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
——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的思考
2017-06-04钱立生
钱立生
(安徽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1 机遇与挑战
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未来5~15年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交织的融合期,是世界格局重组,各国经济实力进退消长的变革期,为工业经济主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
1.1 发达国家抢先机,频频出大招
主要发达国家最先嗅到了变革的气息,相继部署工业发展新战略,争夺工业竞争的制高点,试图继续霸占世界价值链的高端。美国2008年率先将“再工业化”列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2010~2016年又先后发布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年度报告》;德国2011年首次提出“工业4.0”的理念,2013年将其列为《国家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奥朗德政府、英国政府科技办公室也分别在2013年出台了“新工业法国”计划和《英国工业2020战略》;日本自2009年起,每年都会推出年度版《制造业白皮书》,2013年又实施了《日本再兴战略》等。可见,制造界的竞争已成为赢得竞争力的决胜点,而制造强国离不开人才培养,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 中国立足国情,谋划新布局
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中国既要完成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要面对世界工业发展新形势,力争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2015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创造了制造业发展的新时代,也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专业交叉性、培养多元性、认证全球性新趋势,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出了难题。
2 现状与问题
面对全球工业发展的新气象和中国工业发展的新举措,中国工程教育能否及时跟进、积极回应?能否加快推进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关键在于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效。
2.1 规模质量齐增长,实力较突出
截至2015年,我国工科院校己达2 368所(包括独立学院),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16 284个,其中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布点数约8000个,占工科布点数的近50%[2]。除此之外,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中工科专业有1 040万人,占所有在校生总数的38.1%,占全世界工程教育在校生规模的38%[2]。此类专业本科学位毕业生更占全国本科生的49%,中国已成为全球科学和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最多的国家[3]。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张,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造强国转变,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在产出方面,2016年我国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18 4423项,同比增长27.25%;专利授权数121 981项,同比增长48.09%;专利出售数2 695项,同比增长19.41%[4]。且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2017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中,四所高校名列前十,六所进入TOP20,而进入全球前100名的则达到了16所[5]。
2.2 新旧问题交叠,短板需提高
工科毕业生就业的工业界,是社会检验工程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落脚点,更是政府出台各项教育教改措施的出发点。安徽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团队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要求为借鉴,对与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有长期合作协议的,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241家用人单位(如图1、2所示)展开了人才培养质量问卷调查,以期进一步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成效决胜点。调查结果表明,联盟工程类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总体表现不错,但距参照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存在继续提升的空间。
图1 调查单位规模分布图
图2 调查单位层次分布图
2.2.1知识方面: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前沿认知、知识迁移情况不理想
这点体现在培养资源上,部分教材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仅未能与学科前沿知识有机融合,及时介绍工业界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满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需求,甚至远远滞后于科技发展,无法支撑起工业界对创新人才的渴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前沿学科知识的认知;体现在培养平台上,高校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平台等方面协同性不强,工程训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形成有机的长效协同机制,致使学生学术视野短浅,不仅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更常常出现墨守成规,无法深入研究的现象。
2.2.2能力方面:器械操作能力得到肯定,但创新性开展工作、系统性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这点体现在培养理念上,传统的工程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这对于培养基础性的器械操作能力、使用现代工具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是有益的,但对学生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的训练偏少,使得“学”做两张皮的现象时有出现,创新意识薄弱,无法很好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在培养环节上,现有的工程教育重学术轻操作、重研究轻设计,使得学生在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考虑非技术性因子等方面能力未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往往出现越是实践问题,越是突发事件,学生综合表现越差的现象;体现在培养师资上,兼有企业工作经验、学术水平的双能型师资严重不足,且高校过分重视科研履历和成果效益的导向,致使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预期成效有一定差距。
2.2.3素质方面:职业操守最受赞誉,但职业规范、法律法规及国际交流重视程度不够
这点体现在培养内容上,即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对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却未将行业企业相关的职业规范、法律法规摆在应有的位置,普及的广度、深度不够,无法适应日益加速的中国经济社会法制化进程;同时,开设工程教育双语课程的高校较少,且外语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致使学生外语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均较为欠缺,降低了其从业适应能力,成为其职场发展的短板。
3 实践与创新
3.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
1.要求:培养理念是培养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6],具有统摄作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突破传统工科教育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并将其有效融入培养全过程,解决以工科理念代替工程理念,盲目追求高规格化等问题。
2.做法:实行“两步走”策略:一方面,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学校办学理念,建立对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要求的认可度;一方面,支持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培养率高达94%),获取工程背景及能力,提高其对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认同度,提升实践教学意识,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结点。
3.效果: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贯彻了凸显新工业革命发展观的大工程观,从思想源头跳出了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局限性,改变批量化、程序化、标准化弊病,实现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
3.2 制定以工业界为面向的培养目标
1.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核心,具有导向作用[7]。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脱离传统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窠臼,制定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每位老师育人的行为指南,解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层次不清、同质化等问题。
2.做法:实行“三层次”策略:一是明确培养层次。以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为依据,将培养层次定位为介于技术员、工程师之间的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即培养“能适应高科技应用、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的”一线工程师后备人才[8]。二是明确培养面向。以安徽正式入选“长三角城市群”为契机,围绕学校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基层、面向中等职教的办学定位[9],提出“面向工业界”的创新思路,利用学院现有区域优势,加大行业企业参与力度,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三是明确发展方向。在把握工程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设定清晰的毕业要求和应取得的预期成果,使得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与毕业要求三者达成无缝对接。
3.效果: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6%的企业认为本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求、能清晰描述毕业要求,且能根据行业需求变化,及时予以调整,将社会人才需求可变性和专业人才培养相对稳定性的有机统一,为培育“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急需的、通晓国家法律法规的,与工程技术标准相契合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落实以目标为核心的培养方案
1.要求: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具有支撑作用[10]。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专业必须有公开发布的、与学校使命相一致、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需要、与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的培养目标”[11],即要求工程教育“回归工程”,重心从突出理论知识传授过渡到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育,解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各自为政,与培养目标相脱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育教学手段偏离培养目标实现方向等问题。
2.做法:实行“三分解”策略:一是将培养目标分解为培养标准,二是将培养标准分解为专业模块目标,三是将专业模块目标分解为课程目标,即参照工业界发展新动向,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培养标准,再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3.效果:93%的企业认为,本专业培养方案能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配置教学资源、安排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活动,明晰各教学环节的产出要求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有力推动了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手段改进等一系列教学改革。
3.4 改革培养模式
1.要求: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是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具有调控作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保证培养目标与学校使命、利益相关者需要和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11],即应以培养目标为核心改革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问题。
2.做法:实行“三推进”策略:一是推进行业标准进专业、技术标准进课程。凝练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固化到培养模式改革中。二是推进“校企联动、嵌入培养”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引入企业优质资源,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或担任指导教师,联合开发应用型共享课程,共同培养人才。三是推进“工学结合、单元导向”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及教学单元的组织实施,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并辅以科学的实践(实训)方案、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3.效果:90%的企业认为,改革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贴近国情、贴近行情、贴近校情的优势,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拓展了工程教育改革新思路。
3.5 检验培养效果
1.要求:培养效果是对人才培养执行情况的检验,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具有反馈作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专业必须定期使用恰当的、有文件证明的程序评价和评估毕业要求实现的程度”[11],即认证核心在于毕业生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为工程教育质量检验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途径,更向潜在的用人单位展现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基本要求,解决了培养效果实效性差的问题。
2.做法:实行“三建立”策略:一是建立进程性评价机制。将目标完成度、效果显著度、手段有效度等评价融入育人过程,成为衡量活动效果的标尺。二是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将评价系统化、常态化,给培养质量改善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坚持构建校企信息网络,及时把握业内动态,形成育人的闭合回路。
3.效果:90%的企业认为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思想道德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工作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企业的技术骨干,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与国内领先高校同类专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4 对策与建议
4.1 组建新型工程教育改革培养联盟
创造性地组建政产学研主体多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培养联盟,厘清各主体在系统中的权、责、职,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共享师资、课程、教材、基地等现代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讨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形成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培养满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转型期新需求的工程人才。
4.2 构建新型协同创新中心
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创新育人、发展学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为重心,构建多面向的协同创新中心,不仅可以集聚拔尖人才,形成顶级智库,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还可发挥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激活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能动性。
4.3 共建新型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构建行业专家库,建立融洽、开放、流动的运行体制,共建新型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共同承担包括培养标准确立、培养方案制定、校本教材编订、教学安排落实、专业教师培训、精品课程设置、工程现场观摩、毕业论文指导等在内的多项人才培养重任,以提高工程人才对行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52.
[2] 邹晓东,李拓宇,张炜,等.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与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9-14.
[3] 人民网-人民日报:全球科学与工程研发投入哪家强?美国领先中国快速增长[R/OL].[2016-01-30].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1/30/nw.D110000renmrb-20160130-7-11.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5.
[5] 新浪教育:2017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中国四所高校进全球前十[R/OL].[2016-10-27].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6-10-27/doc-ifxwztrt0509944.shtml.
[6] 网易政务:五大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R/OL].[2016-03-27]. http://gov.163.com/16/0307/14/BHIGV42E00234LM5.html.
[7] 孔一凡.京津冀地区普通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游泳课程设置与实践[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陆勇.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7-161.
[9] 安徽科技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科技学院[J].党史纵览,2015(1):3.
[10] 郑开玲.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4):45-46.
[11]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