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留在湘西十八洞村
2017-06-05杨宇勃发自湖南湘西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发自湖南湘西)
把青春留在湘西十八洞村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发自湖南湘西)
龚海华(左二)向参观者介绍十八洞村
2 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十八洞村期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此后,十八洞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的苗寨,因总书记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迎接每天从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还不乏来自湖南省内外的党政领导干部,他们试图在这里寻找精准扶贫的新思路。而作为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攻坚的领导人之一——31岁的青年支书龚海华,也悄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初来十八洞
“我就是湘西人,我了解这里的贫困程度,虽然这边肯定没有城里好,但和老家农村差不多,我可以适应,当时心里是有吃苦准备的,况且年轻人应该有担当。”
“我们村有225户,一共939人,全部是苗族,他们穿苗服、讲苗话。”龚海华是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人,六年前,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原本可以入伍的他,最终选择了回乡报考大学生村官,“当时组织分配工作时,考虑到我也是苗族,所以就派我来到了十八洞村。”2011年8月,龚海华来到十八洞村,从此他与这个湘西偏远苗寨村民的生活走到了一起。
龚海华回忆道,起初,在十八洞村一些村民看来,来自城市的他无非就是想镀层金,捞点基层工作经历,过不了多久还会离开村子。虽然是苗族人,但龚海华并不会说苗语,也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所以要想尽快地融入村民之中并非易事。“作为一个外来者,要想让老百姓接受我,不真真切切地办几件实事,是不可能的。”
作为党员的龚海华,在十八洞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给年近退休的村支书石顺莲当助理。龚海华进入村委的第一天,老支书石顺莲就告诉他:“十八洞村很穷,没有高薪,也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村子是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地方。”在老支书的帮助下,龚海华慢慢地熟悉了村子里的基本情况,除了长期在外地务工的人,谁家有几口人,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在外地,基本经济情况如何,龚海华都了然于胸。
为了能够更便利地与村民沟通,龚海华学起了苗语,他告诉本刊记者:“如今我可以用苗语和村民做一些日常的交流。”回想起当初报考大学生村官时,龚海华告诉记者,家人起初并不支持,作为父母更希望龚海华能够报考公务员,在城里面待着,并且考虑到机关单位要比村子里面更适合发展,所以比较反对。然而,龚海华却并不这么看,“我就是湘西人,我了解这里的贫困程度,虽然这边肯定没有城里好,但和老家农村差不多,我可以适应,当时心里是有吃苦准备的,况且年轻人应该有担当。”
龚海华坦言,当初来了之后才发现,十八洞村的贫困比他预计的还严重,“当时甚至连村部都没有,党员干部平日里开会也是在老支书家里。”龚海华告诉本刊记者,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因十八溶洞群得名。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以种植水稻和烤烟为主。尽管这里自然风景奇特,苗族风情浓厚,但村庄仍然极度贫困。
以前十八洞村也进驻过扶贫工作队,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扶贫工作队在的时候有所改善,工作队一撤,重新返贫。因为穷得出了名,十八洞村的年轻人成家困难。本村的姑娘外出打工后不愿意回来,村外的姑娘更不愿意嫁过来,村里有两百多户人家,40岁以上的单身汉就有三十七八个。
扶贫十八洞
“既然承诺了要留在这儿,就得坚持下去好好干。”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同时要求十八洞村“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能没变化”对于十八洞村的村干部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作为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起点”,十八洞村的扶贫攻坚注定具有标杆作用。
2014年,原来只是村支书助理的龚海华,接替老支书石顺莲,全票当选为十八洞村村支书。在竞职演讲上,他说:“十八洞村是我的第二故乡,到村担任支书助理,已与大家有了很深的感情,如果当选,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期望。”
“老百姓喊我‘支书’,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他们认可你才会叫你,如果不认可,理都不想理你。”龚海华坦言,起初来到十八洞村时自己想着干三年之后考公务员,但来了后便不想走了。在他看来,自己是村民们选上来的,村民的认可成为他留下来的动力,“既然承诺了要留在这儿,就得坚持下去好好干。”
面对十八洞村如今的变化,龚海华坦言自己六年前不敢想象,“毕竟那个时候的十八洞村太贫困了。”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之前,这里的扶贫工作早就进行了多年,当时在老支书石顺莲的带领下,村里主要是改善基础设施,对于产业扶贫无能为力,所以成效并不明显。
龚海华告诉本刊记者,通过外出学习取经,十八洞村提出了“跳出十八洞、建设十八洞产业”的扶贫思路,并开展精准扶贫,即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居住环境,精准服务民生事业,精准组织扶贫力量。“我们这里是苗族村落,那我们就决定将独特的苗族民居保留下来,三年多的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没有拆老百姓一座房子,这就省了很大一笔资金。”
龚海华避免了一些地方在扶贫过程中搞大拆大建,不但成本投入大而且损害当地民风民俗的弊端,他希望保留苗族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我们要求村民自家房子内部想怎么变都可以,但是不能改变苗族建筑风格的外观,我们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村里的路也是用山里面的青石板铺成的。”
前三年脱贫攻坚,后三年巩固成果,这是龚海华与村干部们就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所列出的“时间表”“计划书”。经过几年努力,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脱贫61户,共269人;2016年,十八洞村原先贫困人口136户,共计533人,按计划实现了整体脱贫。
如今,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成果巩固阶段,为了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或者原本不是贫困人口的村民致贫,龚海华等村干部力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形式,推动十八洞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扎根十八洞
“三年来,每年中央都会派人来十八洞村走访,了解这里的发展情况,所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不敢疏忽。”
“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其实没有大事,都是些小事情,但就是这些小事情需要我们村官用心去做。”龚海华回忆道,做农村工作,依法依规办事的同时,更多的还需要运用情感。作为村官需要用实际效果以及对老百姓的关心,来树立自己在群众中的信任。因此,逢年过节,龚海华会去村民家里帮忙打糍粑、杀年猪;农忙时到田间地头帮忙插秧干农活;村里面召开会议时,他也会利用会议和村民拉家常,了解群众的生活苦难,并尽量帮忙解决。
采访时,龚海华告诉本刊记者,其实在村里面工作除了一般性的例行事务,还有不少并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要处理,这时候就看愿不愿意去做,如果做了,甚至坚持下去,那么长此以往,群众就会把村干部装在心里,这样村里面的工作就很好开展。
例如有时候,为了落实村里的项目资金,帮村民办合作医疗等,龚海华经常奔走于几十公里外的花垣县相关部门之间。“从村里到县里没有直通的公共汽车,乡里面有,有时候先从村里搭便车到花垣县排碧乡,或者麻栗场镇,然后搭公共汽车到县里,有时候也会直接坐工作队的车。”
龚海华告诉记者,以前因为十八洞村比较贫穷,所以隔壁乡或者县的女孩子很少愿意嫁到这来,以至于找对象时,每当村里面年轻小伙子提及自己是十八洞村人时,对方很少愿意的。如今不同了,十八洞村一来是苗寨,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再者这边风景好,景色宜人;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使十八洞村这样一个偏远山村闻名全国,游客也随之多了起来,许多村民于是开起了农家乐。
“如今我们已经与旅游公司签订了协议,打算对这里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但让游客在这里游玩,而且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此外,十八洞村村民还免费享有八十多种有关十八洞的注册商标的使用权,这对于农产品的外销帮助不小。这些商品包括腊肉、矿泉水、刺绣等。
“经常有一些旅游公司打来电话,想安排旅游团过来参观,但是目前的十八洞村这边的旅游服务还难以承载,需要进一步提升。”龚海华表示,虽然十八洞村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少成绩,来到这里的游客也日渐增多,但如何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将十八洞村的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服务,包括游客的住宿接待等问题很好地解决,将是下一步精准扶贫需要攻克的难题。
龚海华告诉记者,关注度高了对于他们办事情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无形中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三年来,每年中央都会派人来十八洞村走访,了解这里的发展情况,所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不敢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