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老板的绿色转型

2017-06-02张晶晶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大华农村妇女煤炭行业

张晶晶

韩显英本该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走上不同的道路,打工多年返乡创业投资18万元搞运输,2年连本带利都亏进去,用最后2万元做煤炭生意,7年内赚了500万元让当地人为之震惊,最后却选择退出煤炭行业,投资2000万元搞起了水产养殖。

“我能从一个在城里到处找活做的普通农村妇女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是精打细算的习惯和家里人对我的支持。”韩显英说。喂猪、砍柴、种庄稼、带娃娃……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但在偏远的四川省宜宾县高场镇大华村,50多岁的韩显英用行动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以其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在创业大潮中勇立潮头。

韩显英的创业故事在当地已经成为佳话。

然而,韩显英并没有沉醉在创业成功的喜悦中。“作为女性来讲,我可能更加敏感,观察事物也更细心,总觉得煤炭行业的前景不大了。”带着这种念头,韩显英在2008年毅然决定改行,成为当时宜宾地区煤炭行业改行的第一人。

瞅准家乡优质的河水,韩显英萌生出发展绿色水产养殖的念头,经估算需要投资上千万元。是将前些年赚的钱留给子女轻松过日子,还是重新创业朝水产养殖的路走下去?韩显英内心十分矛盾。

“妈,您就放心去做,就算亏了,我们一起还。”子女的话,让韩显英至今回忆起仍满心感动。也正是他们的支持,让韩显英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向来精打细算的韩显英,在建设养殖基地时,为保证施工质量、节约开支,坚持自己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管。建设过程中,她不幸遭遇脊椎第十二节粉碎性骨折,仍忍痛坚守在现场。随后,韩显英在大山里的河道上,斥资不下2000万元,建成了30亩标准条石养鱼池、270多亩生态养殖库区、活水养殖场,养殖了长江鲟、江团等10多种鱼,成为川南最大的河道流水养殖基地。

为了打造生态渔业品牌,保障長远发展效益,韩显英决心拿下绿色水产品认证的“金字招牌”。“绿色食品中,水产品认证颇为困难,因为其生产因素十分复杂,对地理环境、空气质量、养殖条件和养殖饲料都有着严格要求。”宜宾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有着丰富水产资源的宜宾一直没有水产绿色食品认证。”

怎么才能达到目标?

韩显英的做法是:抓住每一个环节,从基地打造到养殖,全程实施高标准管理。为了攻下认证过程中最难的关口——鱼饲料,韩显英多次飞赴北京“取经”。“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全国唯一一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鱼饲料生产企业,在提前支付了20万元的饲料费用后,才和该企业签订原料供应订单,让其专门为养殖场生产饲料,从而解决了认证瓶颈。”2015年,韩显英申报的松普镜鲤、长吻鮠、南方鲇等三个水产品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功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成为宜宾市第一个通过该认证的水产品企业。

如今,已经创业成功的韩显英活跃在家乡的田间地头,带动更多乡亲增收。“她赊鱼苗给乡亲,免费把养鱼知识传授给大家,帮助他们销售鱼产品。”高场镇大华村村主任雷秀锋说,“她还修建硬化4公里乡村公路,带动涂坝村、大华村、茶林村三个村的110户农户发展特色水产业达800余亩,使户均年增加收入一万元以上。”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有着如此传奇的经历,打工,返乡创业,失败,再创业,到如今玩转数千万的资金,真的让许多七尺男儿都自愧不如。

猜你喜欢

大华农村妇女煤炭行业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构建生态格局 静待大华荣耀绽放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