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留白在有声传播中的功能分析
2017-06-02张蕊
张蕊
摘 要:有声语言,在影像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传播功能,“留白”则是運用播音中的停连技巧,通过语言再创作,传播出有声语言外的无声信息。本文以个案分析为样本,对播音主持中的停连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从传播学出发,具体分析不同的声音留白所传递出的信息功能,从而找到声音传播中的“留白”技巧,即运用停连,传播有声语言以外的无声信息。
关键词:有声语言;留白;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15-02
留白,起源于中国传统艺术国画,即在画纸上留下空白。除开千锤百炼的绘画技艺,这更是我国古老文明所孕育的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庄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先哲庄子的虚无观可谓是“留白”在中国化的艺术作品中的精髓之所在。
播音,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一个分支,虽有别于传统艺术,却仍承袭了中国艺术的精髓。声音的留白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技巧。停连之间的空白,由于宣纸上墨黑与纸白的间隙,用一种缺席的姿态抒发着艺术创作者的内心情感。
一、声音留白的概念界定
一般地,在播音技巧中声音留白是指播音员在播音过程中的停顿。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面出现的语音间歇。停顿分为两种: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在语法结构上往往同词、短语或句子是直接联系起来的,“意群”或“节拍群”后面较显著的停,书面上一般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而逻辑停顿则是指为了突出某种事物,强调某个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1]。
对于语法停顿的讨论,是遵循语言学的断句原则进行的,在书面上通过标点符号表示出来的停顿也可以按照章法对其进行诵读。比如,句号的停顿较逗号而言稍显长一些,表示上一个句子的结束。而逻辑停顿则是遵循情感的指挥,没有定法却更值得播音员深入推敲。
笔者就逻辑停顿在声音留白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就播音员在处理逻辑停顿时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找到逻辑停顿与心理停顿的相互关系,以指导播音员更好地把握逻辑停顿。
心理停顿,是播音员对作品的演播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感受,这其中涵盖了播音员的声音的造型性、演播者的内在语以及其情感的节奏抒发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演播过程中,心理停顿是逻辑停顿的依据,逻辑停顿是心理停顿的表达方式。
二、声音留白的传播功能分析
1.留白与声音的造型性
声音的形象性是声音的塑造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种角色感的声音表达。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播音员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正确处理停连,给作品以符合人物形象的留白,表现声音的形象。这一艺术表现方式在配音艺术中显得尤为适用。
在配音的过程中,播音员对于不同角色的声音留白是截然不同。如: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角色的配音停顿是依着该年龄层次的性格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幼儿和少年的配音,其停顿时间较中老年角色的配音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幼儿和少年角色的把握,要多用短小的留白来表现少年活泼和天真的性格特点。而对于中老年的角色把握则应该将留白扩大,用较长的留白来表现长者的沉稳和睿智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声音留白的合理把握,可以将声音的造型性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使得被表现的人物角色更加生动形象,让听众在没有电视画面帮助下,能够更好地理解声音作品。
2.留白与演播者的内在语
内在语,也是表演艺术中所指的内心视像或潜台词,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2]。内在语是播音员在进行作品演播前多的必修课,要想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作品,就必须做到心中有。
声音留白与演播者的内在语存在如下两个层面上的关系意义。第一,就微观而言,对于声音留白的塑造是应建立在播音员正确理解作品内在语的前提之上的。亦就是说,声音留白的塑造是内在语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比如一句简单的台词:“我和我的祖国”,便可因为断句和留白的不同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意思。“我/和我的祖国”与“我和我的/祖国”两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就会带来不同的意义和效果;第二,从宏观层面来看,声音留白也是给演播者在演播过程中的一种内在语的酝酿和准备。这一层含义上,在播音技巧中又被称之为“起势”。适当的声音留白可以让演播者有足够的心理沉淀和准备,再从状态内进行作品的演播创作。
这样一来,播音员在对作品进行演绎时,便可以从感情状态和播音技巧两个层面去把握好内在情绪和作品的内在联系,通过声音的留白,将语言的情绪表达出来。
3.留白与节奏情感的抒发
声音的停顿是构成作品演播节奏的技巧方法,播音员通过停顿来实现作品的内外部节奏的协调。作品的内部节奏是演播者在感受到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而产生的对于角色的情感节奏,而留白正是这一情感节奏的外在表达形式。通过对声音留白的处理,可以有力地表现作品的内部节奏。
以瞿万臣的现代诗诗朗诵作品《废墟上的祖国》为例。这部表现汶川地震后祖国坚强不屈精神的作品,就是一个以节奏来表达情感的作品。作品的前半部分,是描写震后一篇废墟,满腹疮痍的祖国大地,对于这一段朗诵者瞿万臣以一种舒缓沉重的节奏来诠释作品,以表现全国人民对于祖国母亲深受创伤的爱与疼惜。而作品的后半段则描写抗震救灾的决心和成效,是一种必胜心态的表达。因此,瞿万臣老师加快声音的速度,减少了留白,以急促和重语气来表现此刻人物特征。特别是结尾的那一句“祖国,我来救你了”,更是充斥着一种亢奋和豪迈,以表现抗震救灾的刻不容缓与众志成城。
不难看出,通过对于声音留白的设计,可以将作品的情感节奏有力地表现出来,增强作品的可听性和律动感。
三、声音留白在运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白而不白”
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讲到,時间会说话,而且说得比言语更加明白。由于它不大受人有意的操控,所以它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受到扭曲。在语词撒谎的地方,它能高声宣示真相[3]。
按照爱德华的说法,无声的语言比有声语言更能够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用意。因此,在播音艺术这项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过程中,如果播音员能够合理运用无声语言的表现力,巧妙运用停顿的技法,将作品的有意表现于停顿的无形之中,那么就能是播音这项有声语言艺术也兼具无声语言的力量与真实。
要实现这样的一种表现力,需要播音员遵行播音过程中停连的基本原则:白而不白。这一看似矛盾的提法,则正是应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中庸之道。要能通过停连做到合理的声音留白,将无声语言的力量穿插进入有声语言的表达之中。恰如其分的停顿,应该是播音员们不受语法规则的支配,而受情感指挥的留白。
下面,以《英雄无泪》这一作品为例,探讨在作品演播过程中声音留白的“白而不白”。
首先,播音员在进行作品演播的过程中,要在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之上,进行角色的把握。当播音员拿到稿件之后,首先应该抛开有声语言工具,回到作品本身,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对作品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解读。《英雄无泪》是一个描述秦末起义军领袖项羽战败刘邦的作品。一代霸王负于昔日步足刘邦,四面楚歌的他却又痛失爱妃,看着虞姬冰冷的尸体,还有一去不复的江上,霸王项羽却欲哭无泪的心境,是演播者首先要把握的基本情绪。理解一个作品的内涵和基本情感,是做到“不白”的基础。因此,在演播的过程中,只要演播者做到心中有人物,他的留白才不会空乏。只有当他在留白中植入角色人物的情感,其声音留白才会掷地有声。
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演播者在对作品的演播过程中,要敢于停,也要学会停。在这里,笔者所指的“停”,不是单纯地指语法规则上的停顿。有许多的播音员,特别是有丰富播音经验的播音员往往会在演播一个作品时陷入一个误区,即拿到稿件就条件反射地进行词句划分,各种标记与符号便成了其起承转合的唯一依据。殊不知,这样的职业习惯往往会影响到其对作品演播过程中对于停连的把握。要正确把握作品演播过程中的“白”,就应该从逻辑停顿点出发,而非语法停顿。这就要求播音员在备稿的过程中,在划分文章停连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因着作者意图而产生的情感停顿上。以《英雄无泪》为例,文章一共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是项目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时内心的反思,第二是他决意不过江,拿出勇气奋战到底的思考过程,最后是后人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评点。那么,播音员在对这一作品进行把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三个段落层次不同的含义和基调,特别是在处理第一和第二个段落层次时应该有明显的声音留白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第一个段落层次的把握应该是较多的白,来营造一种凄凉与无奈,而对第二段落层次则应该用较少的白,来凸显一世英豪的壮烈和凄美。
“白而不白”,是播音技巧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技巧。只有合理把握停连技巧,在对于作品声音诠释中勇敢地给予留白,并且将情感意义建构于留白之中,才能做到“白而不白”。毕竟,发音只是一个技巧习惯,情感才是打动听众的不二法宝。一切脱离了情感意义的技巧性停顿,都只有华丽的架子,缺乏动人的情愫。只有当声音的留白不受语法规则的支配,而受到内在情感的指挥时,播音作品才能更为深刻地打动听众。
参考文献:
[1] 严光文.朗读中的停连与语法和语感[J].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4(2).
[2] 付程编.实用播音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