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的名义》反腐,打老虎从古至今不能停

2017-06-05刘永加郝金红

山海经 2017年9期
关键词:赵普人民的名义雷德

●刘永加 郝金红

以《人民的名义》反腐,打老虎从古至今不能停

●刘永加 郝金红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就刷新了各种收视纪录,成为现象级口碑作品,剧中以官员涉贪为线索,揭露官场文化的霉变,被业界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翻开史书,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各种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的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一、搞好干部队伍建设

从官场诞生那天起,腐败就出现了。针对官员腐败问题,历代都曾采取不少措施和手段,从用人角度来看,首先是选出贤能的好官,建立了一套官场“准入”制度,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注重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古人称之为“吏治”。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皇帝叫刘鋹(后主),甚至想出了一种另类绝招——“阉割”,规定拟用官员均须阉割。

如此选拔官员的理论依据何在?刘鋹有这样一番解释:“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没了生殖器的官员就不为子孙着想,不贪,忠心?显然是否定的。历史上宦官腐败一直是官场重灾区,从秦二世时的宦官赵高,到明武宗时的掌印太监刘瑾,都以敛财弄权,祸害朝政出名。

但让官员“净身”后上岗,也不能说对反腐没一点用处,起码在防止官员生活腐化、乱搞两性关系方面,还是有作用的。

但是,不论古代选拔官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官场腐败仍层出不穷。于是古人在注重选拔高素质官员的同时,也想到预防腐败这一招,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在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非常手段。其中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其具体操作办法是,鼓励越级上访。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曾专门下诏,保障吏民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诣阙言事。这种在非正规渠道外反映情况的行为,叫“言事变”,其实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

“打小报告”这种上书行为,又叫“上奏折”。到了北宋,如此“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这样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几乎全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全书187篇,有55篇直接举报贪官污吏,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把“打小报告”推到了极致。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不论大小官员,只要发现“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老百姓可以联名写举报信,到京城上访,甚至可以将贪官直接“绑缚赴京治罪”。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秦国对待经济问题的犯罪,决不手软,行贿一个钱,都要被判处在脸上刺字,再罚去修城的“黥城旦”之刑。

汉代的量刑标准是:“赃二百五十钱以上”,即免职;主政官员“盗直十金”,即判死刑“弃市”。250钱在当时还买不到一件像样的衬衫,可见处罚之重。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年)下诏,官吏盗公物,据为己有的,与其他盗窃一样,“赃满五贯文者处死”。五贯钱什么概念?当时的县令月俸料钱在10至20贯(千钱),侵吞不到半月的工资就要处死,如此反腐令人生畏。

不过,惩治腐败最厉害的要数明朝了。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下诏,一般贪官罚到京师“筑城”;贪污银子60两以上的,“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

为了便于操作,朱元璋下令在地方官府广场左边,设立一座土地庙,将腐败官员剥皮的刑场就放在这里,民间因此称此庙为“皮场庙”。皮剥下来后,用草填空,制成“贪官标本”并悬挂起来,“使之触目惊心”,以此警示官员要廉洁自律。

实际上,朱元璋的反腐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凌迟、枭首、弃市、族诛……当时仅“空印案”、“郭桓案”两案,朱元璋就杀了8万多贪官,后来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冤枉的。

朱元璋如此反腐,大概只有战国时的齐威王能与之相比。齐威王曾将腐败官员扔进大锅里煮熟了。

二、做好廉政教育

反腐是不是只要下重手打击就可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方针应该是惩防并举,廉政教育要常抓常新。在古代的社会制度情况下,历代统治者也是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同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有些方法还令人耳目一新。

朱元璋除了重刑反腐,还不时借助宴席的公众场合搞廉政教育。

一次,马皇后的生日,群臣都来朝贺。宴席开始后,第一道菜是萝卜。朱元璋夹了一块萝卜放到嘴里,说:“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萝卜进了口,百病都赶走。”第二道、第三道菜是韭菜和青菜,朱元璋说:“碗中菜儿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群臣吃了这道菜,明朝天下得太平!”说完又带头吃了起来。

第四道菜是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说道:“葱花豆腐青又白,一清二白过日月,两袖清风勤廉政,大明江山千秋业。”朱元璋连着喝了三碗汤,然后说道:“今天的宴席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一次宴席。”朱元璋说完这些,又宣布了一项新的法律:今后凡是贪污腐化、奢华糜烂者,定当重罪处理。

这堂生动的廉政课让大臣们听得口服心服,从此,贪污腐化风气大为好转。

明代的监察御史吴纳,是个不受馈赠的清廉官员。有一年,吴纳奉命到贵州巡视民情,考核吏治,察看刑狱。事毕返京时,贵州三司(分掌军事、民政和刑狱的官员)派人带黄金百两和土特产,秘密追到夔府(今四川奉节),要其一定笑纳。吴纳接过赠金,没有启封,他沉思了一会儿,在封筒上题了首诗,然后原封退回,诗道:“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它沉在碧波间。”看来,在官员的迎来送往中,自觉开展廉政教育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清代官员叶存仁也是一位自觉拒收礼品的好官。一次他调任时,部下们派船为他送行,直到月上中天船才来,原来是部下们为感谢他,送来一些礼物,害怕别人看见,想做得隐秘些,特意选在夜幕降临时才送叶存仁走。听说属下送了礼物,叶存仁一言不发,从行李中取出笔墨,在馈赠的物品上题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这种洁身自好、慎独自重的品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

除了自觉,家庭的影响很重要。北宋著名的贤相寇准,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织布供他读书求学。寇准当宰相时,其母已去世多年。一次,寇准过生日,大摆寿筵宴请宾客。其乳母获知,特意写一首训诫诗让人火速送去:“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接到诗后,拜读再三,深感辜负母亲当年的教诲,当即撤了寿筵,并马上回家向乳母跪拜认错致歉。

为官者自己清廉还不够,还要设置廉政警示教育阵地,时刻提醒其他官员。

三国时期,孙权有个部下叫陆绩,时任郁林太守,此人博学多才,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得当地百姓称赞。任期满后,陆绩准备坐船经海道返回家乡苏州,发现除了简单行装和数箱书以外,竟然再无其他东西可带,以至于船只太轻,难以入海航行。陆绩就让人从岸边搬来一块石头放在舱内,这才平安返乡。

陆绩回到家乡后,心生感念,便请人将压船底的石头运回宅院,手书“郁林石”三字镌刻其上。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监察御史樊祉把这块巨石移入城内官衙中,取名“廉石”,作为告诫百官的警示碑。现在这块“廉石”仍竖立在苏州孔庙公园内,继续发挥警示各级官员要廉洁为民的作用。

三、打野老虎冶是场持久战

官场里的“大老虎”往往拥有坚实的后台和丰富的人脉,势力盘根错节,想要一下子打倒存在很多困难。面对这样一场持久战,需要反腐人员的不懈奋斗,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雷德骧是宋太祖时期的御史,性格耿直,对官员们的违法乱纪行为盯得很紧。开宝元年(968年)十月的一天,宋太祖召开办公例会,雷德骧从队列里走出来,列举了宰相赵普腐败四宗罪:干扰刑事审判、倚势强买民宅、聚敛财货、收受贿赂,并且每一条都证据确凿。

宋太祖听后很是不爽,赵普是自己一手提拔的,说他贪污腐败,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遂指示有关部门要从重处罚雷德骧。几天后,宋太祖气消了,觉得雷德骧有胆气,杀了可惜,便改了主意,将雷德骧的御史之职撸了,降为商州司户参军。

刚开始,雷德骧的日子过得还比较平静,但开宝五年,奚屿接替商州刺史后,雷德骧的人生境遇急转直下。

奚屿是雷德骧当年的同事,但这人好拍马屁。上任前,赵普找到他,让他到商州后好好“关照”一下雷德骧。奚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让宰相满意。于是,奚屿到任后,每次开会都会严厉批评雷德骧。时间一长,雷德骧的暴脾气上来了,和奚屿对着干。随着摩擦的加剧,二人的关系日渐紧张,最后,奚屿重拳出击,诬告雷德骧诽谤朝廷。

好在宋太祖知道原委,只是免了雷德骧的职,将他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劳动改造。

雷德骧反腐反遭报复,虽然心里不服,但年纪已大,没有精力跟赵普斗了,只想过几天清静日子。可他的儿子雷有邻不干了,他要接过老爸的反腐接力棒,为老爸申冤,替朝廷反贪。于是,开宝六年六月,雷有邻带着干粮从灵武走到东京。

到京城后,雷有邻没有直接找反贪部门,而是通过自己在京城的人脉,暗中掌握了不少赵普贪污腐败的证据,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些铁证上交纪检部门了。但他不是干部,没有越级上告的权利,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他只能去开封府投状子,或者去大理寺鸣冤。但他要告的是大老虎赵普,走正常的程序根本没用。

不过,雷有邻很快就找到了法子。宋朝设有登闻院,专门受理普通百姓鸣冤上访的案件,可以避开上访期间官府人为设置的各种障碍。

于是,某一天,大宋登闻院门前的鼓声响起,清脆而急促。鼓声惊动了登闻院的官员,也惊动了宋太祖,雷有邻的检举信很快送达御案之上。

考虑到直接打倒赵普会影响政局的稳定,宋太祖没有对赵普动真格的,但围着赵普转的那些小喽啰一个也不放过:或杀或关。一夜之间,赵普的党羽全军覆没。

之后,宋太祖将赵普罢免,贬为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南)三城节度使。而反贪斗士雷德骧和雷有邻也得到了舆论的点赞和政府的尊重,雷有邻被破格录用为秘书省正字,雷德骧也从灵武回到京城,升任秘书丞。

反腐,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愚公精神,只要有愚公那样的雄心与韧劲,反腐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猜你喜欢

赵普人民的名义雷德
德不配位的赵普
哈雷德没有出声
哈雷德没有出声
哈雷德没有出声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不可替代
快乐是什么
气坏皇帝的宰相
赵普如此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