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愧于时代的立体书写和感召之作

2017-06-02范迎波

雨花·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科雨花信仰

范迎波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向文学艺术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嘱托: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苍茫大地》以雨花台烈士许包野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具有崇高信仰和民族大义、身怀过人胆识和博识睿智的共产党人许子鹤的光辉形象。这既是我国第一部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描写雨花英烈英雄事迹的长篇小说,也是当代作家践行总书记“四点嘱托”的一部力作。从它问世起,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究其原因,通过深读细察,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皇皇45万言的作品,闪耀着一个发人深省、令人激动、催人奋进的灵魂——雨花精神。雨花精神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雨花精神就是坚守对党忠诚的初心,雨花精神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我们走进这部长篇小说,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锻造坚定如铁的信仰

“子鹤的血已经变红,心已经变红,再由红变黑,这辈子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狱中受尽折磨的许子鹤,面对国民党保密局长毛人凤提出的“写个東西在报纸上登一下,脱离共产党”即可获得自由的建议,作出了如此坚定的答复。

在雨花台,数以千计的共产主义战士和许子鹤一样,“血已经变红”。这红色的血液就是共产主义信仰。雨花台就义的烈士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体现出巨大的信仰力量和信仰至上的光芒。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时,总书记说,“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张新科用如椽之笔书写《苍茫大地》,记述了革命先烈许子鹤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

像众多的雨花英烈一样,像众多的共和国缔造者一样,许子鹤从少年开始,就认识到自己的国家是多么的孱弱。他在自己的国文教材封面上写了两行字,第一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第二行“许辈金海(许子鹤幼名),于心不甘”!

1921年,许子鹤得知以李大钊、陈独秀为首的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组织“中国共产党”,他不禁为历尽沧桑苦难的中国能成立一个代表劳苦大众自己的政党而欣喜万分。他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必将给灾难深重的中华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

引领许子鹤加入党组织的是开国元勋朱德。1923年春,他结识朱德并递上了《加入旅欧支部之申请》。在申请书中,许子鹤发出这样的誓言:“我申请加入并成为其中一员,不为穿,不为吃,不为住,亦不为钱,不为权,不为己……我申请加入贵组织——为信仰,为自由,为国家,为民族!”当年年底,23岁的许子鹤正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发表了一篇檄文:“国无魂,我们塑造!国无将,我们担当!国无胆,我们赴汤!国无力,我们肩扛!”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成为许子鹤最崇高的信仰。

正是因为信仰,许子鹤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服从组织的安排,放弃了回国的打算,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对此,他这样认为:“爱有大爱和小爱之分,小爱成全自家,大爱成全国家。两者于一人之经历中兼而有之,是万幸人生。如果两者不可能兼得,我决定弃舍小爱,选大爱。”

正是因为信仰,许子鹤不仅戒掉了饮咖啡的习惯,而且尽力避免说话时无意识地蹦出德语、英语或者法语单词来,学会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平视加隐视”与自己的同胞交往,用“修己以敬,止于至善”八个字,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座右铭。

正是因为信仰,许子鹤在心仪已久的上海大学,担任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筹办一个共产主义理论刊物——《发动机》。他说:“康德并非不知道知识的重要,但当涉及到自由问题,涉及到信仰问题时,就要把知识放在一边,为信仰留下地盘,为人的自由和发展留下空间。”“在此我要坦陈的是,从对共产主义产生好感到愿意成为她的忠实信徒,促成我思想和观念上转变的是,我应该感谢的一个特殊集体及其内部的几个骨干成员。”这个特殊的集体就是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是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等。

不论经历多少风云变幻和生死考验,许子鹤始终矢志不渝地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即使他上了警察和巡捕的秘密名单,面对“无需示警,击毙不贷”的威胁,仍执著前行。因为信仰,他更名为陈鑫涛,继续在国内从事革命工作。因为信仰,他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多项艰巨任务,短短几个月时间,他领导南京市委,发展地下党成员180多人。

人有了高尚的信仰,心灵就不会浮躁,人生的奋斗就充满了意义。许子鹤说:“我们的事业不仅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也是为规律和真理而战!‘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也应成为我们共产党人的豪迈誓言。”

为真理而战,可能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甚至还会有牺牲。为了信仰,许子鹤不得不舍弃自己心爱的妻儿和家人。抗战胜利后,本以为可以回家了,他却没有踏上回家的路程。为了信仰,他甚至没能与自己的儿子见上哪怕一面。为了信仰,当他不幸被捕后,先后拒绝了自己的同学、国民党高官和蒋经国等人的劝降,熬过了烟烧、鞭打、电刑等考验。为了信仰,当蒋介石最终下达了枪决令后,他要求“我要站着死!”他是被“几个人从地上扶起,架到了两根木棍之间”站着被敌人执行枪决的。

坚定的信仰,让许子鹤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雨花英烈们的形象让我们相信:坚守信仰,我们将战无不胜!

二、坚守炽热如火的忠诚

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一样,《苍茫大地》表现了同样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著名的话语用在主人公许子鹤身上同样合适。他就是这样一个向死而生的人,因为毫不惧死,他的生命便充满神奇的能量。而这份能量的源泉来自两个火焰一样的字眼——忠诚!

忠诚,是一种无限的爱。小到爱父母爱亲人,大到爱民族爱国家。让我们看一看主人公许子鹤的成长历程,看一看这份忠诚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许子鹤到了老家后,书中这样写道,从妈祖庙出来的时候,大娘再次把金海背起来,金海用双手搂住大娘的脖子,说:“我长大了也像妈祖一样,救可怜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从小时候起,济世救人的种子就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扎下了根,而合适的土壤不断催促它发芽成长壮大,经过小学、中学、北大,一直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直到最后主人公投入了革命的怀抱之中。

他最初的理想只是:“识字多今后好挣钱,挣了钱就可以天天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小学时是这样,中学时还是这样。直到最后到了德国,面对国家和民族的苦难,让他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聪明智慧的许子鹤擅长数学,说话喜欢用数字。他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面壁苦读,学好本领,毕业回国,不但我们自己强,也必须带领十个、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中国人强。”“每说出一个数字,他的双拳都抟得嘎巴嘎巴作响。”

四个人的八只手最后紧紧握在了一起,相约毕业后第二天就返回多灾多难的祖国。

真正确定了他人生的信仰及方向的是1923年底,23岁的他经朱德介绍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

他把火热的忠诚投进了自己的选择,放弃了个人在德国优裕的生活及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大好前程,毅然回到了千疮百孔的祖国。他的每一天都在燃烧,直到最后为国捐躯。

村上春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自己的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甚至,在创作过程之中,艺术家和艺术品逐渐合而为一。《苍茫大地》作者张新科与许包野有着多种机缘巧合,许包野在德国留过学,取得博士学位,张新科也是留德博士;许包野在江苏、河南工作过,张新科则在江苏工作,老家是河南。

正因为作者本身是一名党员干部,怀抱着对党无比忠诚的信念,才能栩栩如生地刻画出许子鹤这一英雄形象。主人公虽然寄托着作家的火热情怀和忠诚的信念,毕竟艺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艺术家艰苦的劳动。为了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张新科几乎重走了许包野成长、学习、工作的道路。行程遍布广东、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北京、上海,还去了德国、法国和俄罗斯30多个城市,10万公里行程不可谓不厚重。当然这不仅仅是寻找之旅,从大海里捞取针尖大小的有关许包野烈士的信息,同时也是一段重新发现之旅。作者重新发现了一个党、一个组织由小到大,由松散到团结,由在野到走进了国家的政坛。直到把星星般燎原之火燃烧成了太阳一般的光芒,抛洒给广大民众,让一个民族由孱弱走向强盛,由落后挨打走向了扬眉吐气。

这更是作者自我发现之旅。张新科在《苍茫大地》首发式现场说,“我18岁来南京上大学,便在这六朝古都扎下根来,一直以来都对雨花台英烈们的事迹怀有深切的崇敬和敬仰,那昭示铮铮铁骨英雄气的纪念碑、忠魂亭、烈士群雕深深镌刻心中。”

正是这种对党的无比忠诚,促使作者不忘初心,担当道义,他的心路历程通过许包野烈士的事迹表现无遗。

许子鹤回国途中被派往前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培训,回国后以上海大学教授身份从事革命活动,转战上海、江苏、河南多地,始终在隐蔽战线领导和从事革命活动,先后经历北伐战争、“四·一二”政變、国共合作、白色恐怖、抗日救国、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和历史阶段,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等职务。这些内容由空白而被填满,与中国近40年的历史与现实严丝合缝,也全面映射了作者植根革命历史且经现实磨砺的对党的忠诚。

海明威就是那种从素材中汲取力量的作家。他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作者既重视素材,又注重提炼,更注重升华。他说“:我想通过这部凝聚心血和期望的《苍茫大地》,带领广大读者走进历史、走近英雄、走向神圣!致敬、辉映经典著作《红岩》,让雨花英烈精神得到新的诠释和传承,影响当代,传之久远!展现作家的担当,在社会和民众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感召之作!”

三、执著温润如水的奉献

奉献自我、服务大众,是雨花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张新科小说中革命人物许子鹤的精神内核和根源驱动力。共产党人不惜牺牲生命和一生安逸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哪里?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正是党章中所强调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是党员奉献精神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毛泽东同志也对这个问题作出清晰无比的回答。1944年9月8日,在延安各界为中央警卫团普通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揭示了我党我军不懈奋斗的唯一根本宗旨,阐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为我们党指明了奋斗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党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战胜一切困难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在张新科的笔下,青年革命家许子鹤用短暂而光华四溢的一生给出有力的回答,实践了一个杰出的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承诺。许子鹤深深理解奉献人民的精确内涵,他说过“人活一世,只顾自己吃喝拉撒,与猪马牛羊何异!”当读着邓翰生的来信时,许子鹤热血沸腾:“一个国家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领地,她的人民就会脖架钢刀,身披枷锁,变成无巢之流莺,无穴之奔兔,无渊之枯鱼……”

正是为民服务的信念给了他看透现实的力量和智慧,给了勇敢战斗的无穷动力。在那个国家和人民深受列强欺压,国弱民穷、水深火热的时代,对一个优秀知识分子来说,是信仰更重要还是知识更重要?服务人民、奉献大众,让人民从蒙昧苦难中呼吸到光明和希望的空气,像众多雨花英烈一样,许子鹤舍弃小家为大家,引领人民争取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从未耿耿于自己一己之利与一己之福祉。

1927年,在南京玄武湖的游船上,南京市委的全委会上,许子鹤的讲话多么铿锵有力:“我们的事业不仅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也是为规律和真理而战!”一帮意志如钢、毅力如铁的钢铁战友,没有任何危险能吓倒他们,也没有任何困难能战胜他们,因为他们个个心中都有坚如磐石的信仰,信仰给了他们坚强的意志,给了他们顽强的毅力。为了心中的这个信仰,他们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人生,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也是任何强权和屠刀都不可能扼杀的!——政治的热情来源于信念的执着与正确性,来源于一个有良知有激情的革命者对人民和国家民族的感情,来源于他对时代和政党精确观察:“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这句话的理解,许子鹤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诠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充满理解、平等、自由和美好的理想社会!”

许子鹤不是孤独的,他在河南省委工作時,作者这样写道:“让许子鹤庆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帮意志如钢、毅力如铁的钢铁战友,没有任何危险能吓倒他们,也没有任何困难能战胜他们,因为他们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铸就了顽强的毅力。为了人民,他们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人生,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对同志们说:“历史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滚滚黄河,泱泱中华,舍我其谁?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个人枕戈待旦,闻鸡起舞,与蒋介石反革命政权斗争,与觊觎我们富饶国土的日本人斗争,为了实现全民族解放的目标,不管遇到多么危急的形势,不管遇到多么深重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屈服,不会放弃!”

于家于国于世,人人皆有责任。梁启超说过,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一家之人各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放弃责任,则世界必毁。责任意味着要无私奉献,意味着倾情服务大众,这是共产党人秉持的对国家、对人民的坚定承诺,是共产主义战士心中的长明之灯。

在灵魂与肉体的双重考验下,无数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用生命践行对党和人民的诺言。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说,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信仰、忠诚、为民、担当”为价值取向的“雨花英烈精神”,即“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

许子鹤的感人事迹集中展示了革命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境界,凸显并升华了“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的雨花精神。长篇小说《苍茫大地》既着眼于传承,又立足于发扬,其核心正是“雨花精神”。

在新时期,“雨花精神”不仅是一种信念,还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意志。

“雨花精神”绽放的是精彩故事,推动的是整个中国!

猜你喜欢

新科雨花信仰
新科世界冠军有他们五位
A self-driven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 SnS2/WS2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with an Al2O3 capping layer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铁的信仰
晴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