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02刘蛟
刘蛟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的许多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学生往往不爱学。如何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呢?案例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以教师举例为主。为更好地让学生在列举事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素养,需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
一、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的意义
1.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
“师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生本”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则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发挥其学习的潜能,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
2.实现由预设的课堂向生成的课堂的转变。
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是变预设为生成:学生的举例是生成,学生的分析是生成,学生的质疑是生成,教师的总结和纠错是生成,学生再次分析也是生成。生成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是充满生机的课堂,是充分交流展示的课堂。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有助于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和成绩的同步提升。
(1)解决学生知识上的易错点、易混点,掌握必备知识。
学生举例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恰当、不合适的地方,而恰恰是这些不恰当的地方暴露出学生在知识上的易错点、易混点,教师可以就势帮助学生弄清易混点、克服易错点。
(2)培养关键能力。
学生举出事例需独立思考;学生对事例的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就是在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關键能力。
(3)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要举出恰当而又新鲜的事例,就必须广泛深入了解生活,要对事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必须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提升政治认同、理性思维、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素养,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提高成绩。
学生通过举例掌握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形成核心价值,必然带来成绩的提升。
3.使课堂由枯燥变得有趣。
学生为了能举出一个恰如其分的例子需要提前预习教材、查阅资料,这样就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举出的事例往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既有生活的体验又有兴趣,这就使课堂由枯燥变得有趣。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相对于老师的举例而言,对于学生的举例其他同学可能更有信心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变教师举例为学生举例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素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由教师举例到学生举例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学生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对象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不仅是老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一堂好课不一定是完美的课,但一定是真实的课,是学生有收获的课,是学生素养有提升的课。
变老师举例为学生举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以更好地驾驭课堂。
2.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指导,课上做好引导,课后做好辅导。
学生的举例不一定恰当、不一定形象,也不一定能解释相关哲理,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指导,课上做好引导,课后做好辅导。
课前要明确举例的任务:哪些需要举例、哪些不需要举例;明确所举事例是否真实、恰当、典型、生活化、有趣等;课上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事例,哪些分析到位、哪些分析不到位、如何进一步分析等;课后要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辅导,不恰当的事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3.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和探究。
新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乐于合作,善于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举出的典型事例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4.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评价。
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美,是学生重拾信心的一剂良药。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要及时、真诚地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独到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