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属性与践行逻辑探究
2017-06-03
摘 要: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地位。
关键词:人民主体;共享;制度属性;践行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19-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将共享上升为国家的核心发展理念,来着力解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景期盼。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根本价值导向,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为进一步坚守、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根本上依赖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共享理念聚焦的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其核心就在于“共”字,指向的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问题。
(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目标来看,共享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义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515人的发展指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公平发展,而不是部分人的发展。要实现这种发展,关键就是建立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来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到大家所创造出来的福利[3]。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和制度属性角度来把握人的心理素质、精神水平、身体能力等诸要素的发展,这是对人的发展理论的超越。虽然孔子早已提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与孔子大约同时期的西方先哲柏拉图也提出了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来作为对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理想追寻,但这仅仅限于人的精神方面的个体性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以后卢梭、傅立叶等从身心二元角度探究人的发展问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人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发展的观点,傅立叶则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4]。但是,这并没有考虑个体发展与社会协调统一问题,仅仅停留在单个自然人的维度,并没有发现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本质。“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295。共享发展理念所倡导的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制度属性和社会关系中的机会公平,意在保证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让人们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
(二)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确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通过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随后的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成功践行了先富政策,以期通过效率和市场来发展生产力,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虽然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阐发中都提出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重要论断,但是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人由于自身禀赋和能力的不同、所处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利益和发展上的不均衡、不协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待市场经济的不同集中体现在如何对待市场经济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这也关系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程度。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追逐效率的同时,也在通过健全福利保障、征收遗产税、分拆托拉斯等措施来努力解决收入差异过大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借鉴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益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在顶层设计、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上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突显出来的迫切问题,是回应人民新期待并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聚焦点。”[6]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注重机会公平和保障基本民生。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当前我国的发展大势,以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磅礴之力和制度特质,通过共享发展理念解决当下不公平、不协调、不全面等问题,进而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逻辑
任何理念只有在被人民所接受、认可并付诸实践时才会产生巨大力量。“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7]坚持共享发展,必须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尊重人民群眾的价值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直接体现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判断和取向。马克思探究了人的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最终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人类为之奋斗的所有事业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切价值的终极归宿。“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8]16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中,人民群众才是价值主体。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进一步来说,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8]95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就是解决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二)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
共建与共享是一对基本矛盾,充满对立统一性。坚持共享发展就必定要依靠人民来作为实践主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毛泽东曾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只有根据客观的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义,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才能把事情做好。”[11]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利益协调机制相对滞后,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社会价值领域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裂变和扭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个国家总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难题的过程中持续前行的,而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依靠人民群众。历史经验证明,任何脱离群众、失去民心的路线都是行不通的,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受益主体地位
坚持共享发展的落脚点就在于让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从而增强人民的发展动力。这不仅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追求利益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性,是自我保全、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本能。正是在这种本能驱使下,人类才开始去进行各种生产劳动,形成各类生产关系,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受益主体地位,遵循贡献与享有相协调、相一致的原则。同时,从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根基来看,人民群众作为受益主体本身就是一种内生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義基础和执政根本。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抉择中能够被人民所认同所拥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最底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契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我们既不能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公社体制,也不能完全效仿北欧国家的高福利模式,现阶段坚持共享发展,重点在公共财富分配上向底层、弱势人民群众倾斜,精准扶贫脱贫,补齐明显短板,让人民群众成为真正的受益主体,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4]傅立叶选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6]韩庆祥.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1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9]习近平.求客观规律之真 务执政为民之实[N].人民日报,2004-03-01(9).
[10]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1.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