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悟—品—探”语文四步教学法初探

2017-06-03曾少珠

教育界·上旬 2017年3期

曾少珠

【摘要】文章将阅读所得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尝试构建“读-品-悟-探”语文四步教学法,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理念,改进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文章以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具体地向大家介绍该教学法。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语文;阅读

每一次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就有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思想碰撞。一次次地阅读,一次次地接受洗礼,一次次地提升认识。于是,本人努力将阅读所得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尝试构建“读-品-悟-探”语文四步教学法,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理念,改进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现以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为例,谈谈自己的尝试与做法。

一、读:即熟读课文,每篇课文至少要读3~5遍,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品读课文

熟读课文不仅仅是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也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带领孩子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再现文本的画面,走进情境之中,体会情感,感悟思想。

语文教学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三读”课文,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首先,通过指名朗读课文的各个小节,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在纠正字音和指导学生书写上帮助学生熟记生字词语。其次,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步,再读课文,想象画面,再现情境,感悟意境。教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我先采取小组合作朗读全诗,然后交流读诗感受,再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熟读诗的第一小节,想象画面,把诗描绘的画面画下来。这样做,主要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想象画面中,突破了以往常常在课堂上仅让一小部分学生说画面,谈感悟。而采用全员参与绘画,人人参与学习,人人亲自感悟诗文背后的意思,并要求学生在画上附反映该小节诗精髓的板书(如:黄叶 刷刷 道别的话音)。当学生画好图,再次朗读该文段时,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黄叶纷纷飘落与大树的道别,那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意。这样的教学避开了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乐意去读文段,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完成绘画。在如此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中加深对文本的阅读,去领悟诗描绘的画面,去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自悟。第三步,品读课文,以文本语言为依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读,读进去,再读出来,在读中做到圈点勾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课文。品读是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悟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与用心程度,读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二、悟:即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包括文章构思、布局、表达方式和主旨意蕴

感悟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等方法,让学生自悟自得。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无论作者选取什么题材,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受、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三、品:即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进行品味、理解、鉴赏

在平常的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或讲解,或提问,或分析,或板书,竭力让学生接受并记住阅读的结论,即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就变成了接受并记忆“标准”阅读结论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现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感悟时,就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

(一)抓住文章关键词句,作细致地咀嚼、推敲,反复品读感悟,体会文本内涵

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便是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带领学生抓住文章关键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真正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做到“想说”“会说”“能说”,我们的语文课才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如教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学习诗的最后一小节: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走来,

向远方匆匆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引导学生抓住 “匆匆”一词感悟时间的飞快流逝,体会出秋天的短暂,领悟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二)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领悟文本内涵,受到语言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教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抓住诗中精彩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提问:听听,秋的声音在哪里?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小节诗,让学生去发现秋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无声的声音正是秋的美妙之处,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悟,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排比句式在诗中起到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在吟诵的基础上学会这种表达方式,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品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三)在品读语言文字中巩固所学,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语言文字的掌握必须到实践中运用才能学得牢固,所以,我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势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如教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教师总结学习第一小节诗的方法:读(文段)——画(画面)——悟(情感)。接着布置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三小节诗,在绘画与朗读中感悟诗表达的意境。最后,老师借此启迪学生:“你还听到秋天哪些声音?你也照样子来创作一小节诗。”这样,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也得以落实。在这堂课上,我留足了学生创作的时间,学生即兴写道:

听听,秋的声音,小鸟在果树上,“叽叽”,是向农民伯伯公布果子成熟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下来,“沙沙”,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听听,秋的声音,松鼠忙着采松果,“吱吱”,是给松树留下的叮咛。

听听,秋的声音,河水涌向大海,“哗哗”,是和河道道别的音韵。

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学以致用,水到渠成,妙哉妙哉!这正贯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念。

四、“探”:對课文所叙写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构思与表达,进行评价、借鉴与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创设意境,一要适时,二要有针对性,三要有启发性。一旦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就会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将学习潜能发挥出来。

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便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于学习探究。学生最初的学习探究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理解、内容理解层面上,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才会逐步在作者情感态度、思想观点、文章构思与表达方式上探究问题。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让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如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诗的表达方式:诗中第3小节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改为“听听,/秋的声音,/大雁追上白云,/‘啪啪,/是和白云撒下暖暖的叮咛。”比较一下哪种写法好呢?(可联系第1、2小节诗思考)又如从文章构思上探究:诗人抓住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秋天。抓住声响来描绘秋天,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只要教师长期指导学生类似这样发问,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必然会掌握探究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探究能力增强了,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就增强了。

以上是本人尝试构建的 “读-悟-品-探”四步教学法,尚不够成熟,还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本人将继续将该教学法深入探讨研究,促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