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什么童书正流行?

2017-06-02

环球时报 2017-06-02
关键词:练习册妖怪童书

难民题材类童书在德国兴起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童书在德国书业的销售额约占16%。德国有50家专业的儿童和青少年图书出版社。每年出版的童书新书种类达9000多种。去年以来,除了以奇幻、动物类小说为绝对主角的传统童书外,反映现实题材如难民生活的儿童图书异军突起,称得上德国童书的最新趋势。

德国每年评选青少年文学奖。该奖由德国联邦家庭事务部,老年、妇女及青年部等机构联合推出,是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图书的最高荣誉。该奖项下设最佳图画书、最佳儿童文学、最佳青少年文学、最佳非文学、最佳青少年评委奖和特别奖等。

去年获最佳儿童文学奖的《小女孩瓦德达》,讲述来自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十岁姑娘瓦德达,在上学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这家店送给她一辆绿色自行车,她因此可以战胜邻居家的男孩阿卜杜拉,和他一样拥有骑自行车时疾驰而过的速度。

去年获得最佳青少年文学奖的作品是《少女帮》,讲述了7个女孩在一次森林夏令营相遇的故事。她们发现这次野营变得很可疑,于是这个“少女帮”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去冒险……该书不仅讲冒险,也引申出对很多话题的深思,包括友谊、社会群体中的个人角色及什么是自由等。

在德国《明镜》周刊去年推出的德国畅销书榜单中,儿童类童书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是《比比和蒂娜》,这本书讲述了年轻女巫比比的故事。青少年类童书畅销书榜单第二名的是《小屁孩日记》(第11集),主要讲一个半大小子的成长糗事。这本书以生活化的语言、笑料,配上简单爆笑的插画,深得男孩和女孩欢迎。

近两年,聚焦社会现实的童书也广受德国孩子欢迎。这些图书涉及友情、爱情、亲情、死亡、生态环境、战争、核灾难等。尤其是2015年德国涌入100多万中东难民后,难民题材的童书开始多起来,仅去年就有超过60种难民题材的新书。

德国著名儿童作家科尔斯滕·波伊所著的《一切将会更好》(如图①),成为去年儿童类童书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二名。故事描述一个叙利亚家庭,逃难到德国的艰辛历程。该书同时出现德文与阿拉伯文,书的最后5页是两种文字单词对照表,及发音的标示,具有双语教育作用。整本书的画面颜色也具有象征意义:逃难过程中,湖面几乎都是暗灰及暗蓝色的基调,充分展现逃难当中的心理不安与恐惧;画面的色彩亮度在抵达德国后渐渐亮起,小主人公在德国上学之后的场景,更是鲜亮的米黄色。

“童书数字化”也是德国童书势不可挡的新趋势。德国书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德国一半以上的童书有电子版。德国出版社还积极通过App让故事以多媒体的形式来阅读,比如“游戏版本”就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与一般的电子版不同,游戏版本可以互动。”许多小读者向记者表示,点击一个词可以看到解释,点击书中歌名能听歌,还能听书。一些童书还通过玩具的形式,让布娃娃讲故事。▲

“粪蛋儿”成日本童书爆款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日本卡通文化流行,这虽然带来图书乃至儿童教育市场的繁荣,也让作品博取眼球变得更困难。如何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成了儿童文化市场的难题。最近,日本文響社出版的《粪蛋儿汉字练习册》成为“爆款”,上市不到3个月就售出180万册。

这是一套类似于丛书的习题集,会集了从小学一年级到6年级的常用汉字。这套练习册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主要是启用了“粪蛋儿”作为象征物:练习册里的老师叫“粪蛋儿老师”,填空的空白也是个可爱的粪蛋儿形状(如图③)。而所有练习词句都带有粪蛋儿这个词,比如,“拿着球和粪蛋儿去绿地公园”,“爷爷拉完了粪蛋儿后,请给他倒杯绿茶”等。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对“粪”这个形象并没有太多抵触。因为,日语里“粪”的发音和“运”相同,因此在一些旅游景点,还出售金色粪蛋儿工艺品,意味有“运”,或者把幸运带回家。这也是满篇都是粪蛋儿的汉字练习册得以走红的原因之一。有家长说,给孩子买了《粪蛋儿汉字练习册》后,从没看到孩子如此热心地做汉字练习。《读卖新闻》认为,这本书立意新颖,而且例句、版面都是从让孩子感到有趣去着想。出版社希望通过带有娱乐因素的方式,活跃文教市场。

尽管这个练习册已占据学习类书籍销售排行榜第一名,还是引发不少争议。有家长对于这种表达方式表示不满,认为这样太不严肃,让孩子说话句句离不开“粪蛋儿”也太粗俗了。相比女孩的家长,男孩家长对此抵触较小。

《粪蛋儿汉字练习册》以奇制胜,以趣博得孩子和家长的欢心,无疑给儿童书籍市场带来一股新风。《朝日新闻》认为,现代生活越来越发达,而且物质丰富,大大缩小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因此丰富的想象力将是今后儿童书籍走红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童书外,日本学龄前儿童看的影像多以电视上的儿童节目为主,影视作品不多。日本最新电影排行榜中,儿童动漫《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连续两周排名第二,可见动漫儿童电影在日本人气极旺。除柯南这种经典人气形象外,日本近年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动漫形象。比如,“妖怪手表”,是指可以看到妖怪的手表,一旦和妖怪缔结朋友契约,就可以获得妖怪招牌,并自如呼唤妖怪。妖怪可以变换成各种形象,并和主人公成为好朋友,一起解决个人乃至社会的烦恼等。它最早是任天堂公司推出的游戏卡通形象。一经推出,就受到男女老幼的欢迎。后来发展出同题材漫画、电影等。不到3年时间,妖怪手表就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玩具,相关衍生品如妖怪手表APP、妖怪舞蹈、妖怪大词典等动漫产品层出不穷,形成巨大的商业链。▲

中国童书缺乏世界魅力吗?

本报记者 张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虽然全球图书市场不景气,但有调查发现,中国童书市场正逆势而上。数据显示,近10年间,中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年均增幅达10%。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0至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较2015年上升3.9个百分点。强劲的市场增长自然逃不过商家的嗅觉。5月31日,首届“京东文学奖”豪掷280万元奖掖过去一年表现出众的6位作家,一跃成为国内奖金最丰厚的文学奖项。其中,黄蓓佳的《童眸》获得年度童书奖。不过,该奖项的几位专家评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父母更多把钱花在为孩子购买外国童书上,童书引进多出口少。中国童书真的缺乏世界魅力吗?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童话书都源自欧美,中国童书与国外童书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海飞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引进童书方面,中国不遗余力。“有一个美国人推荐了美国小孩必看的100本童书,我查了一下,这100本书中国全有。”据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畅销书市场上,排在前面的最开始是安徒生童话,然后是哈利·波特,近年来,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也很受欢迎。如今,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前30名童书中,有20多个是中国原创的。中国原创童书不仅数量越来越多,也开始走出去,并在国外获奖,中东国家非常喜欢中国童书。“我认为,中国童书出版正在进入一个大时代”。海飞表示。

中国著名作家、哲学研究者周国平去年出版了童书《女儿四岁了,我们开始聊哲学》。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总的感觉,我们和国际上的童书还有较大距离,我们比较概念化,他们很生动,更容易受孩子们的喜欢。不过,我相信中国也有很好的童书。”说起儿童哲学书,周国平说,让一个小孩学哲学是很奇怪的事,我并不主张把哲学作为一门知识向孩子灌输,这是做不到也是不应该的。但你可以观察到,孩子提的很多问题,都是对世界追根究底的大问题,实际上是哲学问题,很有意思。哲学不是知识,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倾听他,跟他一起思考,平等讨论。”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表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儿童科普科幻读物的水准是非常高的,日本、韩国曾用中国的作品满足它们的市场,但现在倒过来了。“作为读者,你不支持本国作者,市场自然就流失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作者。”▲

《纽约时报》童书榜那些大师作品

本报特约记者 冯国川

美国《纽约时报》每年推出的“年度童书排行榜”中的图书,通常会迅速成为畅销书。在2016年度榜单中,0—8岁的绘本、读物包括:《那是啥?》(加拿大作者卡森·埃利斯)、《旅程》(意大利弗朗西斯·卡桑娜)、《让我一个人!》(俄罗斯薇拉·布罗斯戈)、《我们发现一顶帽子》(加拿大乔·卡拉森)、《雷电男孩》(美国谢尔曼·亚历克西)等。8—12岁的上榜读物包括:《最好的人》(美国理查德·佩克)、《当海洋变成银》(美籍华裔林佩思)、《三个神奇的孩子和他们的狗》(美国亚当·基德维兹)等。13岁以上读物有:《多尔沙的情感》(美国朱莉·贝里)、《海中一粒盐》(美国拉塔·塞普提斯)、《太阳也是一颗星星》(牙买加尼古拉·伊)等。

上榜的多数儿童作品都获得过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绘本类大奖凯迪克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青少年文学奖提名。如获2017年凯迪克大奖银奖的《那是啥?》(如图②),作者以画风超美的画面和富有创造性的“昆虫语言”,绘出一幕自然界的悲喜剧。昆虫们围绕着一株生长中的幼苗,交头接耳,产生有趣的互动。作者在书中自创的“昆虫语”对话,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纽约时报》称,在这个迷人的寓言中,作者用极具风格化的语言,探讨了生命的快乐和悲伤。

《当海洋变成银》是华裔作家林佩思的最新作品,她再次以中国民间传说为基础,讲述一个女孩寻找祖母的童话。《纽约时报》称,这本书具有“超越奇迹和情感的份量”。

《我们发现一顶帽子》这本书频频出现在2016年的各大榜单中,作者是绘本界最令人惊叹的天才作者乔·卡拉森,他是一名喜欢讲惊悚、悬疑、冷笑话故事的80后大男孩。他非常善于刻画人物的眼神,在这本书里,“仅靠乌龟的眼神和头部动作,就能展现出一系列内心活动——激动、诱惑、背叛、顿悟、满足。”加拿大《环球邮报》称,它探索了一种出人意料、微妙的友情。平心而论,这是一部大师之作。▲

猜你喜欢

练习册妖怪童书
练习册忘带了
练习册忘带了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练习册忘带了
童书与童年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
神奇的练习册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