白雪描绘的梅枝更显得清丽动人,红梅开得正盛,把覆盖在上面的白雪也变成了淡淡的红色。红梅绛紫色的花蕊上挂着晶亮的雪籽,好像附着在美人卷翘的长睫毛上的泪珠。
杭州的灵峰、超山也有梅树,但多在山上,被称为旱梅。西溪的梅树多倚溪而栽,古人因而有“花开十万家,一半傍流水”之句。由于地处湿地,温度相对较低,当别处的梅花已经挥手离去,河渚梅林却正开得灿烂。或许是西溪的水太让人迷恋,梅树竟如湖畔杨柳似的,将身体探入水中。溪水清澈,花树烂漫,鱼儿游戏在水中的花树之间,不知道哪是月的碎影,哪是梅的花瓣。
溪水流逝,星河斗转,隐藏在梅树青竹之间的草舍不知更换了多少位主人。也许就是在这样的雪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推开草舍的那一刻,心中便有了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奇思;也许就是因为一次雪夜探梅,洪昇才有了相思缠绵的《长生殿》……
雪夜探梅归来你会觉得,原来,梅花盛开的地方,才是西溪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