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与养成
2017-06-01王金云
王金云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主要指个人和社会发展关键品格和能力,如何准确定位和养成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定位 养成
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往往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为此,中共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培育核心素养的战略目标。学者李晓东提出:“核心素养是要明确学生具备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如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能力与价值取向”[1]。把核心素养细化到具体的每个学科中,即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特有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当代课程教育改革家钟启泉说;“学科核心素养应当彰显各个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2]。要借助于各个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学科本质的挖掘,以此来定位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一、强调个人必备品格,注重知识与品格并重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知识本位,偏向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知识本位思想常常难以达到客观现实的需求。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对学生缺乏能力和价值的培养,结果就是有才无德,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如先后发生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用斧头杀害四名舍友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药死舍友黄洋的事件等等。这些人出身名校,也是具有丰富知识的人,但都是有才无德。道德培养的缺失,导致他们心理扭曲变态,最终侵害他人、危害社会。他们只有知识的简单堆积,缺乏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把德育作为重点来培养,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强调关键能力,注重情感价值的培养
素养是通过长期的培养而养成的,它与每个人的学习、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的潜质和能力,在整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必备的知识作为素养升华的前提。但是,只有必备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基础知识只是核心素养的前提,而学科核心素养应当在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调学科特有的贡献,体现不同学科的独特价值贡献。学科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所起到的素养价值也各不相同。在教育实践中,既要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要发挥各学科的独特素养,通过有效的筛选和信息处理来完成定位,获得各学科中最有情感价值、最能体现关键能力的素养成分。
三、强调生活常识,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学生心理成长过程和认知水平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的特定规律,不同阶段有的不同要求,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这一素养就存在明显的认知特征差异,在小学初中时代的学生一般都只有家庭的观念,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才慢慢发展到社会和国家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让一个小学生去爱国的话是不符合他的认知水平的。不少成年人都缺乏爱国意识,更何况一个小学生呢?只有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才会逐渐形成家国情怀。
中小学生们普遍感觉到目标任务太多而很难完成,不知道如何完成,甚至有些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和吸收利用,形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呢、主要原因在于核心素养的定位没有生活化,导致往往对现实生活的服务性不强。部分素养的定位也大大超出了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得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实践的侏儒”。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要根據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实现层级细化,要强调素养形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让素养贴近生活,服务生活。
四、强调科学评价,注重推动有效的教学改革
高考考试大纲迎来了新一轮改革,这轮考试大纲改革明确把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可以看出,随着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施,考试评价体系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转变,目的是要为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只有明确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才能使考试评价制度科学有效的实施,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选拔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如何养成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中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它既要传承素质教育的优秀传统,更要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构建有效课堂。在新素养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从单一的传输知识到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升华。
首先,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转变。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更好的彰显学科特点,并使之为人自身发展服务。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而是能力价值的培养。因此,教师仅仅传授固有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相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书本知识为蓝本,教会学生各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意识,通过不断实践和运用来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从教师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转变。教师最大的心愿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知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考上更高一级的学校,顺便也满足了自己功成名就的愿望。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学生不一定开心,社会不一定需要,也就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求满足考试评价的需要,而且要保证学生个人能力和价值观念符合社会需求的要求。
最后,从“知识核心”向“素养核心”转变。知识核心偏向的是学到多少知识,而忽略所学知识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素养核心强调所学知识中对自身和社会有益的部分,更加关心身心健康和能力价值的养成。所以,核心素养的养成要从把教授知识为主变成能力培养为主,从知识核心转向素养核心。明确教师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学科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在素质教育宏观指导思想下的目标具体化,它不但重新定义了教育的内涵,而且使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加清晰和具体,明确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探究学科核心素养来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个人能力和关键品格的培养,有利于“立德树人”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今日教育,2016(3)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7)
[3]褚宏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中小学管理,2015(9)