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
2017-06-01张瑞明黄若男
张瑞明+黄若男
摘 要: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查会计专业基本现状、提升现有师资力量建设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之后,对其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会计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利用教学改革契机,创新教育模式理念,以培养应用型现代会计人才为己任,才能不断为国家源源不断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员。[1]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高度关注。
1.目标定位不准
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同高等院校类似,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偏少,造成学生会计操作水平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且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更重视为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培养员工,适于在小微企业任职的学生及相关教学偏少,但后者恰恰可以实现学生未来良好就业,且是社会所急需的。此外,在长期教学目标设置上的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等,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具体体现。[2]
2.师资力量不强
高职院校教学担负培养未来合格职业从业者的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人才才能够胜任,即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应熟练掌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但不少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师多来自于师范学校毕业生,任教前并未在企业长期工作过,导致所传授的知识过于偏重理论性,指导实际工作的技能传授不是很多。而社会和企业优秀会计人才现有制度下难以进入学校任教,造成社会优秀人才资源的浪费。
3.教学不够规范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将校内实训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之处,为未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但有的学校没有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实习而实习,没有制定严格周密计划,没有主动担负自身应有的社会和经济责任,导致不少企业对配合学校实习活动兴趣缺乏,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使工学结合活动常常流于形式,造成学校教学不规范的问题非常严重。[3]
4.服务意识不强
从本质上讲,高职院校面向的是社会和企业,担负着为后者提供高素质会计人员的重任,必须积极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实现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同社会、市场的有机对接,也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但实际上,不少高职会计专业没有树立很强的服务意识,对企业、社会的需求反应迟缓,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造成所培养的人才往往不是企业所急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在企业承担任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高职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培养学生遵守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遵守国家和行业规法,熟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编制报表、软件应用等各方面工作能力和知识,并且,所培养的学生还应是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4]
1.全面调查会计专业基本现状
要对会计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社会等对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征求劳动中介、政府机关、财会人员、企业领导等人员和部门的意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增强职业发展认知。例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很多会在中小企业就业,不少中小企业业主希望学生在就业前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还要加强高职生在校学习期的工作实践,毕业前至少应有半年以上企业财务工作经历,同时也要加强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第方面的熏陶。此外,企业家对学生财务核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电脑操作水平、团队精神、法律税收知识等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岗位实习时间比例,同时辅之以职业操守、电脑、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学校还要定期回访往届毕业生,掌握其职业发展现状,听取他们对学校会计专业办学的意见建议。很多往届生表示,学校必须打牢学生从事会计员、会计助理等初级岗位的能力知识,帮助他们缩短职位升迁时间,获得职业发展良好前景。这表明,高职院校要将培养企业基层财务人员作为办学的核心,为会计行业不断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5]
2.提升现有师资力量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将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放在教学改革的首位,大力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熟悉会计岗位特点、过程、内容以及职业特性。学校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变化,编写教学指导性强、易于操作的校本教材。要以职业为导向,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要会教学,而且还能够熟练完成各项会计实际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将培育孵化学科带头人突出出来,扎实锤炼其专业基础知识、科研开发能力、职业教学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要积极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采取培训进修、教学比武、社会实践、科技开发、教学研究、政策奖励等方式,培养全体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入社会优秀人才,创新教师引入机制,从企业、社会、工厂等聘请具有会计资格证、工作经验足、热爱教师岗位的社会人员加入学校教师队伍,这些人员来源于基层一线,清楚该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工作能力,从而更有效适应未来毕业工作所需。
3.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事实证明,加强校企之间深度合作,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初级会计师证,邀请行业协会参与对学生的评定,使学生毕业前就通过会计行业协会考核认证,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资格等级。要密切联系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实习锻炼机会,重点是提供大量中小企业实习会计岗位。结合生产型实训内容,在学校探索建立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模式企业,充分发挥学校在专家教师、会计人才等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既实现互惠互利,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当然,合作双方必须事先就收益达成一致意见,使校企双方都能够通过合作尝到甜头,从而提高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另外,校外实习岗位安排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允许学生在学校所提供的岗位之余,凭借各种方式,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税务所、企业等锻炼,从而拓展实习范围,提高實习效果。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1.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必须不断创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理念,对现有学科设置进行升级完善,重新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使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转移到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生成发展、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要充分发挥合作办学企业和职业会计人员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调整现有学科体系,使其真正满足学生未来就业所需、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未来就业需要什么,高职会计专业就学习什么”这个教学目标。
2.逐步实施模块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要逐步实施模块化教学,充分考虑会计岗位、课程内容等的不同,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将会计知识中困难的教学点拆解为各个单项技能训练,每个单项训练内容串联后,就是完整教学流程。采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学科难点,也便于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专业实习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一级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又可继续细分为会计岗位系统、理财管理系统、会计监督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等二级模块;专业实习模块也可分成社会调查、校内综合实习、会计技能实训、毕业实习等二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既方便教师组织教学,也利于学生参与其中。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树牢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崇高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适应國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才能在新时期新阶段真正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我国合格会计从业者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刘春林,陈宝忠. 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2] 黄子明.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5.08
[3] 王菁,游春晖. 高职会计专业柔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双能”目标导向[J]. 财会通讯. 2015.10
[4] 杨晞,程杰贤. 高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以基础会计核算为例[J]. 职教论坛. 2015.10
[5] 黄弘. 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